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娜
【摘要】我國開設中職教育目的在于為全社會培養專業性技術人才,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素養是中職教育過程中重中之重的一步,這將直接涉及到中職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道路。在素質教育大力提倡的大環境下,意味著從幼兒階段開始,孩子的教育就備受關注,所以學前教育專業也成為被重視的專業,為社會輸入一批批學前專業能力到位的幼兒教師。
【關鍵詞】中職教育 學前教育專業 職業能力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現狀及其專業學生能力要求
1.學前教育專業現狀分析
學前教育學生所需知識應該緊跟時代步伐,由于此專業所培養的學生將會是為社會教育下一代幼兒的主體力量,所以一定要隨著時代前進。然而,有關中職院校往往對學前教育專業給予的關心遠遠不夠,相關課程安排也不能及時跟進時代步伐,學生的職業能力沒有達到真正的提高,無論是專業課還是實踐課,都缺乏創新性,學生真正接觸孩子們的時間較短,不能實際體驗。再者,中職教育中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能在結束學業后快速就職,造成社會對其的強烈需求性。因此,有關中職院校必須加快改進措施,為社會提供專業型學前教育人才。
2.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需求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未來是要踏入幼兒園教學中的,這對此專業的學生能力要求是很高的。首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該有較強的責任感,對所要教學的幼兒有基本的耐心,還要有優良的心理接受能力,以自己的專業素養能力切實的關心幼兒,把這些孩子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其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有積極的態度,以自己向上的活力帶動幼兒的活躍發展,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最后,且不說是學前教育,作為一名老師就應該有合理的語言表達素養,不僅能清晰地表達意思,讓學生較快接受老師所要傳達的內容,可是對于一名幼兒教師就會有更高的要求,學前教育學生將要面對的是各方面能力還未完全形成的幼兒,所以更應有豐富的表達使幼兒們產生興趣。
在知識能力方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備較為專業的職業知識,這些知識都將為未來的就職奠定重要的基礎。學生應掌握關于幼兒身體健康方面的相關知識,在幼兒身體出現突發性狀況時應懂得如何及時解決問題。要有對于如何教育幼兒的先進方法掌控,組織幼兒健康游戲娛樂方法,以及掌握每個階段的幼兒會出現的特殊心理變化都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能力。
作為一名未來是面對幼兒的教師,要有自己的良好的觀察能力,善于去感知每個幼兒身上的不同點,去感受每個幼兒情緒的轉變,有一定的預知能力。除此之外,學生應該有積極地學習能力,通過不斷的學習去適應時代的變化發展,做好一定的準備,對所有的幼兒合適到位的關心,尊重自己的職業,在未來能走更遠的路。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1.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化能力培養措施
職業教育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應達到較好的水平,這樣才能在踏入社會之后與更高學歷的人才進行競爭。相關中職院校應及時跟進課程內容改革,豐富學生的知識掌握范圍,打破傳統形式教學,加快創新性教學進度。如相關中職院校應利用課余時間多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定期帶領學生團隊進入幼兒園觀摩體驗,讓學生加深對教學的體會,學生可以分配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實踐,有體育、手工、手語、唱歌、鼓樂等,真正鍛煉學生的專業素養。同時,這些學生可以排練一些有趣的節目,并將排練好的節目帶入幼兒園,感受幼兒們活潑的氛圍。
2.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培養措施
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不是一日就能形成的,要通過日積月累的練習和培養,經常性的上臺表達,不懼場和不膽怯。如相關中職院校可以在課堂制造更多的讓學生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把一些教學課題安排給學生,通過學生上臺講授,鍛煉學生的教學和表達溝通能力,要求學生與下方的聽課者們積極地眼神交流以及積極互動。再者,學校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趣味演講,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得,也可以是一些主題化演講的比賽,發掘人才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化能力。
三、總結
相關中職院校應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為前提,為社會培養專業型人才提供保證。而成為一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積極提高自身的專業化素養,應對未來與時俱進的各種艱難挑戰,不斷學習一定的專業知識,為踏入教室行業奠定良好的基礎。再者,學生要提前有一定的教師責任感,良好的師風師德,在專業化能力提高的同時,道德水平也相應提高。
參考文獻:
[1]金貞姬.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初探[J].基礎教育論壇,2017,(23):58.
[2]李會萍.探討如何培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J].教育現代化,2017,(25):191.
[3]韋吉莎.試論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現代職業教育,2018,(2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