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偉
【內容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不僅需要積極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相應的,也需要對考試制度和考試內容進行改革,這是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有效展示教學成效高低,為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提供依據。本文主要概述了“三位一體”考試改革的內涵、實施考試改革的意義,提出了“三位一體”考試改革的實施細則,為初中政治、歷史考試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 三位一體? 考試改革
引言
“三位一體”考試改革是新時期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過程,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價值觀養成時期,政治課程與歷史課程的學習,可以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通過科學的考試制度,可以強化知識的反哺作用,減少學生的學業壓力,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真正的樂趣,促進其全面發展。
一、“三位一體”考試改革的內涵
“三位一體”考試改革基于開放理念、能力養成以及評價等級運用為主的新型考試制度,實現了考試形式的開放性、內容的能力化與結果評價等級的統一性。開放性主要是指考試形式由原來的閉卷考試的形式逐漸向閉卷和開卷考試過渡;內容的能力化主要指考試題目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學科能力,應用型和能力型的題型占據比較大的比重,增設了表達不同看法的開放性題目;評級等級的應用是以等級逐漸取代過去的百分制,經過三個不同等級的評價,綜合得出最終的評價結果,進一步體現了評價制度的公允性。
二、實施考試改革的意義
當前,我國初中歷史與政治學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與素質教育理念相違背的教育方式,強調學生背誦已經總結好的條條框框,在考試時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卷面成績,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①。這種方式非常片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基礎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學科素養以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這種方式最終沒有將系統化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學生只記得一些零碎的知識片段,沒有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使得學生很難在今后的學習中提升知識的應用能力。這為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負擔,壓抑了學生思維和創造力,不利于學科的深入學習。“三位一體”考試改革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來的,它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創新精神,提升實踐能力,有效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升學壓力,健全學生人格,助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三位一體”考試改革的實施細則
1.命題方面
就命題而言,需要結合考試形式進行具體說明。“三位一體”考試改革要求考試形式需要開卷與閉卷相結合。閉卷考試是不允許學生翻閱學科資料的,命題內容大部分涉及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覆蓋范圍較廣,考查學生較低層次的知識再現能力。閉卷考試的題型多為客觀題,比如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等。開卷考試是允許翻閱學科資料的,命題內容比較活躍,沒有固定答案,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科水平和知識的再創新能力,將思想教育包含在知識的考查中。命題時,需要在不超出教材大綱知識的前提下,結合當前社會的熱點,設置新的情景或者創新問題的問法,讓學生綜合學習過的知識,寫出自己的見解。因此,開卷考試題型多為觀察、分析、歸納、總結以及創新等為主,考查學生學科的綜合水平,知識創新和再現能力較高②。
2.監考方面
考試時間一般為60到90分鐘,以60分鐘為例,監考時分兩個階段。前二十分鐘為閉卷開始,后四十分鐘為開卷,由教師統一發放閉卷試題和開卷試題。閉卷考試時,要求學生將教材等資料放在書桌內,二十分鐘后由教師按照序號收齊閉卷試題,提醒學生繼續做開卷部分的試題,可以將教材等學科資料拿出來翻找相關知識點。不管是閉卷還是開卷,教師必須要求學生獨立作答,嚴禁前后左右互相商討。考試結束后,教師收齊試卷,將閉卷試題與開卷試題分開裝訂。
3.閱卷方面
閱卷時,閉卷試題的答案是客觀題型,多為固定答案,這里不具體說明。開卷試題在閱卷時,需要遵循三個評級標準進行③。第一個標準,釋意正確,即解答時所舉出的例子或者說出的觀點有理有據,符合事實,且敘述邏輯清晰;第二標準,釋意基本正確,舉例較為妥帖,與史實或事實較為吻合,表達基本順暢;最后,釋意不清楚或者不準確,舉例不恰當,與史實或事實不符,表達上邏輯不通,語句不順。結合這三個基本評閱標準,對學生作答的主觀題進行評價,為學生提出客觀性的評價。
結語
總之,“三位一體”考試改革從長遠看是非常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且需要教師在知識體系上具有較強的粘合性,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開卷考試會讓學生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認為開卷考試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在書上總能找到答案,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提醒學生,開卷考試的意義所在,讓學生對開卷考試有一個理性客觀的認識,端正學習態度。
【注釋】
① 厲鷗. 初中思想品德課“小品式教學法”探究[D]. 云南師范大學,2017.
② 崔麗. 初中思想品德課開卷考試發展與對策研究[D]. 河南大學,2013.
③ 羅薇. 提高初中歷史課程改革效果的對策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深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