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建宇
摘要:受新媒體的沖擊,我國傳統的報紙行業出現了生存困境。本文就“新媒體時代傳統報紙的發展策略”進行了研究,愿能為我國的報業發展能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傳統報紙;發展策略;研究
1 新媒體時代傳統報紙的生存狀況
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極大的動搖了傳統報紙的地位,在當今社會,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的重要渠道。每個網民都可以充當記者的角色,在網絡上發布或傳播信息,部分網民甚至可以在各大網站、貼吧、論壇擔任意見領袖,這無疑降低了人們對報社記者的依賴。新媒體正憑借其互動、海量、動態、全面的信息傳播優勢,沖擊著傳統報紙的社會地位。因此,傳統報紙若要取得進一步發展,首先必須全面認識和分析自身的生存狀況。
1.1 傳統報紙的內容優勢風光不再
傳統報紙的傳播渠道與信息終端具有鮮明地排他性,因此,在新媒體出現之前,報紙對自身的信息內容具有較強的控制力。但在新媒體時代,網絡轉載顛覆了報紙的壟斷地位,傳統報紙在內容上的控制力也隨之減弱。同時,傳統報紙一般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而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卻有極大地開放性,相對于信息容量巨大的互聯網,傳統報紙的信息含量顯然無法與之抗衡。此外,傳統報紙傳播的版權產品往往來自某家媒體或媒體集團,與網絡社區、微博、微信、信息門戶等信息集群相比,明顯處于劣勢地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具有傳統報紙無法比擬的互動性,信息功能方面也更加多元化。就本質而言,新媒體不僅是新聞類媒體,還是交往媒體、娛樂媒體和商務媒體,新媒體的這種多功能屬性,無疑將促使傳統報紙的內容優勢日趨消失[1]。
1.2 傳統報紙的受眾人群逐漸減少
新媒體以其互動性、及時性、便攜性和個性化的特點,滿足了當代人快速化、碎片化的信息需求。在新媒體時代,讀者的閱讀習慣正在逐漸改變,紙質媒體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對象。新媒體不僅改變了讀者的信息獲取途徑,也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目前,傳統報紙受眾中的年輕群體正在逐漸流失,尤其是35歲以下的年輕讀者大部分都轉向新媒體,老年讀者則有所增加。此外,相較于傳統報紙,新媒體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可以第一時間更新信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新媒體以其巨大的信息容量、自由的檢索模式給予受眾更大限度的自主權,受眾不再只是信息接收者,轉而成為信息的使用者。同時,新媒體極大的改變了傳統報紙單一的表現方式,它以超文本、多媒體、超鏈接的形式,將聲音、文字、畫面、視頻融于一體,使信息更富真實性和感染力,進而吸引了更多的受眾。除此之外,新媒體還具有更強的互動性,讓受眾在接受信息的同時,可以平等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傳播者與受眾可以進行雙向交流,這無疑地更符合受眾的心理需求,增強了受眾黏性,瓜分了傳統報紙的受眾群體。
1.3 傳統報紙的利潤收入遭到分割
新媒體與傳統報紙在盈利模式上具有明顯的差異,新媒體主要采用服務、產品應用、內容為中心的商業盈利模式。傳統報紙則一般采用以廣告為核心的盈利模式。早在報紙形成之初就已確立兩次銷售的運營模式,首次銷售即將報紙出售給讀者,但報紙印刷、采編、發行的成本往往比較高,因此,這一銷售環節常處于零贏利或負贏利狀態。二次銷售則是將部分報紙版面出售給需要做廣告的商家,并依靠穩定的讀者群體和報紙的發行量來吸引商家進行廣告投資,這一環節的盈利是傳統報紙的主要利潤來源。可見,廣告商的投資是傳統報紙的經濟命脈,是其發展的基本動力和保障。但新媒體以其生動、豐富、靈活、多樣的形式吸引了大批擁有購買力的受眾,同時,它發行的廣告成本更加低廉、形勢更加多樣、傳播范圍更加廣泛,這對廣告商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新媒體依靠這些優勢逐漸分割了傳統報紙的廣告收入,擠占了傳統報紙的盈利空間[2]。
2 新媒體時代傳統報紙的發展策略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報紙的受眾群體正在流失,利潤空間正在受到擠壓,內容優勢也逐漸消失。因此,傳統報紙若要突出重圍,在新媒體時代重新煥發生命力,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革和完善。筆者根據多年研究經驗認為,應當從以下方面加以改進和發展:
2.1 應與新媒體有機融合
傳統報紙若要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認清自身劣勢,并合理借助新媒體的優勢,取長補短,雙方合作,互利共贏。首先,傳統報紙要有效利用網絡平臺創建自己的網站,將報紙中的“導讀”和“簡訊”部分上傳到網站上,這一方面可以彌補傳統報紙覆蓋面小、時效性差的不足,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導讀和簡訊部分激發讀者閱讀興趣,進而購買報紙,穩定受眾群體。其次,還可以與知名網站合作,利用網站知名度吸引讀者,擴大自身影響力。同時,還要改變單一的傳播模式,將網絡上吸引讀者的信息有選擇性的采編入報紙,引入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與輿論接軌。在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報紙若要做強做大,就必須打破單一僵化的創辦模式,與圖書、廣播、電視、電子商務、期刊等領域加強合作,促使自身的傳播形式更加多元化。目前,我國的手機用戶將近4億人,傳統報紙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傳播媒體,與手機“嫁接”,運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將音頻、視頻、文字等內容有機融于一體,創辦手機報,形成符合時代需求的多媒體報紙。
2.2 應保存核心競爭力
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報紙若要增強自身競爭力,就必須保存核心競爭優勢。首先要增強新聞報道的權威性,網絡中的消息雖然更新快,但大部分缺乏足夠的權威性。而機關報、黨報等傳統報紙則一直被視為人民的“喉舌”,可以及時發布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并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因此,其信息內容具有極強的權威性。其次,要確保信息的真實性。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雖然信息量巨大,但信息來源混雜,缺乏必要的真實性。而傳統報紙通常由記者實地采訪或考察,信息來源明確,具有較高的真實度。最后,要加強可讀性。可以將某些新聞以故事的形式來敘述,或在新聞中融入一些故事性細節,以此增強讀者閱讀興趣。同時,還可以將一些枯燥的“硬新聞”以詼諧幽默的形式呈獻給讀者,增強信息的娛樂性,讓讀者在輕松的氛圍中獲取信息。
2.3 應積極走出競爭誤區
在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報紙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競爭和壓力,若要在這些競爭中取得優勢,傳統報紙就必須走出競爭誤區,在觀念、操作、認識層面端正態度。首先,避免盲目的擴大版面。目前,一些報紙為了擴充信息量,與網絡信息一較高低,將每天的版面擴充至六七十,甚至一二百版。版面擴充無疑將增加辦報成本,為了保證盈利,報社只好多擴大廣告版面,致使報紙逐漸發展成為讀者最反感的“廣告報”。其次,要避免“價格戰”。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報紙的受眾逐漸流失,部分報社為了挽留讀者,擴大發行量,就盲目的降低價格。一些報紙甚至出現入不敷出的現象,只能靠廣告收益勉強維持。“價格戰”引起的惡性競爭最終只會制約傳統報紙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廣琴,張有金.傳統報業的價值回歸與現實判斷——基于價值論的分析視角 [J]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1(08):87—89.
[2] ?黃基秉,蔡濱徽.論網絡時代報紙的發展前景 [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11):103—105.
(作者單位:內蒙古商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