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丹
【摘要】目的 探析追蹤護理管理模式對乳腺癌放療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乳腺癌放療患者5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7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追蹤護理的管理模式,觀察兩組放療知識了解程度及療效、治療的依從性、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及自我護理的能力。結果 觀察組放療知識了解情況96.3%高于對照組74.1%,治療效率96.3%高于對照組74.1%,治療依從性96.3%高于對照組66.7%,不良反應發生率18.5低于對照組63.0%,自我護理能力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乳腺癌放療患者應用追蹤護理進行干預效果顯著,值得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乳腺癌;追蹤護理;管理模式;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6..02
乳腺癌是惡性腫瘤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目前臨床常采用放療對其進行治療,經放射治療癌細胞被有效殺滅,患者的生存期限延長[1]。但放射治療在癌細胞被殺滅的同時,正常細胞也會受到損傷,機體發生放療后的毒副作用,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受到影響。放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加強管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使放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改善。追蹤護理的管理模式即護理人員采用追蹤的方法對疾病進行有效長期的管理,對于護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改進,使患者護理效果提高,使患者預后得到改善[2]。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乳腺癌放療患者應用追蹤護理干預的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乳腺癌放療患者5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27例,平均年齡(56.7±3.9)歲;觀察組27例,平均年齡(55.8±3.5)歲。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追蹤護理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1)成立管理小組。組長由放療科的護士長擔任,成員主管護士,責任護士等。所有成員經統一的培訓,在考核合格后方可進行相關護理工作,小組所有成員對追蹤管理步驟、程序、方法均已熟練掌握。(2)放療前。追蹤放射性治療的相關操作流程,將其不完善的地方加以修改;建立追蹤管理的登記表,記錄患者病情相應的所有信息;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治療的依從性進行判定,針對疾病知識不了解及治療的依從性較差的患者,對其進行健康的宣教。(3)放療期間。給患者發放放療的追蹤記錄單,對患者放療時間進行密切的掌握,放療前應對患者情緒的變化進行密切觀察,若患者出現恐懼心理,應對其進行心理疏導,鼓勵病人完成治療。對患者功能的鍛煉進行指導,對其局部以及全身反應予以相應處理。將放療原理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解,將可能出現的反應及應對措施對患者進行指導;放療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若發現異常,應對其進行及時的處理。(4)放療結束后?;颊叻暖熗瓿?,應對其進行表揚和肯定;針對未能完成治療的患者,對其原因進行記錄,根據相關記錄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放療后,加強病房的巡視,對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進行密切留意,患者放療后若反應較輕,應對其動態持續觀察,若患者反應較重,則應向其主治醫生報告,并做出采取相應措施;向患者發放相關疾病的康復指南,對其飲食、肢體的康復鍛煉、日常的生活、及放療期間的護理以及不良反應的預防進行指導;指導患者對放療日記進行填寫,記錄患者當天的飲食、運動、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及自我護理的情況,下次放療前交給管理小組,依據患者記錄情況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小組對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每月的匯總,對不足之處進行改進,使患者的服務質量得到提高。鼓勵其對社會活動進行多參與,對患者出院后康復的計劃加以指導,在其出院時,對其進行檔案、病歷的登記,對患者進行叮囑,應定期回院進行復查。建立微信群,患者每天在群里匯報身體情況,護理人員進行疑問解答和健康指導。對患者出院后的追蹤護理情況詳細記錄。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分析,放療知識與療效、治療的依從性、不良反應等資料以(%)和x2檢驗表示,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以(x±s)和t檢驗表示,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放療知識與療效、治療的依從性、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觀察組放療知識及療效、治療的依從性、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自我護理的能力
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121.26±6.95)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02.25±7.89)分;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放療是目前臨床對乳腺癌常用的治療方法,但其會致使患者發生不良反應,使患者軀體的癥狀加重,也使患者身心健康和治療的積極性受影響,部分患者因此退出治療,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3]。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放療知識及療效、治療的依從性、不良反應發生率、自我護理的能力均優于對照組,提示了在患者放療期間對其進行追蹤的護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療效率和治療的依從性。此外,追蹤護理的模式可使患者對放療的意義及重要性得到更好的了解,使治療的積極性提高,相關并發癥降低。另外此管理模式可對疾病進行科學的管理,降低放療期間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提高。因追蹤護理模式在放療前對患者進行健康的宣教,治療結束后向患者發放康復指南,對患者疾病日記的填寫進行指導,使其對相關放療知識可更好的掌握,使患者的健康意識及管理疾病的能力提高,不良反應發生幾率降低,使患者預后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針對乳腺癌放療患者應用追蹤護理模式效果顯著,可使治療的依從性和自我護理的能力提高, 減少不良反應發生。
參考文獻
[1] 張新春,艾秀清,朱相露,等.放療時段追蹤管理在乳腺癌患者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4,(23):3664-3665.
[2] 劉 ? 穎.基于移動醫療的乳腺癌患者診療全程信息支持方案的構建研究[D].第二軍醫大學,2017.
[3] 朱榮艷,岳艷梅.追蹤護理管理模式對乳腺癌放療病人治療依從性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9,17(13):1593-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