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燕芳 王青青 邵楊揚
【摘要】目的 探析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運用預見性護理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40例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誤吸、吸入性肺炎等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要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運用預見性護理措施,可降低患者誤吸、吸入性肺炎等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值得進行應用。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腦卒中吞咽障礙;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1
腦卒中指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引起的腦組織損傷[1]。腦卒中患者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而吞咽障礙會導致誤吸、吸入性肺炎等并發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本次研究抽取了我院40例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來探析預見性護理措施在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9年2月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共4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0例對照組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齡61~81歲,平均(67.34±4.36)歲;腦出血8例,腦梗死12例;吞咽功能障礙分級:Ⅰ級6例,Ⅱ級6例,Ⅲ級8例。20例觀察組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齡62~80歲,平均(68.14±4.16)歲;腦出血9例,腦梗死11例;吞咽功能障礙分級:Ⅰ級7例,Ⅱ級6例,Ⅲ級7例。比較兩組患者資料(P>0.05),無明顯差異,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如飲食指導、疾病觀察、健康教育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采用預見性護理措施。具體措施如下:(1)對于重度吞咽障礙患者的護理措施:指導患者實施口腔的咀嚼肌訓練、舌肌的訓練、面部口輪匝肌的訓練、頸部肌肉的訓練等吞咽康復訓練措施。協助患者行胃管鼻飼,鼻飼前,抬高床頭30度,用溫開水沖洗胃管,確保胃管在胃內,抽吸胃內容物,若胃內容物>100 mL,應延長鼻飼的時間,注意鼻飼食物的溫度和鼻飼的速度,在行鼻飼的30 min內應避免進行吸痰、翻身等護理操作。(2)對于中度吞咽障礙患者的護理措施:對處于急性期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應進行鼻飼留置胃管,待患者病情平穩后可協助患者行吞咽康復訓練。(3)對于輕度吞咽障礙患者的護理措施:進食時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整潔、安靜的進餐氛圍,抬高床頭30°,進食軟食或剁碎食物,避免進食粗糙堅硬的大塊食物,指導患者進食時要專心致志,細嚼慢咽,避免應進食過快導致嗆咳的發生。指導患者可將芝麻糊、米糊等加入水中使其稠化再進行食用。若患者在進食時發生嗆咳,應立即停止進食,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立即幫助患者咳出氣道內的阻塞物。飲食原則應少量多餐,隨著吞咽功能的恢復,逐漸增加。
1.3 觀察指標
患者誤吸、吸入性肺炎等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 21.0軟件分析,運用x2檢驗,P<0.05有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誤吸、吸入性肺炎等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要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 論
預見性護理是指責任護士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提前預知存在的護理風險,及時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有效的避免并發癥的發生[3]。在臨床上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誤吸、吸入性肺炎等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疾病康復,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促進護患關系,使患者對護士更加信任,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通過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誤吸、吸入性肺炎等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率要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在臨床上護理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運用預見性護理措施能降低患者誤吸、吸入性肺炎等并發癥,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進行研究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慧娟.預見性護理對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并發癥的防控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1(15):228.
[2] 謝秀萍.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進行預見性護理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8,1(21):124.
[3] 王艷君.預見性護理在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護理,2018,3(12):93.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