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陳 朱奎澤 張艷
【摘 要】《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通過采訪與習近平總書記一同插隊的知青和當地村民,為我們生動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陜北七年的知青歲月。七年的知青歲月,習近平總書記吃了很多苦,成長了許多。今天,我們追本溯源,從書中來探析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教育廣大青年學生,對加強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有裨益。
【關鍵詞】習近平總書記;青年學生;啟示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5-0148-02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通過采訪當年與習近平總書記一同插隊的知青和當地村民,為我們生動再現了那段崢嶸歲月。習近平總書記剛去插隊時不到16歲。到陜北時,習近平總書記有點不太適應,但他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打倒,而是深入基層,與當地老百姓打成一片,逐漸適應了基層環境。在七年的知青歲月里,他分別過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等四大關[1]。七年的知青歲月,鍛煉了習近平總書記堅韌的意志,讓習近平總書記從懵懂的少年成長為有理想、立志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
這本書不僅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的知青歲月,也為我們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青年學生曾發表多次講話,號召青年學生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遠大理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通過閱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更好地教育廣大的青年學生。
一、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結合黨的執政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發展規律,對怎樣引領青年發展、發揮青年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做出了深刻的回答[3]。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體現了他對青年學生的殷切希望,希望廣大青年學生能立足當下,腳踏實地去奮斗,實現個人夢、民族夢。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也包含著他個人的成長經歷。青年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延安梁家河插隊七年。從1969年到197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這七年里,吃了許多苦,錘煉了堅毅的品質。七年時間里,不論順境還是逆境,習近平總書記總是能夠寵辱不驚,腳踏實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將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的成長經歷和他對青年學生的殷切希望結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主要表現為青年的學習觀、青年的實干觀、青年的價值觀。
(一)青年的學習觀
青年時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也是最重要的時期。青年時期要抓緊學習,多讀書,用科學的知識武裝大腦。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期間,白天有繁重的農活要做,但每晚回到窯洞,習近平總書記總會點一盞煤油燈,熬夜看書。據當年和他一起插隊的雷平生回憶,習近平總書記喜歡讀古詩詞,尤愛讀李白、曹操等人的詩詞;喜歡讀外國的文學著作和各種軍事著作。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年時期所讀的書,后來給他治國理政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習近平總書記在發表重要講話時,經常引用各種古詩詞,這一方面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學識淵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所讀的書,在今天仍然影響著他。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治國、治軍的各種思想,很多借鑒于所讀的書。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如此艱苦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讀書學習。今天,我們青年學生的條件要比那個時候好很多,我們一定要珍惜時光,拼命學習。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著作。我們在讀書學習時,要“志存高遠”,能夠耐得住“獨上高樓”的寂寞,即使“人憔悴”也不后悔。
(二)青年的實干觀
習近平總書記從1969年到梁家河,到1976年離開梁家河,整整七年時間。同去的知青從開始的很多人,到后來陸續返城,只留下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少數幾個人。七年之間,習近平總書記并沒有任何的抱怨,而是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當了梁家河的村支書后,習近平總書記踏踏實實為老百姓做實事,解決當地百姓生活困難,努力發展梁家河的經濟,改善民生。
人世間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是實干創作出來的。青年實干,則民族就大有希望。廣大青年學生要將實干銘記在心,用我們的雙手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三)青年的價值觀
在梁家河的七年里,習近平總書記總是把自己當作農民中的一員,深入人民群眾中,切切實實為民著想,為民請命。在1974年,習近平總書記有機會去上大學,但他不舍得離開當地的老百姓,想為當地百姓多做一些事,便毅然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準備一輩子當農民,為民服務。在擔任梁家河村支書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將為民請命、熱愛人民貫穿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為了解決梁家河村民生活中的不便,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去四川學習沼氣技術,解決村民燃料不足的問題。根據黑蔭貴回憶,當時去四川學習沼氣技術的地方,水污染比較嚴重,要蹚河溝,要踩水,很容易傳染上血吸蟲病,但習近平總書記并沒有在意這些,一心想要為村民辦好沼氣[4]。很快,梁家河第一口沼氣池便點火成功,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解決了當地百姓做飯的問題。梁家河成功的經驗隨后在全縣推廣開來。全縣興建了3000個沼氣池,用沼氣發電還可以解決百姓的用電問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在梁家河的七年時間里,習近平總書記為百姓謀福祉,解百姓之憂,熱愛百姓。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年時期便確立了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這正是當下青年所需要的,廣大青年學生要樹立為人民著想、為人民謀福祉的價值觀。
二、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思想的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內容豐富、意義深刻,體現了他對新一代青年學生的殷切期盼和成長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年時期就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光,廣泛閱讀書籍。今天,我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回顧他的知青歲月,我們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思想,將思想貫穿落實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青年學生要能做到腳踏實地、投身實踐,要胸懷夢想、加強個人道德修養。
(一)投身實踐、實現自我
個人與國家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習近平總書記未到插隊年齡,就主動要求下鄉插隊,自覺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社會緊密結合在一起。梁家河從一個普通的鄉村,到縣示范村,這靠的就是實干。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實干努力下,梁家河率先實現沼氣發電,還開了供銷社。在梁家河的七年,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為百姓謀福利,個人也實現了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后來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5]。”
今天,社會主義中國發展日新月異,我們身處這個偉大的時代,應該更加珍惜。時代給了我們眾多的機會,我們要實現個人的價值,必須投身于實踐。青年學生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實干精神,腳踏實地干實事。青年學生更要能耐得住寂寞,立足本職崗位,發揚工匠精神,堅守正道。我們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斷拼搏奮斗,一切平凡的小事,最終也可以做成不平凡的大事。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黨的十九大規劃了建設現代化國家的藍圖,我們青年學生應該抓住機會,提升自我,積極投身于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中去,實現自我。
(二)星辰大海、以夢為馬
前進的征途是曲折的,青年學生在投身實踐、實現個人價值的過程中,必然會遭受各種挫折、失敗,只要我們心懷夢想,最終能達到理想的彼岸。中國夢是我們前進過程中最大的精神動力,是我們必須心懷的夢想。中國夢具有豐富的含義,它既是民族夢亦是個人夢。中國夢倡導通過國家的富強來實現人民的幸福。青年學生是社會建設的主體,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復興要在青年學生手中實現。青年學生作為高素質人才,能夠將學得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青年學生的成長歷程是豐富多彩的,有取得成就的幸福感,也有遭受失敗的挫折感。中國夢則以更宏大的立場將個人的夢想包含其中。青年學生在前進征途中,要始終心懷中國夢,仰望星空,相信未來。
(三)加強修養、飽讀詩書
良好的道德修養是青年學生投身實踐必不可少的條件。青年學生要加強道德修養,立德、讀書,為未來的實踐做好準備。人的氣質是天生的,本來難以改變,但讀書能夠改變。青年學生要利用好在學校期間的各種資源,閱讀專業書籍、馬克思經典著作,提升自身素質。青年學生未來會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也需要青年學生能夠博覽群書、勤于學習。
新時代的青年應該是全面發展的,擁有過人的素質,良好的道德修養。未來的道路是光明而曲折的,青年學生從現在開始應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擴充知識,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三、結語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為我們生動再現了那段崢嶸歲月,讓我們詳細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的知青歲月,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榜樣和動力。青年學生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刻苦學習的精神、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為民服務的精神,珍惜時光、加強學習,做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4] [5]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M].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3]麻麗.習近平青年思想理論與創新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0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