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生 張亨溢 楊紅



摘 要:在對國內外有關“區域軟實力”研究文獻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提出關于區域軟實力的概念,并構建代表區域軟實力的指標體系。運用比較研究方法,選取2017年包括衡陽在內的5個省內主要區域的統計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對這5個區域的區域軟實力狀況進行綜合評價,提出提升衡陽市區域軟實力的路徑。
關鍵詞:衡陽市;區域軟實力;因子分析;實證分析;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3-0046-03
一、區域軟實力指標與指標體系的建立
對衡陽市區域軟實力的評價,主要是依據所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進行靜態比較。當前,國內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較為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因此,本文在“區域軟實力”概念的基礎上,選取了四個維度建立起“區域軟實力評價指標體系”,其中包含4個二級指標(區域形象、政府執政能力、區域文化素質、區域環境);28個三級指標(資本競爭力、經濟體系健全水平、經濟國際化程度、外企占區域總企的比重、科技實力水平、人才競爭力、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水平、政府社會凝聚力水平、公司與政府關系靈活性、工作人員服務態度、社會安全程度、政府間正式交流水平、市民創業精神水平、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市民誠信意識、市民交往操守水平、影劇院、劇場個數、區域名勝古跡、從業人員文化素質、建成區綠地覆蓋率、道路交通設施指數、區域知名度、全年接待來自海外的游客人數、每萬人星級賓館數、室內基本基礎設施水平、區域綠化程度、區域環境質量水平、區域環境舒適度水平),較全面、系統地體現了區域軟實力的各方面內容(如表1所示)。
二、衡陽市區域軟實力實證分析
1.分析方法。本文選用因子分析的數理方法對衡陽市軟實力進行實證分析。因子分析方法主要是通過對諸多變量的相關性研究,用假想的少數幾個綜合因子來表示原來變量的主要信息,同時形成了反映因子和指標包含信息量的權數,以計算綜合評價值。
2.分析對象選擇。本文選取了湖南省境內京廣鐵路沿線的岳陽、長沙、株洲、衡陽和郴州5個省內主要區域作為與衡陽軟實力進行比較研究的對象,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長沙是省會,也是湖南省會城市;其次,在地區劃分上,選取了岳陽、株洲和郴州分別作為湘北、湘中地區和湘南地區的代表,與衡陽進行比較研究。
3.因子分析過程。本文選取了因子分析方法,其基本步驟如下:一是指標數據標準化,消除量綱的影響,得到標準化矩陣;二是求相關矩陣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確定因子貢獻率及累計貢獻率;三是確定主因子的個數,一般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作為解釋因子;四是對各主要因子的經濟意義做出解釋,其意義由因子負載最大的幾個指標的綜合意義來確定;五是計算各因子的分值和綜合分值,由此對研究對象進行排序比較和分析。
三、因子分析的數據結果和分析
根據《湖南省統計年鑒(2017)》《2017年湖南文化和創意產業發展統計概況》以及湖南省相關市州的統計年鑒(2017),本文直接或間接計算得出以上指標X11,X12,…,X49的數據,并運用SPSS11.5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獲得區域軟實力的綜合指數,就此完成得分排序,詳細結果以及內容(如表2所示)。
1.區域形象。衡陽與長沙、株洲、郴州市間差異非常大,發展極不均衡。主要是由于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旅游業發達,以及歷史源遠流長知名度高,這就跟衡陽地區拉開了較大差距。對于長沙而言,作為長江中游最重要的中心城市,發揮著重要的經濟紐帶的作用,將湖南的經濟文化等貿易樞紐連接得更為緊密。早在西漢時期,長沙就是我國南方重要的一個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與其他城市相比往往體現了同時代最高的水平。其次,長沙市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數相對較多,發展較為穩定,每1萬人中從事和文化產業相關的人員數量高達41人左右,與湖南省他城市相比,穩居第一。株洲在電力機車、有色金屬得冶煉、化工鍛造、航空航天發動機研制、陶瓷煙花爆竹等生產都有一定的造詣與經濟地位。由此可見,株洲工業涉及面廣,發展實力雄厚,經濟基礎深厚。
2.政府執政能力。衡陽與長沙、株洲、岳陽差異也是非常巨大的。特別是長沙、株洲不管是在政府社會凝聚力水平方面,還是在公司與政府關系靈活性方面,高居全省前列。
