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深入,現今的教育已經從原始的“以知識為本”轉變為注重學生綜合發展的新境界,尤其是在核心素養培養指示發布以來,如何提升學生的根本素養已經成為了當前教師群體普遍探討的問題。從農村初中語文的課內外閱讀教學情況來看,相對于城市的初中,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資源以及教學媒介較少,這也使得其在具體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上稍顯不足。面對這種局面,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結合現有資源,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滿足學生課內外閱讀的教育需求,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根本任務。本文從實際角度出發,首先闡述了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再結合筆者的一些教學經驗與思考,談一談基于核心素養的農村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6-0095-01
【本文著錄格式】何煥鈴.基于核心素養的農村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20,19(16):95,97.
一、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初中階段,是落實學生閱讀素養培養的關鍵階段,而想要實現這個階段的有效教育,教師的引導性作用是不能夠忽視的。從事實際教學角度來說,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往往將其當作是一種教學任務,這也使得在平時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知識的理論性,并將一些總結好的閱讀經驗傳授給學生,而這種做法并沒有產生較為良好的引導性作用,由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缺少自身的主體思考,其教學往往也以失敗告終。閱讀,是豐富學生精神世界,提高他們審美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關鍵,針對初中生的閱讀教學,并不是讓他們了解閱讀資料的內容即可,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讓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為他們的自主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主動走入到閱讀中,并將其內涵與自身的觀念進行比較,進而實現內化,促使自身得到發展。
二、核心素養的農村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策略
(一)以課堂為陣地,引導學生學會閱讀
1.享受閱讀的快樂,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一方面是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會擁有閱讀的主動性。另一方面,興趣也為學生深入了解閱讀的本質打下基礎,而這也與學生良好的閱讀素養養成有著重要的關系。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從課內的閱讀出發。在初中語文的課文中擁有著大量的佳作,其不僅文情并茂,同時也具有豐富的內涵性。教師應當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文章的“美”,讓學生將閱讀看成是一種對于“美”的體驗,這樣學生在閱讀中就不會產生“任務式”的抵觸感。如在《背影》《我的母親》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親情“美”的角度進行體驗。在《春》《濟南的冬天》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從自然“美”的角度進行體驗。這些課文本質上是喚起學生心中情感認同的,學生的情感達到一定程度時,他們的興趣自然就會發生。如在《背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父愛的角度入手,或是讓學生先說一說自己與父親之間的快樂往事,或是將一些有關父愛的電影片段剪輯成一個視頻,在課前導入的過程中通過播放視頻來烘托課堂的情感,這些可以讓學生產生情感認同,并對閱讀材料產生更多的興趣。
2.明確閱讀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閱讀教學也是如此,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更是如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去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并以此來提升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與主體性。比如不管是要閱讀一本書還是要閱讀一篇文章,學生都要從題目的角度出發,并為自己提出若干個問題。如在《背影》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提出一些有關標題的問題。如“誰的背影,背影是否是影射某些事物,背影的主人是否是主人公”。這些問題的提出,一方面加深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閱讀主旨。此外,在平時的閱讀中,教師也要關注學生傳統的閱讀技巧。比如瀏覽、粗讀、細讀、精讀等,應當對學生進行一些有深度的訓練,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夠得到提升。
(二)重視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與延伸
1.重視課內外閱讀的“橫向”銜接與延伸
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閱讀的“橫向延伸”。一般來說,這種橫向延伸類似于群文閱讀的模式,只不過學生所需要閱讀的材料主要是以課外閱讀為主的。同時,這里的“橫向”主要指代的是閱讀內容的類似性。比如在教學《土地的誓言》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準備《我愛這土地》,在讓學生感受兩種不同創作文筆的基礎上,體會人們對于土地的熱愛。這種橫向的延續,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思想體驗,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從更為客觀的角度審視人們對于同一主題的不同發揮,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力。像這樣的橫向延續還可以是在閱讀《送東陽馬生序》后,教師就可以引出《黃生借書說》,在教學《觀舞記》后教師可以引出《看戲》。
2.重視課內外閱讀的“縱向”銜接與延伸
縱向銜接與延伸,主要是針對一些篇幅較長的名著選文。比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不少課文是節選于一些名著的。這些節選,大多是選擇名著中比較精彩或是具有較多內涵的片段。教師在教學這些節選之后,完全可以將其與名著進行銜接,延續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名著中尋找更多的答案。比如在教學《荒島余生》后,教師可以將課文沒有提到的內容進行補充,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進行追問時,教師就可以引出這篇名著,學生也樂于進行閱讀。
(三)重視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1.實現個性化閱讀,給語文學習更廣闊的天地
閱讀應該是一種開放性閱讀,正像周汝昌先生說的那樣:“讀書給自己劃一個太嚴太狹的圈子,并不一定即是良策?!弊鳛檎Z文教師,要尊重學生閱讀自由,在一定范圍內尊重學生的閱讀選擇。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閱讀的興趣是不一樣的。只要是有益的東西,就要鼓勵學生讀。老師、家長不要太多地干預學生,讓他們自主選擇,愉快地讀,津津有味地讀,盡情體味自由閱讀的樂趣,收益會更大。當然個性化閱讀,并不是說教師完全放手,而是一開始就要教給學生辨別是非美丑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我選擇的能力,引導學生挑選有益讀物,使課外閱讀能走上正確的軌道。
2.制定措施,抓好落實,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
為了保證課外閱讀的質量,必須加強課外閱讀的管理,向學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幫助學生制訂相應的課外閱讀措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滿足學生閱讀方面的需求。當然受限于物質資源,農村的初中閱讀定然不會像城市初中的課外閱讀那么順利,因此教師還要結合更多的手段,滿足學生的閱讀。比如教師與學校可以購買一些正版的TXT或是PDF格式的電子圖書,并將閱讀與計算機課相融合,定期為學生開展一些閱讀的實踐,這可以有效解決傳統物質資源不夠豐富的問題。此外在實際指導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培養他們獨立閱讀的習慣,如有序閱讀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等。還要開展一些讀書筆記展覽、名著閱讀交流會、讀書征文等活動,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
三、結語
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偏廢哪一方,對閱讀教學都是不利的。語文教學絕對不能囿于課本,既要以本為“本”,又要努力跳出課本這一窠臼,讓學生在自由的天空下盡情閱讀,這樣才能夠開闊視野,陶冶性情,積累精華,博采眾長,閱讀能力就會得到提高,語文教學才能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劉淑禎.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5).
[2]劉念.淺談初中語文課內外銜接的閱讀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