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世對
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將德育為先、立德樹人列為戰略主題之一。而初中階段對于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以及人生發展來說都是具備承上啟下作用的重要節點,并且,此時也是學生性格以及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在長期的教與學之中,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日常行為以及說話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需要教師群體重視起自身的育人職責,在教學中積極開展班級德育管理工作。文章主要以提升現階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為切入點,對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進行探析,希望能夠發現現代德育的新方向。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實效性
毋庸置疑,當前我國初中教育階段都是以班級為基礎進行管理,班主任是各項管理工作開展的主要參與者,對于學生的言行舉止都具有較為深刻的影響。面對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如何引導他們的價值觀念正確形成,并及時疏導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產生的心理問題,更是班主任在精進教學工作之余,要著重關注的重點育人工作。所以,承載著德育與智育職責的班主任應該具備自覺意識,及時完善自我,與時俱進,多去學習一些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將之應用于班級德育管理實踐中,促使初中班級管理工作能夠更加規范化,班級德育活動能夠有效開展,以此確保各項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德育實效性的相關研究
所謂德育的實效性,簡而言之,就是德育的實際效果。筆者認為,現代所有德育實效性學術研究的價值應該放在當下及未來語境中來看待。劉維婷等學者將德育思想理論視為現代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精神給養和創新動力。而學者張文娟則注意到了德育實效性的環境的問題,她認為德育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精神環境都十分重要,筆者認為這個角度值得重視,好的德育環境是使人持續培養和養成良好道德意識、道德行為、道德意志的重要條件。故,研究德育實效性問題,不僅是學術上的研究,更多的應是教學應用領域的研究。
二、初中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途徑和前提
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不同國家的文化碰撞也日益增加,人們所接觸到的事物也各不相同,當代初中生的思想也隨之發生了較大變化。比如,一些學生盲目地追求個性,并且思想較為前衛,說話做事也較為單純,容易在觀念與行為上出現偏差。基于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和學生進行溝通時,應充分了解學生年級階段普遍心理特征和班級學生基本信息,只有掌握這些特點,才能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溝通,才可以幫助班主任聯系實際,更好地掌握學生的綜合狀況,避免出現誤入歧途的情況。
現如今,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得到了推廣與普遍的認可,尊重學生的個性化,不僅有利于擴寬學生的發展空間,也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品質。所以,在與學生的日常交流中,教師不妨采取換位思考的方式看待問題,以學生需要為突破口,幫助學生適應初中生活,端正學習心態。同時,班主任在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不能意氣用事,不要一味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問題,應當及時考慮學生的心理和動機,嘗試以學生易于理解的角度分析事件,唯有實事求是、以德服人,才能更好地處理問題。但是,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由于傳統的德育思想根深蒂固,導致學生不敢及時和班主任進行溝通,怕自己受到批評,日積月累,就會導致學生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對于此種情況,教師應該積極走下講臺,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中,用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敬愛,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為后續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三、初中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主要策略
1.營造德育氛圍
德育工作是潤物無聲的工作,要想使德育工作有實效見真果,班主任必須在班級管理中,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和諧、公正、寬容的班級德育氛圍,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以及寬容待人,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從而推動學生配合各項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是引路人和導航者,可以采取必要指導并適時參與,但不要生搬硬套老式教育理論和搞道德綁架那一套,否則,結果會適得其反。例如,在日常學習中,班主任可以多多關注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狀態,及時發現問題并與學生談心,通過像朋友一樣跟學生進行聊天,可以打破學生對教師高高在上的誤會,讓學生放下芥蒂,向班主任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在進一步加強師生情誼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并借此培養德育管理工作的群眾基礎,逐漸營造班級優秀的學風班風。
2.反思德育得失
曾子說,三省吾身。初中班主任更是應該經常進行反思,及時發現自己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正,進一步提高班級德育管理工作質量。在新知識、新任務完成以后,班主任應該及時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明確教學工作及班級管理工作的優缺點,并且還要以書面形式進行記錄,便于作為教案改進方案的參考,并起到在平時鞭策自己的作用。另外,班級管理工作中,如果學生出現問題,班級管理水平上不去,教師應該從班級管理實際情況出發,冷靜客觀地分析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不足,敢于正視自己在班級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先進的管理理念為基礎,對相關的管理方式進行完善,如此才能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3.責任壓在肩上
初中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班主任是學生和學校之間的橋梁,同時也負責對班級的各項事務進行統籌兼顧,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班級德育活動。所以,班主任的責任感十分重要,只有具備責任感才能勝任各項工作,確保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在具體工作中,班主任應該認識到,德育工作一方面是對學校負責,班主任要及時響應學校各項思想以及號召,制訂合理的管理措施,確保學校各種工作可以及時得到落實。另一方面,德育工作也要對學生負責,主要表現在班主任比其他科任教師要多動手、多用腦、多用嘴等。多動手的基本含義就是班主任在掌握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幫助學生一起解決學習生活中的挫折,通過自身實際行為,讓學生重拾自信,更好地學習生活。多動腦主要是指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該善于觀察,對學生的某些行為進行深入分析,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生的思想觀念,從而便于教師及時制訂針對性較強的管理措施,幫助學生積極樹立正確的觀念;同時,教師還應該及時將班級管理工作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反饋給學校,將某些不良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多動嘴主要是指在初中班級德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和學生之間需要及時溝通交流想法,班主任要對每位學生的思想狀況都有所了解,要根據學生的個性,選擇合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德育引導,并且還要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健康的人生理念和遠大的思想抱負。
4.完善管理意識
現代管理意識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敘述。①自我管理意識。此種管理意識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例如,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需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學生的共情體驗,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從小就意識到做什么樣的選擇以及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只有幫助學生樹立自我管理意識,才能在提高班級管理水平的同時為學生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
②系統化的管理意識。所謂的管理從空間來說就是任何事物的相互協調發展。從時間角度來說,是從決策的制訂到運行的全過程。總的來說,系統管理意識主要包括:第一,明確管理目標,在班級管理中,管理目標應該包括: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各項內容;在目標制訂中,班主任不僅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而且還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制訂合理的階段性管理目標,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就可以完成,從而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樂趣,可以更好地參與到相應活動中。第二,構建合理的管理組織,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需要直接參與到各項活動中。所以,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成立班級德育工作管理班子,主要包括:班長、團支書等。不僅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管理中,而且還可以人人都接受管理,讓班級管理以更為適合學生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的方式制訂,從根本上提高整個班級管理水平。
結語
初中班級德育中,班主任對學生影響深遠,班主任應該自覺履行自身的育人使命,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觀念,以德為先、強化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并在優化自身職業素養的同時,關注青少年心理與學習、認知規律,積極了解班級學生的個人信息、學習狀態、個性特色,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適宜的教學輔助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入學生中間,為學生服務,實現以德育人的教學目標。此外,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時還應該從自己、學校、學生三方面入手,針對不同的個體制定相應的措施,只有拒絕因循守舊,嘗試新方法、新思想的突破,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學生成長的教學環境,為提高學生的綜合道德素養助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賴玉芬.呵護學生自尊 樹立自身威信——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總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194-195.
[2]張立.初中班主任與學生家長溝通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3]耿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反思[J].文教資料,2019(13):170-171.
[4]胡晉林. 學校吸引家長參與教育的問題及策略研究[D].長春:吉林外國語大學,2019.
[5]龔志文.如何讓學生在角色互換中成長——淺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197-198.
[6]王興運.“帶領學生走過人生十字路口”——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思考[J].教師,2013(30):29.
作者簡介:陸世對(1969—),男,壯族,廣西靖西人,中學一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