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忠錄
摘 要:中國已經進行了40多年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改變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格局。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倡議。“一帶一路”是一種新型的國家關系,它以合作共贏為核心,實現歐亞非大陸以及附近海洋的互通互聯。由于“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格局非常宏大,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旅游地理學是其涉及的重要學科之一。因此,教師要積極轉變理念,更好地認識到旅游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旅游地理教學;解決措施
一、中等職業學校旅游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地理的教學內容比較落后
旅游地理課程是中職學校的重要課程,也是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但是從當前來看,旅游地理內容的更新速度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旅游地理內容雖然在不斷更新,但很多教材只涉及歐美發達國家的旅游資源,而對于亞非拉等國家的旅游資源則一筆帶過,這不僅不利于旅游地理教學的開展,也嚴重影響了旅游地理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旅游地理的教學方法趨于傳統
通過調查,在中職學校旅游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而學生都更喜歡新型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難以有效把握旅游地理的特點,依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沿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死記硬背,從而失去了學習旅游地理的興趣,影響了旅游地理的教學效果。
(三)旅游地理實踐活動相對匱乏
中等職業學校旅游地理課程的開展,必須要與地理實踐活動相配合,而地理實踐活動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當前中等職業學校中,旅游地理實踐活動的開展非常少,甚至可有可無。開展旅游地理的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與自然接觸,深刻地領略自然景觀和自然現象,也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與社會聯系,加強其對人文歷史和風土人情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旅游的熱情,也能不斷提高旅游地理的教學效果。但是,地理實踐活動需要大量的資金,很多學校是沒有資金供學生去實地考察的,最終使旅游地理實踐活動變成一種形式,成為一種空談。這不僅與資金有關系,也與人們的意識有一定的關系。
二、中等職業學校旅游地理教學的解決措施
(一)更新充實教材內容,真正體現時代特色
中等職業學校要更新充實教材內容,真正體現時代特色。當前,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旅游成了人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生的旅游業也成了社會主要的經濟增長點,對經濟和環境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旅游地理要加大覆蓋范圍,要更新教材內容,要不斷補充完善所涉及區域的地形、氣候、旅游資源和旅游景觀等旅游地理課程所涉及的重要內容。比如,作為關注程度高和影響力強的“一帶一路”,就要在教材內容中有所體現。“一帶一路”分別從陜西和泉州出發,涵蓋我國一半多的省份,主要是以新疆、福建為核心區的沿邊沿海 18 個省份,中西部的七大城市和沿海 15 個港口,沿線經過了 65 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有著深厚的人文歷史。中等職業學校要更新充實教材中的旅游地理內容,可以從絲綢之路獨特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和地方美食三大模塊出發,從而真正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特征。
(二)創新旅游地理教學方法,提高旅游地理學習的效率
在旅游地理教學中,要選擇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旅游地理的教學效率。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深刻地領會教材內容,有意識地構建旅游地理的邏輯框架,將書本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更加靈活和牢固地掌握并運用旅游地理的知識。要根據旅游地理的教學內容,結合當前學生實際和特點,有步驟、有計劃地設計教學環節,創設教學情境,熟練應用情境模擬進行教學,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旅游地理教學的情境中,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比如讓學生分小組制作PPT,并模擬講解“我眼中的西班牙”,通過情境模擬,可以使學生掌握西班牙的人文歷史和旅游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在任務驅動中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并在此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講授甘肅省旅游地理相關課程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收集甘肅省旅游資源的相關資料,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對他們進行分組,讓學生設計出福建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和美食文化的PPT。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理解所學的知識點,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采用地圖法、案例教學法等方法進行教學。總之,要不斷創新旅游地理的教學方法,更好地提高旅游地理的教學質量。
(三)設計旅游地理教學活動,提高旅游地理教學質量
教師要設計旅游地理教學的趣味活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歡快輕松的氛圍內掌握旅游地理的知識,增強實踐操作的能力,提高旅游地理教學的質量。教師要會同學生開展模擬導游講解活動,在模擬導游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導游、司機、游客、景點管理人員等角色的不同,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采用模擬導游講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間接參與并體會旅游的各個環節,了解如何處理旅游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切實可行的實地考察活動。在安全和物質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當地一些著名景點進行實地考察。在實地考察活動中,學生可以獲得直觀的體驗,不斷豐富原有的認知結構。比如,在考察學校所在城市酒泉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西路軍紀念碑和酒泉起義紀念館等,使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西路軍和人民解放軍經過浴血奮戰,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解放酒泉的歷史,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西漢酒泉勝跡、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和敦煌莫高窟等景區,這些景區不但有著美妙的自然景觀,更有著深厚的人文歷史,我們既可以去感受李太白別樣的豪放,也可以去認識酒泉悠久的歷史。其間,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間接體驗活動,如利用多媒體等形式,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增強旅游地理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當前旅游地理課堂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很少開展旅游地理實踐活動,這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基于此,教師應更新充實教材內容,真正體現時代特色;創新旅游地理教學方法,提高旅游地理學習效率;設計旅游地理教學活動,提高旅游地理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建華.利用Google Earth輔助野外地理實習教學[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2).
[2]榮國慶,王永革,高愛芳,等.高職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綜述[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3]何建林.簡談地理課堂教學中教材內容如何延伸——以人教版選修三《旅游地理》為例[J].學理論,2013(26).
[4]吳晨.利用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培養家國情懷——以“城鄉特色景觀與傳統文化保護”為例[J].地理教學,2019(04).
[5]趙曉霞.文化記憶視角下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的路徑與策略[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2).
[6]邵英,史文印.傳統文化入試題,現實生活再創意——2018年高考地理全國卷試題分析[J].中國考試,2018(11).
[7]劉秀梅.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校園地理文化建設探析——以銀川市實驗中學為例[J].地理教學,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