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炳升
【摘要】目前,我國鄉鎮經濟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要制定完善的鄉鎮經濟發展戰略規劃,著眼于我國鄉鎮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優化鄉鎮經濟發展體制,有針對性地采取發展鄉鎮經濟的措施,提高鄉鎮經濟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鄉鎮經濟 ?發展措施 ?改進策略
在我國的經濟組成中,鄉鎮經濟所占的比重非常高,在現階段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快的前提下,鄉鎮經濟的價值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鄉鎮經濟在發展中由于其自身的一些因素,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要想保證鄉鎮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進策略,構建完整的鄉鎮經濟發展體系,從根本上提高鄉鎮經濟的發展質量。
一、鄉鎮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一)鄉鎮產業結構缺乏合理性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雖然我國農村經濟得到了發展,但是鄉鎮經濟發展中的產業結構還缺乏合理性,例如:有的鄉鎮的第二產業比重雖然有所提升的,但是還無法同全國的平均水平相比較。目前,很多鄉鎮經濟結構中仍存在著:第一產業過重、第二產業發展脆弱、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的問題。這種發展現狀根本無法同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相比。就算是和同省市的城市相比也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如:目前大部分城市的經濟已經有重工業向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方向轉型。可見,鄉鎮經濟與城市經濟的發展步伐已經嚴重嚴重脫節,鄉鎮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緩慢而之后、缺乏綜合競爭力、缺乏獨具特色的產業作支撐。
(二)鄉鎮工作人員問題
要想提高鄉鎮經濟發展的水平,不僅要優化鄉鎮經濟發展體系,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對各方的權利也要有明確的規定,只有合理的規章制度才能推動鄉鎮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一些鄉鎮工作人員對法律和經濟市場的認識不足,他們不能平衡政府與鄉鎮市場之間的關系,不能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戰略定位,由于鄉鎮工作人員認識上的問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鄉鎮經濟的全面快速發展。
(三)經濟環境制約問題
提高鄉鎮經濟發展水平,應當加大外資力用率,強調增加鄉鎮經濟的投資水平。有些鄉鎮區域的環境較差,鄉鎮經濟發展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環境因素,自然環境相對惡劣,自然環境治理不足,因此制約鄉鎮經濟發展水平。例如,鄉鎮政府沒能進下加強鄉鎮環境的建設美化工作,鄉鎮的基礎設施設備不健全,鄉鎮缺乏有效吸引優秀科技成果的條件,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鄉鎮經濟發展質量,不利于鄉鎮經濟有效利用外部資源,在一些定程度上影響鄉鎮經濟發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四)基礎設施不完善
鄉鎮中的基礎設施包含:水電設施、農業配套設施等。其中水電設施,由于在鄉鎮中水利和電氣的建設都相對落后,而這些設施在遭到人為破壞后沒有得到及時的修整,所以遇到自然災害,如:旱澇、洪水、雷電等,會給鄉鎮的農業經濟造成一定的損失,影響了經濟的正常發展。在鄉鎮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的鄉鎮中過分的重視工業和輕工業,而農業經濟被忽視,所以與農業經濟相匹配的基礎設施相當缺乏,這也使得農業生產的基礎薄弱,農業經濟的下滑,從而影響鄉鎮的經濟發展。
二、鄉鎮經濟發展的改進策略
(一)明確鄉鎮經濟規劃
提高鄉鎮經濟發展有效性,應當從區域經濟大環境出發,基于省情、市情明確鄉鎮經濟發展定位,合理統籌鄉鎮經濟發展規劃,在調整鄉鎮經濟結構和促進鄉鎮經濟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全面提高鄉鎮經濟發展有效性。首先,應當基于鄉鎮經濟發展現狀開展全面的調研工作,在理清鄉鎮經濟傳統產業發展現狀基礎上總結鄉鎮經濟的新增長點。其次,按照國家的經濟發展政策和區域經濟扶持政策淘汰鄉鎮經濟的落后產能,全面加強區域經濟資源的開發規劃,在各種園區經濟、綠色經濟的基礎上提高鄉鎮經濟發展質量。
(二)整頓鄉鎮經濟環境
在促進鄉鎮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還要注重鄉鎮經濟環境,將鄉鎮環境打造成宜居、宜養的綠色生態環境,為鄉鎮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氛圍。第一,鄉鎮的經濟環境,有很大一部分是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對于鄉鎮經濟發展中的必需品,如:水利設施、電力設施等,要將這些基礎設施進行完善。第二,鄉鎮中公務人員的服務態度、辦事效率,也是鄉鎮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加強公務人員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力度,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從而使鄉鎮經濟得到全面的蓬勃發展。第三,強化監督職能,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并輔以相關的實施細則,將違法亂紀行為徹底扼殺在搖籃里,最終全面提高鄉鎮經濟的發展水平。
(三)優化資源配置工作
解決鄉鎮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還要優化鄉鎮經濟發展外部環境,注重引進優質項目和必要的發展條件。首先,應當探索承接國家及省市重點項目,促進大型項目或大企業落戶鄉鎮,達到帶動鄉鎮經濟快速發展的目標。其次,還要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尤其加大財政資金與社會資金的吸引力,為鄉鎮中小規模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滿足經濟發展現實需要。第三,走特色化鄉鎮經濟發展之路,突出解決鄉鎮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能夠在城鄉一體化的背景下促進鄉鎮經濟轉型發展,真正把優質、高端、綠色的經濟項目引入到鄉鎮經濟體系當中。
(四)完善養老制度
現階段,我們國家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如何合理的安置老年人,只有不斷的完善農村的養老制度,給予其一定的生活保障,減輕老人在生活上的經濟負擔,才可能降低對鄉鎮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國務院頒布的基本養老制度中,對農村群眾參保要求有了明確規定,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都進行了投保,老年人的養老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養老制度的不斷完善,從根本上促進了鄉鎮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雪嬌. 影響地區經濟發展非經濟因素的統計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2]張偉利. 延邊地區邊境鄉鎮經濟發展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12.
[3]徐福偉. 我國鄉鎮公共財政困境成因分析與對策建議[D].東北農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