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亞
摘 要:隨著網絡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在很多領域中都可以實現合理利用,同時對很多行業也起到了良好的改革和創新影響,滿足了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提出的個性化要求。本文針對“互聯網+”模式下傳統圖書管服務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情況進行分析,為圖書館的穩定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互聯網+;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全面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在新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必須要依靠互聯網技術實現對傳統服務理念、服務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夠為圖書館服務水平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一、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弊端
眾所周知,圖書館一直以來都是公共服務行業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圖書館在日常運作和發展過程中,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各種不同類型知識的獲取需求。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快速發展,傳統的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人們在圖書館方面提出的個性化要求。
1.文獻搜索難度普遍比較大
圖書館在為人們提供服務時,由于圖書館的內部存有非常多的文獻資料,這些文獻資料不僅種類非常豐富,而且數量也非常龐大。無論是對于任何一個群體而言,要想獲取到一些資料、信息或者是數據,圖書館都是最佳的選擇。但是由于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弊端和單一,在對這些資料文獻進行查找時,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多,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搜尋沒有結果的情況。久而久之,就會直接影響到讀者的體驗感,對圖書館在無形當中產生一種負面情緒。
2.紙質文獻利用率有待提升
在與圖書館當前的發展現狀進行結合分析時,發現圖書館當中存在非常多的紙質書籍,這也可以被看作是圖書館的一種“傳統”。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由于紙質書籍本身在課題的整個引用過程中,存在非常多的不便性,同時由于紙質書籍本身在種類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所以通常情況下,這些紙質書籍會被放置在各個不同的區域中,對于讀者而言,要想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獻進行搜集和利用,讀者就必須在整個圖書館中進行來回穿梭,這樣才能夠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這種方式不僅會浪費讀者非常多的時間,而且還有可能會導致讀者產生越來越厭煩的情緒。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已經很少會有讀者進入到圖書館去對一些紙質的書籍或者是資料進行查詢和翻閱,久而久之,紙質文獻的整個利用率就會越來越低。
3.文獻獲取太過于苛刻
圖書館在日常運作過程中,必須要打破傳統服務模式的局限性和單一性,這樣才能夠滿足讀者對各種不同類型資料的個性化需求。通常情況下,讀者在對圖書館內部各種不同類型文獻進行獲取時,經常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從中先搜索相關的一些信息內容。緊接著,對文獻的名稱或者是數量進行確定,之后親自去到圖書館內進行借閱。這種服務方式在提出以及具體實施過程中,對于一些無法及時到達圖書館的讀者而言,很難及時有效的從中獲取到相對應的文獻。尤其是在當前已經全面進入到信息化時代,部分圖書館在日常運作和發展過程中,逐漸開放了電子圖書館,但是由于會受到IP的限制影響,所以很多資料無法實現外網的借閱和使用。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只能選擇進入圖書館內,才能夠獲取到相對應的文獻資料。
二、“互聯網+”模式下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措施
圖書館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個性化要求,尤其是在閱讀方面更是如此。圖書館可以為人們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書籍、資料、數據等,滿足不同群體提出的個性化要求。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就必須要將圖書館在使用過程中的價值和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這樣不僅可以達到預期的管理目標,而且還可以在實踐中對傳統的服務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革和創新。
1.增加檢索途徑
現如今,我國已經全面進入到“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于圖書館而言,既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是一種挑戰。眾所周知,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人們對圖書館提出的個性化要求,所以必須要與“互聯網+”進行有效結合,對現有的管理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夠保證傳統圖書館在日常運作和發展過程中的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所以在當前互聯網模式的影響下,為了從根本上促使讀者在獲取文獻資料時的速度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圖書館應當與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構建和落實符合實際要求的檢索平臺。同時,在對該平臺進行構建和利用時,還要保證該平臺本身具有非常良好的記憶功能,讀者在使用時,可以直接通過各種不同類型的客戶端,對現有的館藏資源進行查詢和分析,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保證讀者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獻資料。在檢索過程中,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不同終端來實現,不僅可以保證檢索效率,還可以滿足不同群體提出的個性化要求。
2.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同步增加
在與傳統圖書館服務現狀進行結合分析時,發現由于紙質書籍的種類和數量普遍比較多,但是由于紙質書籍資料在儲存、查詢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弊端和問題,所以紙質書籍的整體利用率普遍比較低。對于圖書館而言,可以根據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利用大數據的分析方式,對其中檢索使用率比較高的文獻進行搜索和分析,同時還可以將這些書籍資料轉變成為電子版。將這些電子版的資料全部都上傳到對應的圖書館數據庫平臺,這樣不僅可以實現紙質文檔與電子文獻之間的同步轉換和更新,而且還可以避免紙質文檔存在的一系列弊端問題。通過這種方式科學合理的利用,不僅可以簡化整個操作過程,而且還可以轉變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在這種形勢下,圖書館內部的管理人員只是單純需要對服務器進行更新就可以,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服務質量的有效提升,還可以保證圖書館內部工作人員日常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3.增加獲取途徑
眾所周知,圖書館內部的館藏資源異常豐富,但是過去這些館藏資源大多數都是紙質形式,無論是對于圖書館自身的保存或者是對讀者的借閱而言,在無形當中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影響。但是在進入到“互聯網+”時代之后,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打破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局限性和單一性,實現與互聯網科學技術手段的有效結合。從根本上進行有效處理,圖書館在對電子圖書館借閱權限方面,可以適當的解除對一些IP的限制影響。在這種形勢下,圖書館可以利用付費的方式,這樣可以盡可能避免讀者可以親自去圖書館的情況,幫助讀者打破時間、空間以地域的限制影響,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隨地的獲取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獻資料。這種方式在實踐中科學合理的利用和落實,不僅可以促使讀者對圖書館的整個服務體驗程度有所增加,還可以滿足讀者在日常閱讀過程中提出的個性化要求。與此同時,為了從根本上避免文獻資源被惡意在網絡上流傳和使用,圖書館可以適當利用一些加密的方式。也就是讀者在閱讀時,只可以在線閱讀,不可以隨意下載,這樣對這些圖書館內部資源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三、結束語
現如今,我國已經全面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對我國諸多行業的發展而言,既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尤其是對于圖書館而言更是如此。圖書館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公共服務行業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日常運作和發展過程中,可以滿足不同群體對各種不同類型資料的查詢需求。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遵循與時俱進的基本原則,而且還要打破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局限性和單一性。所以必須要實現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這樣不僅可以將一些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合理的引入其中,將圖書館在日常運作時的功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還可以對現有的管理模式、服務模式進行創新和優化,在保證讀者滿意度能夠有所提升的基礎上,可以為圖書館的未來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胡煜祺.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與知識服務[J].傳媒論壇,2020
[2]韓祥榮.云圖書館在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傳媒論壇,2020
[3]黃英運.移動閱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使用推廣——以湖北省圖書館為例[J].傳媒論壇,2020
[4]許 鍇,儲文靜.基于智庫理念的公共圖書館決策信息服務[J].智庫時代,2020
[5]賈 茹.高職院校圖書館創新智慧服務的探索與實踐——基于文獻計量分析的視角[J].智庫時代,2020
[6]徐秀娟.探析個性化服務在圖書館大數據時代下的應用[J].智庫時代,2020
[7]張金松,張一進,白 潔.共享經濟下基于共享平臺的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J].現代情報,2018
(作者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