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曉媛 董淑蘭 張莉莉
摘要:在多元化發展的今天,中國市場經濟呈現多渠道、多樣式的快速發展,其中,融資是企業發展經濟的重要途徑,其選擇對企業的良性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確認識籌資方式,規范籌資行為,將對上市公司經濟效益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將促進中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怎樣才能優化上市公司的籌資方式,已然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上市公司;籌資方式;融資策略;解決對策
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企業為中國的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然而,在整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融資難是這些問題中最為關鍵和最為核心的。企業的融資難不僅受到了政策的環境與市場的環境影響,同時還會受到企業的自身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從資金需求角度看,首先,這部分企業通常發展資金匱乏,盡管單個企業的資金需求量較小,但是由于我國這類企業眾多,分布較廣,從整體上來看,資金的需求量較大;其次,在經濟領域范疇內,還有大量規模較小的經濟地帶,而這部分經濟地帶恰好是該類企業所獨有的優勢所在,它們對于資金的需求每年也呈遞增狀態;最后,這部分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創造社會價值和財富,對于搞活我國的經濟市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機制更靈活,資金使用方面的利用率更高。
一、上市公司籌資方式的主要問題
(一)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不健全
1.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
該問題主要是指企業非股東或者非企業的擁有者掌握了企業的實際話語權,在公司的各種決策中能夠對自身的利益進行劃分,而且還為了一己之私,利用自身的權力為自己謀取利益,而企業的實際擁有者或者股東對這方面的監督能力水平較低,從而破壞了他們的合法權益,這一問題的存在導致企業所有者嚴重缺少對公司經理人員的管理約束機制。這就很容易使公司的經理人員“道德風險”得到滋生,也就出現了“內部人控制”這一問題。這時,公司的經理人員在公司里具有絕對的控制權利,導致其在面臨選擇企業籌資模式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在進行融資方式等的選取方面更傾向于對自身有較大利益的地方獲取。職業經理人在發展初期就是為了保證股東利益而設置,為了能夠激勵職業經理人,很多企業的做法都是將企業的收益與職業經理人的薪資水平掛鉤,這樣能夠大大地提高職業經理人的工作效率,實現企業利潤做大化。但是在我國的職業經理人發展過程中卻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我國職業經理人較少,而且很多企業都是年薪制,并沒有與企業效益掛鉤的激勵模式,這就使得企業的實際擁有者與職業經理人之間不是利益共同體,從而很難保證整個企業的健康發展。年薪制與股票的期權等獎勵,對公司經理人員的激勵手段作用就顯得十分有限。公司的經營者通常會因為只注重自身的實際利益,而忽視外部股東的利益,以此去制定那些滿足其利益的公司投資戰略,這就使道德風險不斷地滋生,這對于公司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來說有較大的影響,這種缺乏對經理人監督管理以及有效激勵的現象促使的企業的約束機制嚴重喪失,這兩個因素促使了公司經理人員為謀劃切身的利益而產生股權籌資的偏好。
2.盲目的籌資
上市公司所擁有的不合理的資本結構,是為改變上市之前的負債,上市之后將采用股權融資的機制,降低其過高的債務水平,提高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他們有更多的誘因,通過股權融資解決自身企業資金困難。企業在利用債務等融資方式方面,可以大大提高上市企業的負債率,給企業的經營帶來較大的風險。而且債務融資的上市不僅僅讓整個企業的管理面臨一些壓力,對于相關的財務風險也產生較大的沖擊,如果經營不善,很有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因此,對于上市企業來說,股權籌資模式可能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企業的資本機構對企業的二次籌資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很有可能會導致企業在資金利用率方面不是很高,集資的盲目性通常會使上市公司在獲得資金以后,沒有科學地規劃使用資金,從而導致了資金使用率大大降低。由于公司以及市場的監督管理較低,這就使得很多企業在融資過后在很短的時間內脫離業主,進行盲目的經營,這就使得資金的使用效率出現嚴重的下滑現象。
(二)資本市場不規范
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還處于一個不夠完善的階段,國內的很多監督管理體系還沒有成型,相關的法規政策也亟待補充。在資本市場上,由于我國對股權融資的投向審批不嚴格,從而致使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去任意改動募集資金的投向,同時政策在調整中一度持寬容態度,也相對地讓企業在融資方面更傾向于股權融資。這也是我國上市企業融資方式較為單一、融資較為困難的主要原因。
(三)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很多上市企業考慮的主要問題就是資金的獲取,對于獲取之后投資者的一些權力以及利益方面并沒有很好地關注,這就使得企業在相關信息的發布過程中,沒有對發布的數據或者內容進行仔細的核實。更有甚者,很多企業發布一些虛假的企業經營情況,并且對股票的價格進行控制,這就對投資者產生了很大的誤導,從而給投資者的投資帶來損失,影響企業的繼續融資。
