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教學因其可以打破授課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顯示出其獨有的優勢。當前網絡教學工具和平臺比較多,為促進網絡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施,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利用好各種網絡工具、網絡平臺開展切實有效的網絡授課實踐探索,這也是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互聯網+” 網絡授課 教學效果
當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各行各業探索、發展網絡化辦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對教育界來說,“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推動教學改革的強大動力和積極因素,利用好多種網絡工具、網絡平臺,探索實踐最有效的網絡教學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網絡教學手段,已成為當前教學的迫切需要。
一、網絡授課現狀分析
網絡授課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現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教學之中,它既可以作為傳統教學的補充,有時也可以作為獨立的教學環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運用好各種網絡工具和網絡平臺,可以使網絡教學發揮更大的作用?,F有的網絡授課方式大致為以下幾種:
(1)利用QQ、微信等平臺進行網絡直播授課。網絡直播授課的主要原理是將傳統的課堂轉移到網絡上進行,不受授課空間限制。教師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講解課程內容,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并與教師在線進行互動。
(2)利用網絡共享資源開展學生自主在線學習。隨著“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現在網絡上有很多優質的共享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將網絡共享資源發送給學生,由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利用通信軟件與學生進行互動,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
(3)利用慕課平臺建設在線開放課程。通過在線開放課程進行授課,可以做到將教學內容碎片化,按知識點做成若干微課,教師可以在后臺實時監控學生的微課學習進度,通過發起話題討論來進行互動,通過設置網絡測試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網絡授課教學內容與教學效果比較
現有的幾種網絡授課方式,均有著自身的優缺點。以下從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比較。
(一)網絡直播授課
網絡直播授課的優勢是,打破了授課空間的限制,模擬了較為真實的授課環境,教師甚至可以按照原定課表進行上課,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原有的教學秩序,師生可以實現面對面實時互動。
但是,直播授課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問題也是非常明顯的。其一,它極大地受網絡硬件條件的限制,無論是教師端還是學生端,亦或網絡平臺自身通信狀況不佳,都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有時僅僅點名一項工作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其二,直播授課無法監控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態,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手機放在一旁而去做其他事情。學生現場學習效果教師無從得知,這種“云授課”方式也會帶來“云效果”,無法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其三,直播授課由于易被錄音錄像和截屏,容易給教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困擾。
(二)利用網絡共享資源開展學生在線自主學習
這種授課方式的優勢是,優質的共享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學內容的統一性和教學質量,也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同時,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全面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責任意識。
然而,這種授課方式的問題也有很多。其一,因為是共享資源,非本校教師自主制作,教師對授課內容的選擇有限,共享課程無法照顧到所有類型的學生,教學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難以保證。其二,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監控難以實現,在授課與教學效果反饋之間通常存在銜接不良的問題。其三,這種授課方式幾乎全靠學生自覺,對于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來說,該方法無法確保預期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利用慕課平臺建設在線開放課程
該授課方法的優點眾多。其一,它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完全打破了傳統的統一時間、統一地點授課的局限,學生只要在教師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即可,學習時間靈活,受網絡硬件因素影響小。其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課程,掌握課程內容,把握課程的重難點,保證了教學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其三,授課內容按知識點細分,可以進行碎片化的學習,授課內容可以永久保留,方便學生學習和復習。同時也打破了傳統課堂時間上的限制,授課內容可以更加豐富,學生自主選擇性也更強。其四,在同一平臺上進行授課、討論、考核,方便教學質量監控,方便教師與學生隨時互動、溝通、答疑,方便教師隨時督促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激勵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其五,教學效果反饋真實、及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單元測試的內容,調整難度和答題時間,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效果可以形成大數據,方便教師隨時調整授課方案。
該授課方法應該說是當前網絡授課的眾多方法中最為理想的一種,但是它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建立在線開放課程是一個比較龐雜的系統性工作:要制作微課、建立試題庫、設置測驗等等,這對教師的個人能力要求比較高,通常需要團隊成員互相配合才能實現,該方法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推廣和應用。
三、總結與反思
無論利用哪種網絡工具、網絡平臺,采取怎樣的授課方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永遠是教育的核心和重點問題。網絡畢竟只是教學的輔助工具,教學內容的把握和教學目標的實現還是要依靠網絡背后的教師,教學效果的達成和反饋還是要依靠網絡背后的學生。因此,要針對網上學習的特點和學科的特點,結合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實踐。
網絡教學并非是單純將傳統教學內容移動到網絡平臺上這么簡單,要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應該從教學效果出發來設計課程的內容、采取切實有效的授課方式、創新多元的考核方式,讓網絡教學不但可以成為傳統教學的有效補充,更要不斷探索研究更為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以更好適應國家教育現代化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郭英劍.當學生“隱入”屏幕 教學該怎樣進行[N]. 中國科學報,2020-02-11.
[2]王峻峰.“停課不停學”的誤區 [N]. 民主與法制時報. 2020-02-20.
基金項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8年度教科研一般課題,課題編號:JGJX2018D537,課題名稱:新時代背景下高?!盎ヂ摼W+思政課”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