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春夏
摘?要:在新課開始講解之前,設計一個有效的,充滿趣味性的導入,可以點燃學生探索教材新知識的激情,并能夠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揮自身的智慧,為學生設計別具一格的導入,以此不斷豐富語文教學課堂,并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從而不斷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導入;信息技術;學生實際;課堂提問
引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導入發揮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猶如一把鑰匙,打開了學生的興趣之門,從而不斷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為高效。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固有的灌輸思維,并要積極改革以往平鋪直敘的導入方式,以此打開學生的心扉,喚醒學生探索語文知識本質的欲望,從而可以讓語文教學真正收到實效,并能夠早日實現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雙贏。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入手,就初中語文課堂導入的實踐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一、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新課引入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導入環節,它可以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高度集中,從而可以讓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效率更為有效,對教材新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新課的引入,以此給語文教學一個美好的開始,讓學生更樂于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從而不斷促進高效語文教學的施教。
例如,以《智取生辰綱》為例,在進行新課的引入之時,我先利用微課視頻,為學生播放了與本節課內容有關的視頻片段,并讓學生結合視頻思考了以下問題:上述視頻是哪部電視劇中的情節呢?你們對這一情節了解多少呢?然后,我讓學生結合自己對《水滸傳》的認識,說出了有關情節的主要人物,并結合學生的回答,對學生說道:同學們,看來大家對于本節課的內容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那么,你們知道文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嗎?你們了解文章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嗎?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智取生辰綱》,深入學習一下本節課的內容吧。這樣,教師通過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新課的引入,使學生對教材當中的語文知識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并激發了學生探究教材新知識的興趣和激情,從而使新知識的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聯系學生實際進行新課引入
初中語文中的許多教學內容都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教師在進行新課的引入之時,需要考慮到這一點,并要將多種生活事例引入到語文教學課堂當中,以此淡化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并能夠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聯系學生實際進行新課引入,以此將教材當中的知識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從而能夠有效緩解學生進行語文新知識學習的壓力。
例如,以《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為例,在進行新課的引入之時,我先讓學生聯系生活,討論了自己對祖國的感受,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然后,我讓學生欣賞了歌曲《祖國,我永遠熱愛您》,帶領學生進入了意境,喚醒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最后,我結合上述活動,為學生講述了與教材內容有關的話題,以此為學生引出了舒婷以及她的作品《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從而使學生比較自然地過渡到了新知識的學習當中。這樣,教師通過聯系學生實際進行新課引入,使學生快速走進了新知識的學習當中,掌握新知識的效率得到了高效提升,從而不斷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借助課堂提問進行新課引入
課堂提問是讓學生進行高效思考與讀書的有效手段,它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新知識的奧秘,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借助課堂提問進行新課的引入,以此讓學生學會辨別,學會思考,從而不斷發揮語文教學的作用。
例如,以《沁園春·雪》為例,在進行新課的引入之時,我先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同學們,你們讀過魯迅寫的《雪》嗎?他認為北國的雪是怎樣的呢?并為學生出示了《雪》這篇文章,讓學生進行了閱讀。然后,我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閱讀技巧,提取了文章當中的信息,回答了上述問題,即“如粉”、“如沙”,隨著旋風蓬勃奮飛。最后,我結合上述問答活動,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同學們,我們了解了魯迅筆下的北國的雪,那么,北國的雪還會帶給他人怎樣的感覺呢?一代領袖——毛澤東心中的雪又是怎樣的景象呢?以此為學生引出了教材當中的新知識。這樣,教師通過借助課堂提問進行新課的引入,引起了學生對教材當中的新知識的好奇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知識的探究當中,從而不斷提高了初中語文教學的高效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對課堂導入環節的重視度,并要遵循導入的原則,采用有效的方法為學生設計精彩的導入,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能高質量地進行語文新知識的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殷雨樓. 初中語文有效課堂導入方法的實踐探索[J]. 知音勵志,2016(14).
[2]黃洪忠.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導入[J]. 讀與寫旬刊,2016,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