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業教育研究是新形勢下對高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出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以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個案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廣泛的問卷調查與數據統計,從完善構建創業教育體系方面提出相關的建議與計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教育體系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進入新時代,高職教育面對著“求學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高職教育發展不平衡、供給不充分之間”的新矛盾,探究高職院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是值得每一個職教人思考的全新課題。十九大報告為解決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指明了方向。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加強高職學生創業教育,培養新時代的弄潮兒,對促進高職畢業生就業意義重大。
創業已經成為時代的脈搏,高職院校作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擔當著培養適應產業轉型升級所需要的高技能創新人才的使命,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優質高職院校建設是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和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后的新一輪高職院校建設,創辦優質高職院校離不開創業教育的開展,就業率也是評判優質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創業教育是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這一世界性的教育理念,已得到世界各國,包括我國在內的普遍重視和認同。創業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以開發學生創業素質,培養學生創業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教育。
本文對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近1000名不同學院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除去無效的調查問卷最后整理分析出960份的調查問卷。通過整理分析出的數據得出,目前主要是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大學生創業就業政策因本身制定時考慮不夠完善,因此所發揮的作用有限,在高職院校中實施過程中會出現落實不到位的現象,調查得出79.25%的大學生認為本校的創業教育缺乏實踐教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創業就業產生了不利影響。第二、分布不均勻,在校創業大學生人數較少,存在專業和年級的差別。市場營銷和管理類專業的創業大學生占較多比例,在不同的年級段中經調查問卷整理分析得出,大二期間創業大學生比例最高為80.98%。第三,創業教育教材,以及相關課程較少,缺乏完整的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85.01%的學生表示沒有參加過創新創業大賽,92.7%的學生沒有創業經歷,42.8%的大學生表示學校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為一般,由此可見學校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創業教育限于參加創業大賽,創業培訓和相關講座,沒有深入的開展大學生的創業教育,缺乏完整的系統體系,缺少支持和社會資源不足等。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該學校的現實情況和大學生的特點建議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和提高。
一、構建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思想工作體系
首先,要明確大學生創業要區別于社會人員,大學生創業有激情,有吃苦耐勞的毅力,但缺少社會經驗,啟動資金的缺乏更是阻礙了大學生的創業活動,因此很多大學生缺少主動創業的意識和思想,學校需要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將大學生創業教育滲透其中,讓大學生養成創業思維習慣,同時,各部門在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要統一思想,相互配合做好大學生創業教育思想工作,輔導員要將創業教育思想貫徹到大學生生活中方方面面。提高大學生創業思想的積極性,為大學生創業主動鋪路架橋,消除大學生創業思想上的羈絆,建立學校和企業以及大學生三方聯動多層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創業教育體系。
二、構建創業教育保障體系,建立服務平臺
在這次調查統計中,人力資源管理和市場營銷的學生要比其他專業的學生的主動創業意識更強,更愿意把想法付之行動。這和本身所學的專業性具有密切的關系,但創業教育離不開社會,學校和企業的幫助,要積極地推動社會有關部門制定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學校聯系企業解決大學生創業資金難的問題,同時為創業工作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基地,在為大學生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的同時又形成了積極的創業氛圍。另一方面,學校的創業教育指導部門要積極地推動創業教育的開展與服務,做好后勤工作保障大學生創業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落實到位,建立大學生創業教育咨詢平臺,解決大學生創業咨詢問題同時做好宣傳工作,保障創業教育教學有關工作的開展。
三、構建具有考評性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
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就業為指導,服務學生為宗旨,堅持走產教結合的發展道路。在高職創業教育方面有著較大優勢,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產教結合的優勢,結合學校創業教育工作,以市場創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在校期間,利用已有的創業服務中心和創業基地等優質條件,結合本校的專業開設和學生特點,進行全面的職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的鍛煉。另一方面,將企業中的企業家請進來,結合學生作業和特點進行講座和指導,同時教師走出去,去企業和社會中多磨練,提升自己的創業教育教學水平,更好的為學生教學工作服務。
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和繁瑣的任務,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產教融合和職業教育的特色,增加創業教育專職教師的經費,將創業人才培養納入學院工作和教師考評標準當中,建立創業教育工作評價體系,制定創業教育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計劃,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積極性為核心,為學生提供創業理論知識和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解毅.“貸免 補扶”的云南模式 [J].中國社會保障 ,2010,(02).
[2]蘇成筑.高職校企合作德育工作探索 [J]. 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14(4):73-75.
[3]田建國.大力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力度[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 ,2015(5):29-30.
[4]王一海.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的心理分析與思考[J] .價值工程,2010(5):200—202.
[5]盧星辰.大學生創業風險與高校 的應對策略[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 ,2012,(2).
基金項目:2019年度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級科研研究項目,編號(2019-24)。
作者簡介:高鑫(1991-),男,碩士研究生,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專職教師,主要從事工商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