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革,小學作為學生學習與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啟蒙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水平、認知水平有限,需要教師給予積極和耐心的引導。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因此教師想要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首要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寫作基礎來尋求更加科學的教學手段,逐步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诖?,文章針對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行了簡要解讀。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水平
引言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的寫作功底需要從小培養,同時也提出了對小學生不同年級段的作文要求。低中年級的學生,要求他們具有樂于表達,自由表達,能夠寫出通順的句子、段落的能力,而到了高年級,則要求學生要達到學會表達情感,懂得篇章的結構布局等。所以,要特別注重對高年級學生作文的培養。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有一定的寫作思維、文學積淀、寫作方法的基礎上,飽含深意地將自己的情感注入寫作中去,讓自己所寫的內容和自己產生共鳴。要達到以上寫作效果,主要需要高年級教師改進自己的教授方式,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會引導學生釋放自己的思維、想象力,不能一味地讓學生背誦范文,要讓他們每一個人的文章都有屬于自己的閃光點,而不是所寫內容千篇一律。同時要著重于進行基礎訓練和寫作練習,讓高年級學生從課堂教學和生活中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現狀
從教師層面來看,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現狀并不是十分樂觀,由于教師多年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上都不夠具有新意,教師多半在作文教學中習慣采用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很難得到充分的激發和表現,因此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課堂的氛圍不夠愉悅和輕松,不符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很難有效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從學生層面來說,學生由于生活經驗較少,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無話可說的狀態。同時由于學生的成長環境、認知能力、作文基礎等方面的差異性,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現出的能力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寫作水平等來開展教學,為學生整體性的進步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水平的途徑
1.開拓寫作思維、激發寫作興趣
提高高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首要的就是通過一些新型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由被動轉為主動,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寫作意識。高年級教師也要不斷地進行學習,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上課的方式都有待提高。因為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占據絕對的主體地位,總是限制學生的思維和寫作能力,使學生不能充分發揮寫作的積極性,把寫作作為一個沉重的負擔,致使作文寫得不理想。所以,高年級教師之間要經常進行學術交流,懂得抓住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為學生建立個人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并結合課外閱讀來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為了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找出適合學生作文的教學策略,從多視角、多方位改善作文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比如,高年級學生在寫“我最喜歡的地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談自己最喜歡的地方,然后介紹該地方位于哪里、當地的特色等。學生會積極踴躍參與討論,在寫作前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為了贏得更多同學的贊譽,他們會認真介紹自己喜歡的地方,并告訴同學其中的緣由。有人說喜歡位于云南省的麗江市,當地有著多彩的民族習俗和特色美食,有的喜歡位于海南省的三亞,那里有“東方夏威夷之稱”,還有的學生最喜歡身邊的那片小樹林、草地、公園等,因為那些地方不僅一年四季美如畫,還給他們帶來了歡樂。
2.注重學生的素材積累
要想讓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所提高,這需要高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文學素材的積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在生活中逐漸積累一些素材,避免出現作文像流水賬一樣的語句表達,使作文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思想,想到什么寫什么,前后沒有重點,層次不分明,整篇讀完也不知道想要表達的感情。作為高年級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也要留出一定的時間空隙,足夠讓學生去搜集素材,指導學生著眼生活、選取素材。生活不僅是創作的源泉,也是素材的重要來源,教師要引導學生走近生活、貼近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美,將自己所見所聞都寫于文章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多參與課外活動,開闊自己的眼界,記錄好身邊發生的趣事,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比如,在一次高年級寫作實踐中,在教師指導學生寫一篇《冬》的作文時,為了避免學生張冠李戴無法下筆,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和周末,留意人們在冬天來臨前后的一些季節性的變化,注意觀察街道兩側樹木的變化、氣候的冷暖程度和人們的飲食變化,或者關注冬季人們穿衣風格的變化和日?;顒又械牟煌?,以此來引導學生懂得從生活中獲取素材的習慣,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就有話可說,而且自然而然就真情流露了。
