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
【摘要】從高校體育教育的認知、目標設定、創新性以及監控和評價體系上,分析了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和問題。認為高校實施陽光體育教育的意義在于:陽光體育教育目標與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具有一致性;可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多樣化路徑;可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陽光體育 ?高校 ?體育教學
在社會文明、進步及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與之相伴生的“文明病”等學生體質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特別是學生的肺活量、體能素質明顯下降,身體素質中的速度素質和力量素質持續下降,體育素質差的學生比例正在不斷增加.針對這一現狀,我國提出了陽光體育教育計劃,全面啟動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活動,這一舉措對于提升高校學生的體能素質、增強體育技能、培養終身體育習慣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一、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問題
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長期以來維持舊有的蘇聯體育教學模式,在新時期下顯現出如下問題和弊端。
(一)對高校體育教育的認知不夠深入
在高校體育教育的認知方面,還存在一些負面因素.在宏觀層面來看,高校體育教育缺乏科學而系統的長效機制,顯現為經濟制度上支持的缺乏,主要表現在高校體育基礎設施供給不足與高校學生擴招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在高校體育教育設施明顯跟不上學生需求的現狀下,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急劇下降。同時,還存在社會文化傳統大環境下的制約問題,中國傳統的道德價值文化取向在于“重文輕體”,可是當令人驚愕的青少年體質檢測結果暴露于國人面前之時,引起了我們的警醒和關注。從微觀層面來看,高校對于體育教育成績重視度不夠,這主要是由于體育教育成績在高校綜合排名中的效用不明顯,導致高校領導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度不足。加之學生自身的體育學習意識也不強,尤其是在高校學生進入研究生教育階段,對于體育運動的學習就基本取消了,嚴重表現為體育鍛煉的時間被擠壓和強占的問題。
(二)高校體育教育目標設定單一化
在高校的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沒有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的長效機制,對于體育教育目標的設定較為單一,主要是以學生的身體鍛煉為目標,而對于學生的其他體育相關素養缺少目標設定,如:體育身體素養、體育心理素養、體育文化素養、終身體育學習能力的培育等方面,在上述全面體育教育目標缺失的情勢下,高校的體育教育目標不符合現代體育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學習能力的構建和培育。
(三)高校體育教育的創新性有待提高
在高校的體育教育內容中,只是偏向于對學生身體鍛煉的基本訓練,而對于其它體育教育內容則沒有過多的涉及,如:學生的體育保健知識、體育康復訓練、體育心理素質提升等內容,這些相關的體育教育內容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沒有得到全面的、充分的體現,不利于學生體育拓展能力的訓練,對于學生體育意志力的培養也缺乏科學有效的規劃,在這個不夠完整而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沒有得到全面的、深度的激發,也不利于師生之間關系的良性互動,妨礙了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四)缺乏科學長效的體育教育監控體系以及評價體系
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存在執行力度不夠,缺少相關的監管等機制問題,這種監管機制的缺失主要表現在體育教學的監管、體育競賽的指導監管、體育理論學習的監管等方面,在缺乏科學而有效的監督機制之下,難以形成高校體育運動的有力驅動力。同時,高校體育教育的評價體系也存在單一化的問題,對于學生的體育學習評價,主要關注其體育運動指標是否符合標準,而缺乏對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有效、全面的評估,缺乏對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的心理評估等內容。而且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估的過程中,也沒有有效地對評價結果進行有效的利用,沒有評價結果的信息反饋、激勵等績效體育考核機制,這就難以保持體育教育教學的實質意義。
二、高校實施陽光體育教育的意義
(一)陽光體育教育目標與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一致性
陽光體育教育的目標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過程,推行多樣化的陽光體育教學手段,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素養。在高校的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以增強學生的體質為目標,可以實現與陽光體育教育活動的內容相融性、目標一致性,在兩者的內涵和外延相互影響、相互激勵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
(二)陽光體育教育為高校體育教學提供了全新的多樣化路徑
陽光體育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的身體鍛煉成績,而且關注學生的心理素養、體育文化素養.在陽光體育教育的多樣化教育路徑下,高校可以開展學生體育社團、高校體育文化節、高校體育俱樂部等形式,為高校的體育課程教學提供實踐可行的教育途徑。
(三)陽光體育教育可以轉變高校體育教學的師生關系
在陽光體育教育中,教師要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規律,進行體育組織的重新開發和選擇。教師由單向的知識傳遞者轉變為體育課程知識的設計者和組織者,由傳統的管理者向體育教學的協調者轉變。注重陽光體育教育下的平等、愉悅、團結、協作的競賽精神的培育,尤其在個性化的體育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知識得到多樣化的補充,體現了因材施教的自由體育教育特點,學生也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為自主的、積極的學習者,符合現代大學生的人格品質和精神風貌。
三、結語
綜上所述,陽光體育教育形式是一種創新,是一種突破,是對高校大學生的個性差異而設計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也是針對青年學生存在的“文明病”而全面啟動的高校體育教育模式,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以科學性、長效性為目標來進行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和延伸,要在關注學生體育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體育態度、體育興趣、體育心理等內容,要從全方位的角度實施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的動態優化。
參考文獻:
[1]李欣悅.我國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綜述[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2(5):102-105.
[2]陶宏軍,龔劍.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開設研究生體育課程
的探索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3,27(5):150-151.
基金項目:本文為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發展性評價”對高等學校學生體育行為與學校效果影響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NJZC16
43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