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雄
摘 要:在人類社會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語言的交往更加緊密和頻繁的,語言交流已成為現代社會公民生存下去的必備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比讀寫更重要、更實際,更為人們迫切需要。孩子們語言形成的最佳時期是小學階段,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重視和強調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當把口語訓練放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位置。十三歲前孩子們的語言能力是一生中提高最快的階段,教師決不能忽視和放任口語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養成交際交流的習慣,靠的是老師的合理引導和悉心指導。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再一次激活了人們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密碼。因此,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在學生語言能力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教學;交際能力
一、 創設貼近現實生活實際的語言環境,是培養交際能力的前提
聽、說、讀、寫能力是語言交流的基礎,聽不懂則說不清,語言交際就無從談起;但是只會簡單的聽和說,也并非就能達到交流的良好效果。要想讓交流得體、流暢、合理表達感情,當然還要考慮交流的對象和環境,考慮傾聽者的文化素養水平,如交流者的身份、當時所處的場合以及當時的機遇,這幾個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我們把口語交際中的“交際”放在核心位置,就能幫助我們對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定位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不僅如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班級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鍛煉過程中做好帶動和輻射,把練習話題的選擇和設計應當作為口語教學的重點,盡量避免那些華而不實的句子和看起來“高大上”的話題作為學生教學口語冊素材。所以,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典型案例和營造富有生活實際經驗的語言環境和話題,這些話題學生十分熟悉,容易理解,貼近生活實際,因而能碰撞和觸及學生心靈的火花,能夠產生強烈的欲望。幽默風趣,具有感染性的語言能激起學生內心深處創設情感的畫面,再生他們積極主動的求知欲和表現欲。使學生找到情感共鳴點,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礎上做到言之有情。教師進一步通過深加工,把這些內容經過口頭描述,更形象地被學生吸入大腦,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二、 緊扣教科書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練習,是培養交際能力的基礎
口語交際如何教?教什么?已經成為很多農村語文教師教學中的盲點。遇到口語交際的實際問題,很多教師茫然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對口語教學的方法過于單一,教學形式缺乏新意,教學手段陳舊,不能將課堂口語訓練模塊化、程序化。有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二年級上冊教材中有“買和賣”的交際話題,因為教學中交際目標偏頗,交際要求不明確,這個話題很多時候被演繹成怎樣與小商販討價還價,并且以最低價買到文具為評價標準,從而呈現出市儈氣、庸俗化的不良傾向。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社會素質教育必須過的一道關,是未來社會公民的綜合能力的體現。以往的口語教學只是簡單地讀一讀,背一背,不能為緊扣當今社會情境場所的需要服務,也不能模擬學生在繁雜的時代潮流中遇到交際情景時的真情再現。如今社會,口語交際教學更注重對語言交流和綜合素養的要求,這就需要在人際交往、思維對流的情境中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正是基于此,應從小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讓學生提早養成文明和諧與人進行交往的核心素養。為讓學生大膽在語文課堂中參與進來,敢于傾吐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當思如何為小學生創造接地氣的現實生活的語境就成了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必然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抓剛務本,合理配置和優化教學資源,深挖教科書當中存儲的大量能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力的教學素材。要有針對性地選擇語文教科書中帶有對話的課文,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課題開發為能夠讓學生利用其進行角色扮演的素材,通過扮演角色的方式,實現口語對話練習。切忌忽視書本中的基礎知識,丟開課本的做法相當于丟失了口語訓練的基石。一定要重視課本,夯實基礎,從中尋找規律,提煉出精華,進行口語交流訓練。
游戲活動是小學階段最受孩子們青睞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要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征,選取富有兒童氣息和時代特征的素材,精心設計和組織各種趣味性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在口語交際中實現參與交流互動的口語交流活動。組織生動有趣的講故事比賽活動,三分鐘即興演講活動,實現語言藝術和演講能力的大幅度提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三、 營造有助于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氛圍,是培養交際能力的關鍵
