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兵
摘?要:本文將高中化學教師教學方式結合當前疫情背景,解析如何健康并高效地進行學習,讓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狀態。
關鍵詞:高中化學;師生互動;對策
引言:
高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階段,間接引導決定著學生們今后的人生方向,化學也是課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門學科。在疫情的背景下,如何讓學生恢復最好的狀態,創新式學習變得非常重要。
一、疫情背下高中化學師生互動的現狀
受現階段疫情的影響,大多數學校為了學生的安全健康著想,延遲了開學日期。對于學生無法在教室上課的現狀,學校以及教師都積極思考對策,讓學生盡量在家也能有效學習。高中生的學習任務非常大,課程進度也很緊。化學這門課又講究經驗與實踐,為了不耽誤學生功課,老師用線上直播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授課,多次直播、拍攝視頻教導學生。但是由于老師不在身邊督促,且沒有在教室的學習氛圍,很多學生對于學習過于松散,態度不端正,無法進行自主學習。
二、疫情背景下增強師生互動性的要求
(一)讓學生站在主導地位
學生在教室學習時,都是聽從老師安排,不能自己主動地去學習,過于被動。并且由于疫情原因,在家學習成為主流,本就放松的環境,再加上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效率只會更低。這時就需要讓學生站在主導地位,化學課要求實踐性,通過線上視頻互動,讓每個學生都準備好材料,奠定理論知識后進行簡單實驗,以自己的角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在一旁進行輔導梳理,讓學生對化學實驗更加熟練,增長經驗。高中學業緊張,面對學生進度不一樣的現象,老師要多樣性布置功課,緩解學生焦躁心理,積極主動學習,掌握屬于自己的學習技巧。
老師在線上教學過程中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化學課需要啟發學生的思考性、積極性。接受學生們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不要刻板對待學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遇到喜歡鉆牛角尖的學生及時幫助他調整狀態,要對其耐心講解與引導。對新奇有效的想法給予鼓勵與肯定,讓學生學習更有成就感,在家也做到高效學習。
(二)多方面、多角度看待問題
化學課堂的探究是多樣性的,化學課更注重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獨立完成課題,在實踐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吸取新知識。老師指導學生時間步驟。不僅僅只有師生交流,更要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溝通,學習對方的長處,彌補不足,共同進步。
三、疫情背景下促進師生有效互動的策略
(一)改變教學平臺
由于疫情的原因,許多學校無法開學,學生不能在教室獲取知識。這時就要改變教學方式,結合實際,從根本尋找問題。將教學平臺從學校教室轉換到網絡上,解鎖新型教學方式——融合式教學,將網絡的優勢拿到教學當中,實現線上直播教學,結束后學生還可以回顧教學內容,鞏固知識。線下做好筆記,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
(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家學習的狀態下,學生總會不由自主放松,為了是學生集中精力學習,首先就要做到教學案例更新穎。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舉例,利用網絡信息化將學生引入學習氛圍中,可以從化學史話入手,也可以從新聞熱點以及科技發展入手,多進行互動,豐富教學內容。
在教導學生知識之前先布下一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思考研究。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思考的方面也會更多,這就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與問題意識。教師負責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空間,告訴學生不怕錯誤,要大膽地去思考。引導學生找準疑點、善于思考,漸漸地,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升。學生在此過程中一步步自己去領悟理解問題,獲得新的收獲,對學習更有信心了。
(三)突出學科的特點
化學相對于理論知識,更講究實踐,化學實踐教學既能獲得新的問題,又能在實踐過程中解惑,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延伸性思考。多為學生準備不同的實踐視頻,讓學生學著操作理解,充分發揮實驗的功能,突出化學特色,老師與學生之間多多交流。有了實踐的經驗,會讓學習效率更高。
(四)及時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在傳授學生新知識時,學生會對新接收的知識產生各種疑問。教師要細心善于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及時引導學生去思考,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探討,在活力滿滿的討論中總結經驗;也可以組織實踐,讓課堂更加生動。
此時,教師應很好地利用這個機會,發揮靈活的教育機智,出色扮演好探究活動的調控者角色,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積極地推進學生的探究活動。總之,師生互動是讓老師和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的重要宗旨,而只有師生充分動起來,才會讓學生在一節課中獲得最大的收效,而同時老師也是真正的受益者。
四、結束語
高中化學課程主要講究實踐性,奠定了基本理論知識之后就要求多思考多實踐。教師與學生之間要緊密聯系,多溝通交流是實現課堂學習效果有效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根據師生互動的現狀以及相應的策略,力圖在疫情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導效果實現高效、高能。
參考文獻:
[1]段學仙.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現狀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138-139.
[2]邵煜翔,楊青山.基于互聯網的高校師生互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易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24):139-141.
[3]王蘭.信息社會師生互動現狀的調查及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4(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