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俊
摘 要:與以往的幾次美聯儲的大幅度加息一樣,這次從2015年開始的美聯儲加息的目的是防止本國的經濟過熱,并打擊主要的經濟競爭對手。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并有著超越美國的巨大潛力。通過對以往歷史的分析,再結合中國完整的產業結構和世界第一的龐大人口規模的現狀,可以預測本次加息的持續時間將會很長,并伴隨著貿易戰和政治施壓,其目的是遏制中國外貿的發展以削弱中國的經濟實力,中國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將會面臨長期困難的局面。但中國的企業只要積極配合“一帶一路”建設,并苦練內功,挖掘潛力,靈活應對,就一定能度過寒冬,并發展壯大。
關鍵詞:美聯儲加息;對外貿易環境;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7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3-0172-02
正如國際市場預期的那樣,美聯儲于2015年12月17日宣布將美國聯邦基準利率上調至0.25%~0.5%,這宣告了美聯儲新一輪加息拉開了帷幕。對于此次加息,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不可避免,但爆發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只要加強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強對跨境資金監管就可應對。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有點偏樂觀。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已經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美國的領導地位形成極大的威脅,但也積累了很多矛盾,處于必須轉型的關鍵期。為了應對中國經濟的挑戰和渡過美國經濟的轉型困難期,此次美聯儲的加息必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將會嚴重惡化,國際貿易尤其是出口貿易會面臨極度困難的局面。
一、美聯儲加息對我國對外貿易環境的影響
從美聯儲加息的結果和影響來看,主要有兩方面,首先,美國的經濟泡沫(主要指房地產泡沫和股市泡沫)開始破裂,其造成的危機迅速蔓延至全世界,給全世界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帶來極大的傷害,因為這些國家往往借有大量的美元外債,外資的突然撤離會給這些國家造成金融失血,貨幣大幅貶值,經濟衰退,社會動蕩,這一點集中體現在拉美債務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另一方面,美國在用加息保護本國經濟健康的同時,還會對威脅自己優勢地位的經濟體實行打擊,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的解體和日本的經濟衰退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這兩個國家的GDP在巔峰期都曾達到過美國的70%左右。而且我們可以發現,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美聯儲加息對我國的影響越來越大。
具體反映到我國外貿環境的變化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由美國主導的“逆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越來越猖獗,其根本目的是通過打擊中國的出口企業來遏制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勢頭。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推行“全球化”的目的是占領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并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來掙取更多的利潤。但是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產業升級,中國已經和占據產業鏈高端的歐美發達國家從產業鏈互補關系轉換到直接競爭的關系。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如通訊業的華為的產品,已經開始占領歐美的高端市場,歐美的企業感受到了來自中國企業的強大壓力。無論是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推行的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還是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都是想通過打擊中國的對外貿易,來削弱中國的經濟實力,以實現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目標。
