李筱洋
摘要: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如何才能更好地適應現階段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是值得進行深入思考的問題。從現如今的教學環境來看,教學對象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相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必須要進行調整和升級,要針對性的制定教學計劃,提高培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對加強師資團隊的培訓,完善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多管齊下推進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高校;視覺傳達;教學改革;探討
引言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所涉及的相關學科很多,與美學,心理學等方面都有所關聯,其作為專業的直接指向能夠囊括以視覺信息表現為主要學習內容的全部系列訓練課程,在被國內各大設計院校大量應用的同時,也逐步變成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引,針對現階段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探索全新的方案,是以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等得到全面性改造的新路線,提倡從課程內容設置到教學模式的相關方面變革,通過大力增強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完善課程評價體系來改革課程設置和大綱。
一、對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工作的回顧
現如今我國很多設計類高校在設置專業時,教學模式和教學思路等往往嚴重脫離社會實情,基本大量沿用傳統課程內容,學校專業教學質量較弱,整體教學水平的不斷下降與社會高素質綜合型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銳。我國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首次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設計教育,由于整體基礎偏弱,幾乎都是引進國外的成熟教學發展成果,不管是在工藝美術、應用美術專業還是室內裝飾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都是走著拿來模式的發展路線。殊不知,直接搬運國外的教學方式,不從本國實際情況出發,缺乏開拓性,因而實踐成效并不理想。盡管有些問題是與歷史、文化等因素有關,但是專業教育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確實存在,我們應該及時調整思路,切實解決問題。
二、當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滯后
我國的現代設計教育在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創立,但是由于我國經濟條件的局限性,只能引進國外的相關教學理念和經驗,利用別國的教學經驗來發展自己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以及相關專業,比如應用美術專業。因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是橫空出世的,隨后在發展進程中缺乏創新意識,缺少對我國國情的考慮和現實環境的思考,所以并沒有產生實質性的成果,這是現階段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的首要問題。
2.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
很多高校都沿用傳統的教師授課方式,通過理論知識的傳授來達到教學目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和一般的專業不同,無法僅僅依靠教材理論知識的教學,就讓學生理解并學習全面的設計思路,比如一些教師教學關注點完全放在理論的講解上,忽視了對學生計算機軟件應用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方式單一枯燥,難以引發學生的學習投入感和參與感,當前社會企業急需的的是有創造力和開放性思維的實用型綜合性的人才,并不需要只知道理論知識的書本型人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合理,許多課程的內容已經被時代所摒棄了,正是因為相關設計院校仍然使用這些毫無實際作用的課程大綱和教學體系,導致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完全不能與實際需求相匹配,所以難以勝任設計企業的相關工作崗位。
三、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模式的談討
1.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內容急需革新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一系列理論觀點知識和計算機實際操作等應用課程的學習,掌握相關專業技能。變革后的專業教學內容必須與社會發展相融合,及時升級創新教學內容,達到課程設置科學、合理,合乎實際需求的預期目標。高校教師還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設計專業原本對于創作力、想象力以及思維方式的開拓性的要求就比較高。將設計能力與創作力和藝術性有效融合,才能夠使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大背景。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應該落地到關注學生的實操能力和藝術創作能力,同時設計課程的教學觀念,應該實時結合我國設計行業企業的實際狀況,逐步轉變思想,將以國外設計經驗為主的局面變為以國內需求為首要前提的主導思路。高校和教師應該繼續探索一條更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設計教學之路,重視開設更多實操教學課程,同時培養學生的開拓性思維方式,增強其藝術創作的源動力。
社會發展需要全面的綜合型高素質人才,不僅要具備優秀的設計相關能力,還需要具有營銷思維和相應的策劃能力,這需要高校對與之相關的教學課程增加課時與師資,開展系列課程教學。
2.豐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堂教學資源
教師需要善于應用現代發達的網絡信息資源,而不是僅僅依靠課本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更多的素材中了解新藝術形式,新設計思路,先進的生活理念等等,教師要理解視覺傳達設計是一個開放性的綜合學科,所以在課程設計中需要廣泛利用多種媒介,發揮其優勢,比如,電視,宣傳冊,手提袋,書籍等紙制品,音樂,廣播等聽覺素材,輪船,飛機等活動媒介素材等等,以此來拓寬學生的思維界限。
3.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是現階段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學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這些結果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性的改進教學模塊,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目前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單單以“設計作品的表現效果”或者“考試的成績”為標準來評價學生學習成效的考核方式非常普遍。這樣的考核評價方式存在單一性和片面性的缺陷,忽視了學生在設計專業學習中的過程和階段性的長期表現,不能全面的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
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衡量評估手段。教師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可以采用多渠道的考核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綜合評價,除了課程作業和考試成績以外,還可以是課程作業展。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結束后學生將自己收獲的課程理念、課程的階段作業、課程實錄、結課作業以及作業點評等全部內容進行整理、排版后打印展出。課程展覽的模式可以促使學生更加關注課程學習的整個過程,在日常學習中就對自己高要求,課程作業展還可以向低年級或其他專業的學生展示自己,為其步入社會積累專業可靠的行業經驗。亦或者是多參加專業比賽。學生通過提交設計作品,參加設計大賽來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提升綜合設計水平。獲獎證書等可以作為學生評優考核的重要材料,可以獲得優先推薦評優、保研或者推薦就業等等。
另外,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評價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新奇的設計想法和理念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正面的評價。以此來激勵學生繼續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和相應的表達能力,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提升是大有益處,高校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路燈塔,更要保持包容的態度和積極指引的方式來鼓勵學生。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變革并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而是一個紛繁復雜的過程,在現如今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資源和多媒體媒介,從多個方面進行努力,促進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快速變革。
參考文獻:
[1] ?馬爭芳.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西部廣播電視,2019(22):20-21.
[2] ?李波.基于創客空間的民辦高?!肮ぷ魇抑啤眲撔聞摌I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151.
[3] ?孫思涵,韋丹.應用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智庫時代,2019(43):89+91.
[4] ?張婷.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以及與新媒體的結合[J].福建茶葉,2019,41(09):79.
(作者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涉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