3.區域文化素質。衡陽也落后于其他城市,在影劇院、劇場個數方面,衡陽市明顯不足,嚴重地制約了衡陽區域文化素質市的發展。湖南省所組織的“平安湖南”的創建過程中,長沙做得最好,衡陽則未及全省平均水平,有待加強。此外,與其他城市相比較而言,長沙對人均公共教育支出的投入,始終排名第一,而衡陽也是排名靠后。
4.區域環境。衡陽與長沙高低之差高達60%,主要源自于各個城市內建成區綠地覆蓋率、道路交通設施指數存在較為顯著的差距,特別是長沙這個城市,擁有著地理位置優越,文化素養程度高等優勢,憑借合理的發展模式,旅游發展各種新業態相結合的新模式不斷涌現,多位于一體,將城市的文化資源充分得到利用與互補,全年接待來自海外的游客人數、每萬人星級賓館數等與湖南其他城市相比遙遙領先,讓長沙人民的文化幸福感得以提升。
從本文表2中的因子綜合測評總得分可見,長沙的得分最高,說明其區域具有最強的軟實力;株洲得分次之,表明這個區域的區域軟實力較強;岳陽、郴州的得分又次之,說明其區域軟實力相對前兩個區域較弱;衡陽得分較低,表明其區域軟實力水平較差。
四、衡陽市提升軟實力的路徑
通過對衡陽與省內四大城市的區域軟實力的比較研究,可以看出,衡陽的區域軟實力處于相對較低水平。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區域軟實力的塑造對衡陽面對日益嚴峻的競爭形勢意義重大。衡陽要想成為大湘南重要的增長極,更快更好地發展,就必須提升衡陽的區域軟實力。
1.塑造區域品牌。名牌和品牌是一個地區經濟運行質量的重要標志,一個區域的品牌越多,說明這個區域的經濟地位越高,輻射力和影響力就越強,所以要通過塑造品牌工程,借以優化區域的產業結構,經營區域品牌,提高區域價值,是區域軟實力塑造戰略實施的重中之重。要培養一批品牌企業,需要明確目標,保證高質量,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要在全市開展多種活動加大宣傳的力度,如舉辦專家講座等,營造良好得品牌戰略氛圍。
2.吸引外資業。近些年來,衡陽市在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上,已經突破了過去的缺乏重點、缺乏全局統籌的缺陷,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但是隨著激烈的競爭,衡陽在發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還會遇到各種新的困難,將會碰到各種潛伏的危機。衡陽作為一個處在大湘南的核心城市,它的發展是充滿曲折的,要更好地吸引外資,需要高度重視加強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得全局性和計劃性,選準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突破口。根據衡陽現有市場的重新布局,建立和完善要素市場體系、商品市場體系、市場監管體系。
3.注重科學技術的投入。目前,世界進入信息時代,科技創新成為促進產業發展、提升綜合國力的重要引擎,很多國家呈現出大幅度加大科技投入的趨勢。要改變衡陽市科技投入管理缺乏有效的整合機制,投入不足與浪費低效并存的現狀,可以實施以政府采購等多種政策調節手段積極引導企業、非營利組織等加大科技投入;構建多層次科技金融支持體系平臺,拓寬科技創新的融資渠道;建立科學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
4.加強區域文化建設。區域文化是一個區域的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的綜合,是支撐區域生存與發展的無形資產與巨大動力。區域的文化不應僅僅是區域圖書館、文化宮等基礎公共文化設施,區域的民俗文化和經貿活動也應是發展區域文化的重要場所和載體。衡陽的民俗文化資源也很豐富,如衡山的年畫、常寧的版畫、南岳的抗戰文化、衡陽的大雁文化等等,形成區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文化都能向全省、向全國展示衡陽的區域軟實力。
5.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質,增強市民的形象建設意識。衡陽市民的人均教育程度偏低,對此,衡陽市政府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增強市民的區域軟實力建設意識,提高市民參與區域建設的熱情,使區域軟實力建設從口頭上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王越.習近平“文化基因”論的思想內容和新時代意義探究[D].南寧:南寧師范大學,2019.
[2] ?鄧倩.城鄉統籌視角下“西三角經濟圈”人力資本投資路徑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
[3] ?黃志鴻,鄭珍遠.中國東南地區各省份綜合經濟實力比較分析[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2):20-24.
[4] ?耿曉娜.江蘇省大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系統構建及評價[D].南京:河海大學,2006.
[5] ?李琪,鄧倩,鐘超.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美[J].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