2.美聯儲通過加息,在世界范圍內收縮美元投資,引起了一些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經濟衰退和貨幣崩潰,將來這場危機必將進一步發酵,并引發一場全球性的危機。無論是從主觀上看,還是從客觀上看,美聯儲打擊其他經濟體以維護其優勢地位的戰略目標沒有變,而從客觀上看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原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只是得到暫時的掩蓋。比如,歐洲的債務問題和財政赤字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只不過是用一輪的貨幣量化寬松,暫時掩蓋,而且最近歐洲又疊加了新一輪的移民和難民問題。日本由于債務問題和人口老齡化問題,經濟一直陷入低迷甚至衰退。新興經濟體則是困難重重,沒有擺脫經濟衰退的泥沼。俄羅斯因為烏克蘭事件,遭受西方制裁,同時,也因為自身經濟太過于依賴石油,而導致經濟衰退,貨幣大幅貶值,至今沒有恢復。巴西、南非、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都因為自身的經濟結構或債務問題出現了經濟衰退和貨幣大幅貶值的情況,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特別是中東國家則飽受恐怖主義和地緣政治沖突的雙重打擊,經濟衰退,社會動蕩。
中國的主要問題則是由于房地產泡沫帶來的企業成本上升和家庭負債過高。而美國則由于軍費開支過大,政府債務現已攀升至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使其經濟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總之,世界各國的經濟的深層次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大多用債務來掩蓋危機,同時,由于恐怖主義擴散和地緣政治沖突的加劇,世界經濟從客觀上有再次發生大規模危機的風險,而美聯儲為了實現其戰略目標,會對經濟危機的發生進行推波助瀾。到那時,中國的外貿由于外部環境的惡化,有外部環境的惡化和外部需求的減少,會面臨非常嚴重的困難。
二、我國的應對策略是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中國的應對策略應該從內外兩方面入手,一是練內功增強自身的實力,二是營造更好的外部環境。練內功,首先要逐步化解房地產泡沫,降低家庭負債同時增加民眾收入,高負債會使消費降低,使得經濟低迷,房地產產生泡沫,同時也拉高了企業成本,造成了一些企業的負債,但是房地產的泡沫必須要緩慢消除,既要增加民眾收入,擴大消費,同時又要保證企業的競爭力,不要出現企業大量破產,只要消費擴大了,企業又健康發展,那么經濟就會健康發展。
也可以說,處理好房地產泡沫擴大消費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中國政府當前推進的改革和反腐措施,減少了財政支出,增加了人們的收入,降低了企業的負擔,讓實干和創新的企業得到了健康的發展。
中國應積極營造更好的外貿環境,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擴大內需,并加大進口力度,并降低關稅,這樣可以減少順差,是跟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都能夠享受到實惠,從而減少貿易摩擦。另一方面,中國的企業應該走出去,主動幫助新興經濟體和第三世界國家發展經濟,只有他們的經濟發展了,收入提高了,才能反過來推動我國外貿出口的進一步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但現在,“一帶一路”建設受到了恐怖主義和地緣政治沖突的影響,我國應加強對“一帶一路”國家或地區的軍事和政治的影響力,否則將難以取得預期的成果。
簡單地說,中國的應對策略就是進一步深化改革和堅持開放,化解好房地產泡沫,增加人民收入,擴大消費和內需,提高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同時,幫助世界新興經濟體和落后經濟體發展經濟,以擴大國際貿易,實現互惠互利。為了保護經濟利益和成果,中國應加強在世界上的政治和軍事上的影響力。
三、中小型外貿出口企業的應對策略
我國出口企業絕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其出口額已占整個出口額的60%以上。可以說,中小企業發展的成敗,關系著中國經濟的前途。在這場危機中,中小企業要想存活下來,必須要有長期面對困難局面的勇氣和防范風險的意識。只要積極配合國家戰略,苦練內功,進行產品創新和升級,充分利用好中國這個世界潛力最大的消費市場,并發揮中小企業“船小好掉頭”的靈活優勢,就會化風險為機會,度過寒冬,并發展壯大。筆者認為,具體應對策略有以下幾條。
1.積極擴大國內市場份額,挖掘內需潛力,首先要盡量活下來。
2.低附加值產業應走出去,遷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區或國家。同時,為了規避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可選擇去出口目的國建廠。企業“走出去”風險很大,應密切配合中國的國家戰略,盡量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避開恐怖主義泛濫和地緣政治沖突劇烈的國家和地區。
3.增強創新能力,提高利潤,避免陷入同行惡性競爭。
4.培養和儲備人才,加強管理,苦練內功,削減成本,提高競爭力。比如外匯管理方面,如果有專門的人才負責對沖匯率方面的劇烈波動,可以極大地降低匯率風險。
5.互相兼并或結成產業聯盟,以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和提高抗風險能力。
6.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來實現快速發展和跨越式發展,這也是中國政府加大力度發展資本市場的戰略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匯才.我國中小企業有效參與國際貿易的路徑探究[J].中國市場,2012,(2).
[2] ?謝莉萍.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4,(10).
[3] ?敬松.美聯儲升息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影響[J].經濟研究參考,2016,(54).
[4] ?張一甫.新形勢下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