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抗
摘 要:高職物流教育與社會實際人才的需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培養出的物流人才難以適應物流行業快速發展的要求。本文通過分析五年制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特色的“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闡明了五年制高職物流專業“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路,并對“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物流專業;三段式;實踐教學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城鎮化進程加快,制造業和服務業水平會進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經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的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雖然目前高職學校培養的物流人才基本上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不能很快的適應相應崗位對專業操作技能的要求。所以,高職物流專業在實踐教學方面要加強,爭取培養出能夠適應企業需求的人才。
目前國內針對實踐教學教育相關的文獻有很多,陳英華(2015)《物流管理專業三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1]分析了校企合作前提下建立和實施的“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鐘香煒(2016)《校企協同的“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2]論述了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問題;付德成(2017)《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3]闡述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三段式”實踐教學的總體框架;曠強軍(2019)《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4]從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設置、實踐教學平臺構建以及實踐教學形式的應用等方面提出了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策略。綜觀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文獻資料,國內關于實踐教學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如何加強校企合作或學生實習管理方面,而這些方面很多學校已經做得很成熟。
2.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存在問題
2.1物流實踐教學軟硬件投入缺乏
根據抽樣調查發現,70%學校的物流管理專業物設備數量缺乏或運行效果不好,再加上軟件缺乏或功能不全,以致實現物流的實訓流程。很多高職物流專業由于缺乏資金投入,很多實踐課程無法開展,學生只能在課堂里面學習理論知識,沒有辦法通過設備和軟件來模擬企業流程,這樣會導致教學效果差。
2.2缺乏崗位綜合能力的培養
物流專業的職業教育不能脫離高職教育的性質,在課程設置上既要突出職業性,更要遵循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本位。職業性主要針對崗位設置課程,比如現代倉儲管理實務、單證操作實務、快遞實務、采購實務等,這些課程缺乏物流職業技能的訓練,更不能滿足未來物流從業人員崗位綜合能力的需求,如崗位綜合業務能力、職業拓展能力等。
2.3課程設置的缺乏模塊化
課程的模塊化就是根企業所確定的工作崗位和工作要求,相關單元組合成統一模塊,不同模塊組合成不同目標的課程,將所需要的知識按內在邏輯關系整理成相對獨立的知識單元,以崗位能力的形成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5]。物流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沒有充分借鑒“寬基礎、活模塊”課程模式,學校學習的模塊部分沒有聘請企業相關人員授課,專業老師到企業實踐流于形式,實踐技能沒有得到提升,模塊體系的授課能力缺乏。
2.4核心課程與項目課程的沒有充分融合
核心課程包括專業基礎素質課程和職業拓展能力課程等;項目課程包括職業核心能力課程、綜合崗位操作能力課程、綜合職業素養能力課程、畢業設計等。在課程設置的時候,沒有考慮核心課程與項目課程的銜接和融合問題,沒有保證學生學習的連貫性。
3.“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3.1搭建校企合作平臺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關鍵,校企合作可以實現企業和學校的資源共享,企業可以獲得所需要的人才,學校可以從企業那里獲得實訓實習的場所,雙方可以深入廣泛的開展合作,從而最終實現雙贏。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物流專業通過牽頭成立物流職教集團、引起入校等方式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為我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崗位,為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搭建了平臺。通過平臺,企業和我校在專業建設上采取了廣泛深入的合作,例如邀請企業專家建立物流專業委員會、邀請企業專家進行教學、引入企業內訓教材、引入實體化的企業等,這些有利于學生技能的培養和提高。
3.2實訓室建設
實訓室是學生實習實訓的基礎,物流實訓設備的先進程度和多少直接關系到學生實習實踐的效果。所以要提高學生的物流專業技能水平,物流專業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建設一些實訓場所和實訓中心。例如學校建立物流供應鏈規劃中心、物流3D配送實訓中心和現代倉儲實訓中心,購買一些實訓所需要的教學設備,如叉車、堆高機、分揀設備等,這些可以滿足學生實習實訓的需求,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3.3設置“三段式”人才培養計劃
“三段式”人才培養計劃指按照高職物流專業的職業能力體系設置三個階段的培養體系。每個階段的體系包括能力素質要求和按照能力素質要求配置的公共課程、基礎課程、核心課程或項目課程。如表1所示。“三段式”培養計劃是在尊重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教育實踐所設置的。項目課程主要在工學合作的企業中實施,但各區域物流行業發展現狀以及合作企業類型不同,具體采用時,需要合理調整項目課程。
3.4實施“三段式”實踐教學
“三段式”實踐教學指按照高職物流專業的職業能力體系設置三個階段的培養體系,循序漸進地培養物流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努力實現學生專業技能與企業用人需求的零對接。“三段式”實踐教學由低到高的展開培養,實踐教學實施分三個層次,行業認知實訓、綜合崗位技能實訓和企業實習,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實踐教學方式,如圖1所示。
3.4.1行業認知階段
行業認知階段主要通過感知物流實訓和情景教學來實現,選擇具有可展示性和代表性的生產型流通型企業和服務型企業為認知對象,組織學生就近參觀學習。
3.4.2綜合崗位技能實訓階段
首先,將物流管理專業的崗位群劃分為企業物流、倉儲配送、國際物流等不同的模塊,利用學校的教學軟件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逐次變化崗位角色,熟悉崗位工作職責和內容,完成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其次,采取校企深度合作方式進行授課,充分發揮物流企業在我校實踐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學校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聘請富有實踐經驗的高層次業務骨干及管理人員擔任兼職物流實踐指導教師,成立物流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共同開發物流實踐課程,完成學生綜合崗位技能訓練。
3.4.3頂崗實習階段
首先實習企業安排學生實行輪崗制度,讓每個學生都在物流崗位上充分鍛煉,學生完成實習報告,提高自己技能和能力。其次,進行校內崗位資源開發,開發的崗位供學生進行頂崗實習。
3.5配套實訓教材開發
實訓教材是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完成的,以培養職業技能為出發點,根據企業的崗位運作流程來設置內容。學校在實訓教材開發的上可以在獲得企業的同意下,把企業工作流程轉換成學校的實訓流程,收集資料的方式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配套實訓教材的開發要有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要能夠滿足新職業、新技術、新設備等對物流專業畢業生知識和技能的需要,并伴隨經濟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改進配套教材的開發要與職業資格標準相結合。
4.小結
“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循序漸進開展物流專業課程的教學,由基礎技能的培養逐漸為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的培養,使學校的教育能夠適應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最終通過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具有良好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崗位過渡。
[參考文獻]
[1]陳英華.物流管理專業三位一體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02):111:-112.
[2]鐘香煒.校企協同的“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美術教育研究.2016(05):112-113.
[3]付德成.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三段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7(09):145.
[4]曠強軍.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J].納稅.2019(11):205.
[5]張敏.“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旅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5).
(作者單位: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蘇州 2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