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娜 郭利東
【摘要】在目前的初中教學中,依舊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也就是班級授課形式。這種形式有利有弊,弊端就在于這種授課形式下,學生發(fā)展無特長,沒有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出現(xiàn)。為了消除大班授課的弊端,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發(fā)展,小班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關鍵詞】初中教學;初中英語;小班化;課堂教學;利弊分析
【作者簡介】任海娜,郭利東,呼和浩特市內(nèi)師大二附中。
【基金項目】小班制教學模式下英語閱讀技能提高策略,課題批號:2018JGH301。
英語新課改之下,對于初中英語的要求更加細化,核心內(nèi)容就是要求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得到全面系統(tǒng)的練習,無論學生的成績好壞。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施行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施行不同的教學方法。本文將詳細討論初中英語小班化的具體施行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
一、英語小班化的具體施行方法
所謂的小班化教學,就是教師在洞察學生存在的差異后,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學生進行的不同指導。不同于只為差生上的輔導班,小班化的主要目的是使每個學生都有發(fā)展的空間,優(yōu)生更優(yōu),差生變優(yōu)。在進行小班化分班時,教師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每個學生的成績問題,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問題、好學程度,甚至是性格問題。在考慮這些問題之后,可以將學生分為甲、乙、丙、丁四組。
甲組學生是班級里英語成績最好的一批,學習非常的主動,基礎好。對于甲組學生來說,適用的小班學習方法就是在簡要溫習已學知識后,教師教授更深層次的知識。甲組學生對于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比較好,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這樣可以給他們更多的時間來用自己方法學習。
乙組學生的英語成績稍差,他們智商足夠,非常聰明,英語基礎也不差。學習成績稍差只是因為這個年紀的貪玩。對于乙組學生來說,適合的小班教學方法是不強制性學習,而是在小班中進行討論學習,他們都是聰明的孩子,在互相的探討中會自然而然地互相比較,這時老師要引導學生展開良性競爭,讓學生產(chǎn)生對學習的興趣。
丙組學生是那些努力但是成績依舊不太好的學生。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能對學生一味地訓斥。人有長短,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對老師所講的知識馬上理解到位。對于老師來說,只要學生是努力的,那就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要學會鼓勵這些學生。二是針對丙組學生放緩新知識教授的速度,主要重點放在舊基礎的重新打牢。學生對于英語的努力沒有效果,很可能是基礎出現(xiàn)了漏洞。
丁組是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也較弱的學生,但他們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因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會遇到很多丁組層次的學生。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要做到不急不躁,了解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之后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而不是讓學生每天強制性地學習。
二、作業(yè)實行小班化分型
僅僅依靠小班以及大班上的課堂講授對學生的提升是遠遠不夠的,想讓各組學生的英語成績都有提升,需要老師在作業(yè)布置上用心分層。作業(yè)的作用在于檢驗教師上課時的收獲以及效果,也能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無論什么樣的學生作業(yè)都是一致的,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對于作業(yè)的不適應。拿甲組以及丁組為例,甲組學生的課后學習依靠作業(yè)遠遠不夠,而丁組學生對于課后作業(yè)有時則是有心無力。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對作業(yè)布置的過程也實行小班化的方法,依照前文中所述的每組不同的優(yōu)缺點來布置作業(yè),讓優(yōu)秀的學生有足夠的練習,讓普通的學生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考試的小班化分型
對于學生來說,考試是階段性考驗學習成果的最好辦法。使用統(tǒng)一的考卷,學習效果不同的學生所得到的分數(shù)自然也是不同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摒棄以往考試中那種分割確立學生檔次的做法。要想讓考試的作用煥然一新,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起到新的作用,需要教師對考試進行明確的小班化。
根據(jù)前文對學生的分組,進行四個等級的試卷制作,分別是:基礎卷、提高卷、發(fā)揮卷和沖刺卷。沖刺卷是供甲組學生使用的,其他以此類推。這種考試的設計好處在于讓學生產(chǎn)生不同的良性心理反應。對于甲組學生來說,在樹立學習信心的同時更要注意良好知識基礎的成形。而對于剩下的學生來說,要用考試來錘煉他們的基礎,也要讓學生有成功的機會,增加他們的信心。
四、結(jié)語
小班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推行是大勢所趨。這樣的教學模式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得到較好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有了良好的轉(zhuǎn)變。讓底層學生能夠克服以往對于學習的厭惡感,進而重新認識英語這一學科。而對于頂層的學生,也可以讓他們對于未來的學習充滿信心。如何將初中英語的小班化全面推行下去,是值得教師思考探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方曉麗,王俊琴.農(nóng)村初中英語小班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9(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