口語教學是一種應用能力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論層面進行枯燥無味的單一的課堂教學,而應該延伸到課外情景教學的實踐活動中。寓教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于情境中進行,創設氛圍,充分運用和挖掘深得學生喜愛的典型話題,在賦予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切忌滿堂灌輸理論知識。形象生動、直觀逼真的情境,富有極極其強大的感染力,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內在的潛力,進一步展現出真實的情感體驗,而且能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迸發出心靈的火花,使學生樂于學習、熱愛學習。情境再現,服務生活,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是每一位教師永恒的話題,教師通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打開心靈時空,再現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直擊孩子們的靈感,使他們無所不談,有話可說,先吐為快。通過模擬實際生活,創設情境借助各種音像資料,圖片課件等手段,創造良好的情境,營造有助于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氛圍,是培養交際能力的關鍵。
作為一名農村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師,肩負著培養祖國的棟梁的重任,為了能夠真正幫助21世紀的少年實現口語表達能力的鍛煉和口語表達水平的提高,則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效組織教學,讓班級學生進行互動對話、共同提高。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理應適時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通過組織、引導、答疑、解惑,切實引導學生之間開展交際交流,還要結合實際,隨機地和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到達口語表達能力訓練的目的。口語教學作為一種能力教學,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引領和指導學生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激勵和鞭策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的活動中。以喜聞樂見的案例和趣味性極強的素材對學生進行集中教學,有效地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四、 搭建學生展示口語交流的平臺,是培養交際能力的靈魂
不管是課堂常規教學,還是口語交際教學,都有一個共性的特征。那就是,老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只有教師很出色的編導,才有學生精彩的演出。小學語文教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開展結對子,大練兵活動。小組合作口語練習活動,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以達到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拓展和提高的目的。此外,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還應激起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知識的興趣及能力,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進行實質性的口語交際,延伸課堂教學的邊緣,拓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和說話技巧。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相應的口語交際任務,利用通俗易懂的話題開展口語大本營訓練活動。教師搭臺,學生唱戲,讓口語交際教學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真正實現口語交際的隨時隨地、不拘一格的教學。讓學生的口語交際得到實質性的訓練及鞏固,全面體現教師搭建平臺是提高口語能力的關鍵。
五、 拓展多元化評價,是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助推器
口語教學重在強化訓練,旨在有效評價。多樣多元的評價能樹立孩子們學習的自信心。擊穿和改進不發言的心理障礙。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每個學生個體是有差異的,教師在口語教學中不能一棒子打死,既要客觀公正,還要有火眼金睛,因材施教、合理使用評價機制和評策略,催化學生在表達中羞于發言的多疑和怕張口的心理。多元化評價每一位學生,助推和成就全體學生全面發展。
在當今口語交際顯得尤為重要的今天,教師的一個鼓勵,一張笑臉,甚至一句微不足道的“你真棒”都是助推孩子成功的催化劑。只要學生敢說敢開口,即使是一點點的觀點或者進步,教師都應該適時點贊,形成評價,點亮學生心靈的火花,使其走出困窘。除此之外,激勵性評價更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劑良藥。教師也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總結口語交流教學中的得與失,以至于無意識間再一次提高和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另外,學生間進行互評也是非常好的激勵政策,通過生生互贊互評,找差距,查不足。讓學生感受語言交流成功之后的快樂,體會良好的交流產生的共鳴和藝術語言的優越性。寓口語交際于常規生活訓練中,體會各種不同的交際方式,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教師成功的評價中逐步得到提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內心世界。給學生激勵性的準確評價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興趣的法寶。教師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更多地應體現出賞識教育,多鼓勵,少批評。“潤物細無聲”,以自己寬大的胸懷去感染學生,去呵護學生在交際中的細微進步。“你觀察得真仔細”“你說得真棒”“你聽得真認真”這樣激勵的語言,使學生感受到被賞識,看到自身在交際中的價值,增強交際的信心。營造一個輕松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境,和諧學生關系。
總之,小學生智能發展尚處于低級階段,是語言形成和口語定型的關鍵時期,教師只有引領孩子們常態化進行口語訓練,提供口語訓練的有效空間和展示的舞臺,讓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口語交際練習,教師采取健康樂觀的評價和定論,鼓勵孩子在口語教學中大膽發言,養成習慣,讓口語教學成為走向未來社會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曾毅.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5).
[2]胡新華.提升學生即時性自我評價有效性的策略:以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為例[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8(Z2).
[3]李志培.樹立新理念,讓口語交際教學見成效.教育藝術,2010(181).
[4]錢泳琦.小學口語交際有效性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研究,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