3.引導學生建立寫作體系
在有了前期的一些鋪墊后,教師還要教學生進行作文設計,建立好作文的體系,寫好提綱,這與在傳統的高年級作文教學中有明顯的不同。傳統寫作的課堂,教師就忽視了這一點,只是僅僅關注了學生在寫作前的立意、選材等問題,忽視了對學生寫作方法上的指導,導致有些學生雖然有了很好的立意,能夠突出作文的中心,也知道合理地從生活中選取素材,但是仍不能寫出符合標準的作文。其中的原因是他們不知道怎么組織材料,也不知道如何圍繞立意有層次地進行素材整理,因此教師在教授高年級寫作的過程中,要做好作文指導工作,引導學生學會搜集整理材料,寫出一篇中心清晰、層次分明且包含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比如,在實際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們更關注一些華麗的辭藻、韻味深厚的語句,雖然這些奇妙的東西很吸引眼球,但這都是建立在層次分明、邏輯嚴密的寫作基礎之上的。因此,高年級教師在指導學生確定寫作中心后,不要著急讓學生寫作,可以讓學生先做一個寫作提綱,建立一個討論組,讓學生們把自己的寫作提綱都放在一起,然后全組同學一起討論,通過合作來更加完善自己的寫作大綱。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以“人物描寫”為主題進行寫作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寫作之前,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讓學生通過討論與思考確認本次寫作的主人公、題材、主要思想等,之后在組內進行討論,提出一個最全面的方案,最后將此方案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分享,全班同學可以通過討論提出方案中的優勢和不足之處。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明確作文立意,列出一個大致的寫作提綱,幫助學生清晰寫作思路,建立寫作體系,這樣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可以提高效率和質量,為小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
4.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表達,所以必須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在正常的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對學生的創造性表達給予支持和贊揚。教師可以設置更多的發散性的作文題目,讓學生獨立思考,列出自己的寫作提綱。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演講和交流,培養學生寫作思維,培養創新精神,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一節作文指導課上,教師先把《農夫和蛇》的寓言故事講給學生聽,并引導學生在聽完寓言后說出他們所受到的啟發,之后再給出一個作文題目:農夫應該拯救蛇嗎?由學生們展開討論,進行積極發言展示不同觀點,如有不同的意見的需要給出理由。有的學生認為農夫應該救蛇,因為人們應該有一顆善良、慈悲的心;有的學生認為農夫不應該救蛇,不應該同情邪惡的事物;其他一些學生認為農夫救蛇是對的,但別忘了放蛇。經過如此熱烈的討論,學生也都各自展示了自己的觀點,此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出自己心中想寫的話,寫出一篇有創意的作文。老師經常設置這樣開放性的作文題目,不僅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并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5.通過學生自主批改取長補短
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僅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模式的創新,同時也要創新評價的方式,將單一化的作文評價轉變成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教師可以在小學高年級作文評價的過程中,增加學生自主批改的評價方式,讓學生通過互相批改和交流分享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做到取長補短。
例如,當學生以“秋”為主題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先在小組內進行作文的批改,在小組討論中指出學生作文寫作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幫助其進行改正,給予其積極的意見,推動其作文寫作水平的提升與進步;再之后學生可以在小組內評選出一篇比較優秀的文章,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和分享,由全班同學和教師共同給出指導性的意見,幫助學生進一步優化寫作能力,在此過程中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結語
整體來說,提升高年級學生的寫作任務非常重要,要想學生在寫作方面提高成效,教師就要一改以往傳統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這種思想的束縛中走出來,在寫作中展現每個人的個性。作為高年級教師,要做的是,先激發學生這種寫作的意識,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素材的積淀,在身邊取材既貼近生活又能表達他們的真切感受,在有了前期這種積淀之后就可以引導他們建立寫作的思維框架,列出提綱??傊?,要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具體要在實踐中不斷努力,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寫作時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要固守常規,要勇于創新,讓自己的作文更加新穎。
[參考文獻]
[1]羅志燎.談談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速度[J].課程教育研究,2019(5):99-100.
[2]吳磊.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能力培養與提升[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83-84.
[3]畢旭祥.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122.
作者簡介:吳東紅(1974—),女,廣西玉林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