由于有些企業在信息發布方面并不是很及時,這就導致很多投資人不能夠按照企業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投資,從而對投資者的權益受到影響。眾所周之,現在是信息化時代,信息在企業的發展中至關重要,如果信息發布沒有時效性,那就意味著企業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影響投資者的投資選擇,進而對籌資產生影響。
二、上市公司籌資方式的解決對策
(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
上市公司在治理結構完善過程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股權結構。企業的決策層由于持有的股票被凍結在市場之中,所以在任職期間股票無法流通,上市公司高層的管理人員根本不會去關心公司股票的具體價格在二級市場上的情況。上市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為了操控更多的經濟資源,如果在融資之前,決策層就已經有了很多的股份,那么他們在進行資金的籌措等方面就會更加注重繼續利用股權進行融資。對于內部人控制較為嚴重的企業,在進行企業的再融資的選擇方面,肯定會對外部股權融資模式更為青睞,這是由于企業在進行相關融資的時候,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利息壓力,而且還有可能導致企業陷入破產等的危險。如果企業已經處于財務風險之中,那么這個時候經理人以及決策層的一些福利待遇就會被削弱,所以企業決策層對于債務融資模式還是較為抵觸。由于職業經理人的存在,所以很多上市企業股權的再融資都由職業經理人進行操縱,而且還控制著一些股權分配等方案。如果股權的資本有很小的機率是沒有代價地獲取和操控,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自然而然地會對股權再融資產生偏好,進而滿足于任職所帶來的許多好處。所以要使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得到完善,從而需要對公司的治理結構進行科學的制定,對于職業經理人的職責以及獎懲制度的制定要有約束性,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整個企業的擁有人以及投資者獲得更好的報酬,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資本市場法制建設
針對前文提到對于股權融資審批慢、資本市場不規范等方面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執行:
首先,對于企業的股權融資的審批條件進行放寬。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很多債券相關的管理體系還過于繁雜,而現階段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當中,所以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對債券融資等的審批條件進一步放寬,讓企業能夠自愿自主地進行債務的籌資,使公司債券的市場得到更好的發展。
其次,除了放款審批條件以外,相關的法律制度也要完善,對于有關的企業籌資方式等條款進行修訂,對于一些法規細則要盡快地制定,規范企業的上市融資行為,讓企業在股權融資的實行過程中有法可依,從而引導我國上市企業走向正規。
(三)規范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加大政府的監督管理、行業自律以及社會的監督體系的健全。在上市企業信息的披露過程中,一定要將社會的各個力量進行有效的調動,全方位地對企業進行監督管理,對于企業的一些披露不嚴格的問題徹底扭轉。作為我國的權力部門,政府可以通過授權的方式對企業進行監督管理,比如讓證監會等相關機構形成執法機構,對有關的問題進行監督管理,讓證券交易部門對相關信息的審核等做到嚴格把控,充分發揮其作用,對于交易部門的相關監督管理體系進行升級。在社會方面,要對相關的審計工作放權,提高這部分工作人員的意識,從而對審計的質量有所提高,讓信息的使用者真正地看到實際有效的信息,從而為他們的決策帶來幫助。
其次,對于信息披露不及時,存在虛假報告的企業加大執法的力度。對于信息披露過程中違規的企業,要加重處罰,不斷加大執法的力度,讓違規者違規的成本變高。讓信息披露的質量有所提高。
(四)提高企業內部的融資能力
在競爭激勵的市場經濟下,企業的融資能力對于其本身的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加大對自身企業融資渠道的拓寬,擴充自由資金,增加股權的再融資,對于經營過程中的盈利部分資金要最大程度地利用,讓資金利用率大大提高。在相關的征信問題方面,企業應該引起重視,信用是企業發展過程的生命線,如果企業要想長遠發展一定要做好信用工作,獲取信用資本,加強對相關信用制度的完善。
在中國幾十年的資本市場運作中,很多企業籌資過程中暴漏了很多問題,比如證券市場相較于發達國家還處于一個完善的過程,公司權益人為了獲取利益虛假瞞報情況時有發生,公司的股權結構不科學以及股權融資成本不符等。針對以上的問題首先是要加大對債券市場的了解,鼓勵企業進行負責融資,完善相關的政策,建立長效的上市企業融資機制,結合我國特有的國情,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有效地運用到我國經濟建設之中,促進我國上市企業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個臺階,最大程度上增強我國上市公司的籌資能力。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非對稱性視角下我國多層資本市場交易機制設計”(2015088)。
作者簡介:耿曉媛(1981-),女,黑龍江大慶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統計理論與方法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