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云
【摘要】班級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場所,對于學生成長、成才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是學生發展的有效平臺。而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培養學生的班級文化,構建合理的班集體,就成了班主任常常思考的問題,給班主任的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契機,需要班主任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就新時期班級文化和管理的構建展開策略探究。
【關鍵詞】新時期 班級文化 管理 構建策略
班級文化指的是班級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所擁有的適應本班級人員,為本班級人員所踐行的一種文化,它代表著班級的形象和精神面貌,是班級的靈魂,指引著班級的發展方向,規范著學生的行為表現,能夠推動班級不斷向人文化、科學化、優良化方向進步。班級管理是指班主任借助有效手段對班級事務和學生進行管理,旨在形成良性循環的管理機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目前,我國班級文化和管理的構建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困難,需要班主任在新時期的背景下,積極探索,尋求班級文化和管理構建的有效策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管理效率,更好地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
一、圍繞學生生活——關注學生心理動態
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建立,對外界事物的判斷還不健全,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不能正視自己。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要注意到學生的這一特點,可以通過關心學生的生活來了解學生的成長動態,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的發展,讓學生在班主任的帶領下,走出情緒的陰霾。
例如,筆者在課下調查中發現,部分學生存在厭學、情緒波動大、與他人溝通不良等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針對學生的這一問題,筆者針對學生的情況就進行了心理疏導。其中一位學生厭學情況嚴重,筆者便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了調查,先是通過走訪他周圍的同學,與教師談話確定了學生厭學的實情,接著又通過觀察學生的上課情況,清楚了學生的厭學表現。筆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課間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了談話。學生一開始有些拘束,不愿意提起自己厭學的原因,筆者便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問題,不要害怕。學生在筆者的鼓勵下,漸漸放開了自己,分享了自己因為父母的“不滿足”而感到疲憊,認為自己不論如何努力都無法使父母滿意,自信心受到了打擊。了解了學生的這一情況后,筆者適時鼓勵了學生,挖掘了他為人處和學習的優點,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接著,筆者又與學生的家長聯系,建議他們關愛學生的心理健康,正視學生的學習,肯定學生的進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環境。一段時間以后,該學生的厭學情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不少。這樣,筆者通過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使學生的心理問題浮出水面,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二、圍繞學生學習——形成良好學習氛圍
學生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只有掌握了文化知識,學生才能有效建立自身的學習系統,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學習,促使學生形成熱愛學習的良好班風。班主任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學習平臺來促進學生參與,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變得積極起來,掌握學習的真諦,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筆者在教學中發現,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針對這一情況,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學習活動,創立了不同學科的學習角,讓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先將自己不懂的問題列在學習角上,再由大家集思廣益,進行解答;也可以將自己靈光一現的思路寫在學習角的黑板上,供大家學習參考,形成良性的學習機制。學生一開始對學習角不太重視,認為學習角對學習幫助不大。筆者為了推動學習角的順利展開,先在黑板上為學生預留了問題,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解決。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自己學習中的不足,找到了自己的短板,對知識進行了二次復習,加深了學習的印象,提高了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到了學習角的意義,建立了質疑—解答的有效循環,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筆者通過組織學生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的平臺,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增加了學習的機會,促進了學生的學習進步。
三、重視隊伍建設——健全班級管理機制
班主任由于自身工作的限制,不可能覆蓋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需要班干部發揮自身的作用,做好班主任的“眼睛”,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班主任在放權給班干部的同時,也要重視班干部的隊伍建設,加強班干部的思想教育,健全班級管理的科學機制。
例如,筆者為了發揮好班干部的帶頭作用和管理作用,促使班干部與班主任,班干部與學生之間形成有序的溝通,讓班干部成為班主任的雷達,組織班干部進行了培訓,向班干部點明了他們的職責,鼓勵班干部再接再厲,繼續為班集體服務,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力量。同時,筆者還針對班干部管理班集體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分析和指導,以引發班干部的深思。其中一位班干部在管理班級紀律的過程中,存在不當的言辭,不僅沒能解決學生的問題,反而陷入了問題的漩渦,增加了學生間的矛盾,管理工作得不償失。針對該班干部的問題,筆者適時對其進行了批評和教育,指導班干部做事要講究方式方法,講究客觀思考,理智對待,各班干部之間相互配合,不能互相推諉使絆子,影響班級的管理。為了進一步優化班干部隊伍建設,筆者還廣泛聽取了學生的意見,對班干部的工作進行打分,依據大家的意見對班干部進行表揚和批評,督促班干部不斷前進,健全班級的管理機制。在這樣的基礎下,越來越多的班干部端正了自己的態度,能夠深入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維護班集體的和諧。這樣,筆者通過關注隊伍建設,繃緊了班干部的弦,使他們懂得什么可以為,什么不可以為,加強了班干部的思想指導,形成了科學的班級管理制度。
四、開展班級活動——增強班集體凝聚力
和諧的班級關系能夠推動班級的發展,強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人們彼此獲得關心和幫助。班主任要想構建和諧的班級關系,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就要組織學生積極開展班集體活動,借助活動來增加學生之間的接觸,讓學生在活動中彼此熟悉,相互配合,形成團隊凝聚力。
例如,筆者為了培養學生間的默契,增加班集體的凝聚力,組織學生開展了辯論賽活動,讓學生圍繞“應不應該建立個人信用分標準”進行辯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拿到辯論主題后,通過抓鬮選定了正方和反方,開始了準備活動。學生為了贏得辯論賽,采用網上搜集信用分資料,閱讀新聞匯集案例等方式,對應不應該建立個人信用分標準進行了深入的了解,豐富了本方的論據,培養了團隊的默契。在比賽中,學生各抒己見,積極溝通,推動了辯論賽的進程,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這樣,筆者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班級活動,讓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促使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積極發揮自己的實力,加強了班集體之間的溝通。
總之,本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就新時期班級文化和管理的構建展開了策略探究,圍繞學生生活、學習、隊伍建設、班級活動進行了探索,找到了班級文化和管理的構建之路,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金利芳,劉美良.文化為核,化育心靈——談新時期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1,(04) :23.
[2]楊忠亮.校園文化與新時期班級管理探索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