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英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提升學生語文的學習效果,還能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文章從更新家長觀念、做好家長指導工作、傳授家長閱讀教育方法、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等方面,對基于家校合作模式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家校合作模式;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閱讀興趣;閱讀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6;G63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5-0047-02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性格特點、未來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為了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學校就應當促進教師與家長的配合,實現真正的家校合作,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語文閱讀中。下面,本文對基于家校合作模式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一、更新家長教育觀念
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相同,是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四有”人才培育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學校教育中同樣不能缺少家庭教育的配合,這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目前,家庭教育屬于薄弱環節,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家庭教育并不能滿足現有的家校合作模式的語文閱讀教學需求。所以,教師應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首先,在指導思想方面,要將家長從原有的學校教育觀念轉變成“三種教育”共同實施。以往家長提到教育,就會想到學校,而不會想到社會與家庭。在人才培養中,也更多是縱向考慮,即從小學到大學,而不是橫向思考,即家庭、學校、社會。正是這種思想觀念上的錯誤,讓家長忽視了家庭教育的地位與作用。而缺少教師的系統性指導,使得一些家長不能正確地把握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其次,在教育職能方面,家長的思想應當從原有的生活性轉變為教育性。通常情況下,家長認為自己的家庭屬于生活單位、經濟單位、消費單位等,而很少有家長認識到家庭同樣屬于教育單位,對于“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家庭”這一觀念還存在陌生感,在行動上自覺放棄了對孩子的教育。但實際上,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社會環境,對他們的影響最深刻。因此,要想實現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就應當讓家長認識到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通過一些主題活動如“書香家庭”“親子閱讀”等,向家長進行宣傳,讓家長參與到語文閱讀教育中,配合教師的工作。
二、做好家長指導工作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實現家校合作,就需要分析現有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如家庭環境、長輩教育態度、教養方式、言談舉止、精神面貌等。上述因素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承擔起做好家長指導工作的責任,通過為家長排憂解難、指點迷津的方式,鼓勵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的理論方法,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積極性,讓家長以身作則,為孩子提供榜樣的力量。
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學生產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如教師可以利用悅耳的音樂、生動的視頻,讓學生對于閱讀有新的認知。教師也可以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掌握情況、教學培養目標等提供與其相符的閱讀材料,為學生奠定良好的閱讀基礎。而在家長指導方面,教師要讓家長清楚應當購買哪些書籍,并指導家長與學生共同閱讀、共同探討、共同學習。若是有條件,家長還可以在家庭中設置“講故事活動”“讀書日”等,為孩子的閱讀營造更好的氛圍,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傳授家長閱讀教育方法
在傳授家長閱讀教育方法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網絡平臺為家長介紹簡單的閱讀教育方法。
其一,選讀法。此種方法可運用在預習和寫作上,家長可讓孩子選擇性地閱讀相關篇章、書報等,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這種閱讀中,家長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到圖書館中查找相關資料,選一些精彩的部分進行摘抄。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在閱讀中摘錄資料的能力,而且能豐富孩子的語言積累。其二,精讀法。此種方法主要是對一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進行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最基本手段。某些文章引經據典、語言雋永、情節生動有趣,家長可以以這些作品為主,指導孩子進行精讀,并通過調動感官邊讀邊想邊寫。其三,速讀法。此種方法主要是培養孩子對信息快速消化處理的能力,讓孩子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以更快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教師可以引導家長將其應用到拓展孩子眼界的書籍中,如歷史、藝術、科學類的書籍,不僅能夠滿足孩子的閱讀需求,還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其四,摘錄批注法。此種方法是在閱讀過程中,依據自身需求摘抄相關的詞句等,或者是將閱讀中的難點、重點部分畫上記號,寫評語、作批示。家長可以讓孩子將文章中富有意義的名言警句、精彩片段摘錄下來,存儲到詞庫之中,并經?;顚W活用,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語感。例如,在實際的家庭閱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家長與孩子共同探討書中的人物,對反映人物狀態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描寫進行分析,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一起交流,并批注自己感悟較深的地方等。這些閱讀教育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家長盲目指導孩子閱讀的情況,促進家校合作達到最佳狀態。
四、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開展相關活動,推動閱讀教學的開展。如教師可定期舉辦讀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愛上讀書、喜歡閱讀。讀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需要制定相應的方案,其中包含學生讀書活動、家庭讀書活動、教師讀書活動等,并且不同的活動有不同的活動內容。學生讀書活動中有作文競賽、讀書日記等,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活動將自己讀書的感受與收獲寫出來。教師還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評選出創作之星、寫作之星、口語之星等,并通過激勵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家庭讀書活動中有家庭書架、家庭讀書樂等,家長可依據家中的情況創建出家庭藏書屋,讓孩子感受親子閱讀的樂趣,并根據家庭讀書的心得寫出讀后感。教師讀書活動中有好書推薦、評比閱讀整合課等,教師可通過不同的上課形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進行正確閱讀方法的指導。這樣,通過課上、課下、家庭,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達到了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需要學校營造整體的閱讀環境,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活動,也離不開家長在家庭中對學生的監督指導,學校、教師、家長、缺一不可。只有這三者齊心協力,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門素艷.教師閱讀帶動家校共讀策略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8(02)
[2]嵇云霞.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知識,2017(21).
[3]王盼.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4]滕正芬.基于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策[J].課外語文,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