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但是從當前的音樂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課堂設計形式不合理,對于學生音樂審美和核心素養的關注程度也不夠,因此整體教學質量不高,影響了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發展。文章以欣賞課《對花》教學為例,較為詳細地闡述和分析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素養為導向的體驗式課堂教學策略,希望對促進音樂教育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關鍵詞:音樂審美;音樂素養;體驗式課堂;欣賞課
在以往的音樂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和家長對于音樂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多數情況下,音樂教學都流于形式,教師也沒有在教學實踐中注重教學方式的優化和改進,因此音樂教學一直停留在較為傳統的水平之上,根本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在這種教學理念之下,學生的音樂審美和音樂素養的培養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1]。所以在平時的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強化學生的體驗性,積極構建學生參與的教學模式,提高音樂教學的實效性。
一、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素養為導向建構體驗式課堂的教學目標
在構建體驗式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聽辨樂器的變化,律動感受樂曲描繪的歡騰熱烈場面和人們愉悅的心情。具體來說,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素養為導向建構體驗式課堂的目標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欣賞鮑元愷《炎黃風情》組曲里的管弦樂《對花》,了解河北民歌“對花”的演唱形式以及人文底蘊,感受樂曲描繪的“對歌”場上歡騰熱烈的場面和人們愉悅的心情,并感受美不勝收的景色[2]。第二,是知識與技能: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深入了解河北民歌的表演形式,并且對于其中的思想情感進行更好的感知,強化學生的主觀感受。
二、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素養為導向建構體驗式課堂的教學流程
1.教學流程設計
在猜花環節
6.5 6 i | 3.5 35 6 - |
歡迎大 家? ?來到 音樂課
5 5 3 2 12 | 5 .7 6 - |
我們? ?今 天來? 猜? 猜花
3.2 12 32 3| 5 .7 6 - :||
這是 什么花?
這樣的教學環節設計,可以讓學生加深對于《對花》的理解,因為處在教育關鍵階段的學生,普遍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如果課堂教學內容生動豐富,就會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過來。但是相反,如果課堂教學形式枯燥單一,并且知識點本身具有較大難度,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此時要想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困難是相當大的。尤其是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要想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構建體驗式課堂,首先應該認真考慮的就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問題。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在音樂素養下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擁有良好的趣味課堂搭建意識,通過豐富多彩的多樣化課堂活動,有效挖掘知識本身的趣味性,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從根本上避免之前注意力不集中,課堂教學效率低的情況發生,為音樂素養和音樂審美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2.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步驟
(1)聆聽演唱版《對花》
師生接唱:春季里來什么花兒開?春季里開的是……
聽演唱版河北民歌《對花》。
(2)聆聽管弦樂《對花》A樂段
①出示作品介紹
②聆聽A樂段,找找對花的旋律出現了幾次?
③看視頻A樂段,音樂中聽到了哪些樂器的聲音?
④聽辨短笛與小提琴“對花”,誰問誰答?模擬演奏樂器表演。
⑤完整聆聽A段,模擬演奏樂器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雙簧管與長笛、短笛與小提琴四種樂器的聽辨,分辨出四種樂器的不同音色特點,在已有的聽覺記憶上加深印象。
(3)聆聽管弦樂《對花》再現樂段
①聽一聽最后樂段重復的是哪一個樂段?(教師播放音頻)
②創編歌詞演唱再現樂段
③介紹管弦樂《對花》結構:三段體(ABA)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音頻,對A樂段和B樂段的學習進行鞏固,A樂段的再現強化了旋律的記憶,在此基礎上創編歌詞,總結了學生本堂課所學,感受三段體的結構,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
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素養為導向建構體驗式課堂的教學方法
體驗式課堂的構建是音樂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師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音樂審美的一個有效途徑,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教學創新意識,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強化學生體驗性與個體感知,提高體驗式課堂的構建效率。從當前的教育發展實踐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不管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還是學習的整個過程,基本都是由教師掌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幾乎都是在教師劃定的軌道上前進的。并且現實情況是,教師往往深諳考試之道,了解考試之中的重點考查對象,因此也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刻意強化考試內容,這也是幫助學生取得良好考試成績的有效途徑。
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過程是機械的,也是被動的,對于教師的依賴心理也在逐漸增強,他們自主學習意識較差,一旦脫離了教師的引導,學生自己就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學習活動。所以要想保證體驗式課堂在音樂教學中起到應有的教育作用,教師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學習意識,積極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學習體驗式教學的相關內容,深入了解體驗式教學方式的內涵,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不能一味地故步自封,要具備良好的教學創新意識,善于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調整,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感受、表現以及創造能力。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由于成長經歷和學習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因此學生的整體素質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具體到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實際應用體驗式教學的時候,既要保證教學符合學生的整體學習特點,又要充分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在實際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的時候,注重觀察學生的個性和共性差別,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方式的優化。也就是說,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全局意識,能夠將各個教學環節串聯起來,將課堂教學活動構建成一個有機整體,讓學生真正走進教師營造的體驗式教學情境之中,更好地體驗學習音樂知識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吳麗娟.從師本說教走向深度體驗——基于核心素養的音樂課堂模式轉變[J].基礎教育參考,2017(15):41-44.
[2]李曉瑋.基于發展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施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40.
作者簡介:朱丹紅(1969—),女,福建廈門人,中級教師,本科,小學音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