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玲
【摘要】高中政治不同于初中,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在進一步提升,更加注重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提高政治素養,形成獨立的政治思想,對我們所處的政治生活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而時政資源的合理運用是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的手段,教師要有創設情景的能力,融和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更好掌握知識。基于此,本文對時事政治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作了分析。
【關鍵詞】時事政治;多媒體技術;時效性
高中是學生自我意識生成的關鍵時期,要在政治教學中實現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目標,時政資源的引入就顯得很有必要,課本知識遠不能滿足學生對政治國情知識方面的需求。在政治課堂穿插時政新聞,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緊跟教師步伐,還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相關案例知識,激發學生的自我求知欲,拓寬視野,在不斷變化的國內外時局前,形成自己的政治意識,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全面客觀地看待國際政治問題。
一、合理選取時事政治案例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時事政治案例的選取要有講究,不能一味胡亂貫通像新聞播報一般。首先,要以教學內容為根據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在這基礎上選擇最恰當的時政案例,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掌握要點,鍛煉解決實際政治問題的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果還是堅守傳統的教學灌輸,學生只是簡單的識記課本,沒有對應的案例的儲備,對教材的內容就無法產生進一步的理解。因此,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熟練操作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專業素養能力,在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在理解政治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自由地在生活中加以運用。例如,在學習政府的職能這一框題的內容時,就可以選取當地政府具體行使權利,服務人民的時政內容,明確政府職能的內涵,體會自己所享受到的政府服務,對所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運用時事案例進行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積極了解周圍發生的事情,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時效性。
二、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相融合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也更多地融入課堂教學中,而多媒體技術是課堂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其可操作性、實用性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接受與認可。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讓教師對時事政治案例搜集更具時效性,利用網絡及時將各種教學資源引入到課程教學中,充實教學內容。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將教師收集整理的成果更完好地在課堂上展示,能使講解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具有時效性。通過互聯網信息資源,學生能輕松地了解到國內外發生的政治事件,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與我們的課本理論相關聯,用具體的事例解析課本知識點,使政治學習更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世界多極化趨勢這一框題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搜集有關國際政局變遷的教學視頻,有助于學生更好理解和掌握國際關系以及世界格局的變化,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在判斷和解決時事政治問題時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三、情境式政治內容教學
高中政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但課本知識都相對抽象難懂,而情景式教學在政治課堂上融入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情景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出與其最為契合恰當的場景,以啟發式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在理解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政治教材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目標會提前實現,有些措施會不再適用,所以需要不斷更新,才能與我們的生活接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中國化、行政體制的改革與完善等知識,都是國家領導人在探索中不斷推陳出新的成果。因此,政治課堂的情境創設要講究時事性,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堅定正確的政治態度和立場。情境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師生互動實現對時事政治案例的共同探究,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習效率。
在現階段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更應該以身作則、與時俱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探索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緊跟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步伐,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以保證自己的教學水平層次達到更高。現階段,我們更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僅要懂課本知識,還要更會運用知識。政治理論知識只有聯系運用于現實生活中,才具有學習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學生為主體,去啟發引導他們自主探究,及時了解相關的時事案例資源,拓寬政治視野,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使他們的政治素養得到更好的鍛煉與提升。
參考文獻:
[1]格瑪初.探討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作用[J].教學研究,2020(6):49-50.
[2]張家豪.淺議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時事政治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1):70.
[3]周洪槿.基于人才培養的高中時事政治教學研究[J].德育與成才研究,? 2019(29):19-20.
[4]羅華蓮.基于信息技術的高中政治時事教學探究[J].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2019: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