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的人對于一個好的班主任、好的老師的理解是不同,甚至是矛盾的。從我的角度出發(fā),說真的,我對班主任的理解還是不清不楚的,我做班主任的時候就好像在滿足各方需求的同時偶爾偷偷夾帶一點自己私貨。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教育;專門學校;《論語·學而篇》
我做過四年的普通高中教師,三年班主任。三年班主任,每一屆都還記憶猶新,想到哪一個學生,總能夠想到一兩件關于他的事,有時候會嘴角微微一笑,心想這是我教的學生,有時候眉頭一皺,會有點懊悔,如果當初換一種教育方法會不會更好。做班主任就是這樣,你付出了多少,就會收獲多少回憶,或美麗,或糟糕,但是無一不會追著你,改變你。
現(xiàn)在這些學生有時候有的遇到問題還會來問我,或學習,或工作甚至有時候包括生活,就好像我是他們值得信任的一個朋友,他們稱我為國民,但離校后的他們最近越來越叫我老師,甚至班主任。有時候也會有學生來看看我,一起吃吃飯,看看電影,聊聊天,談談各種問題,有時候他們還會和我聊到讀什么書,并且還推薦給我,說我很落伍。
什么是成功的班主任,從不同人的視角,會有不同的定義。從學校的角度來看,你管理的越到位,越不出問題,最好能出成績,這個班主任算是不錯的;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你越關心他,越能給他自由,但同時又能使他學習各方面變得更好,你既要是他的朋友,也要是嚴師但又不能讓他感覺出你的嚴厲,做到這些,你算是他心目中的好老師,好班主任;從家長的角度來看,你要讓他的孩子聽話,滿意,沒有怨言,同時最關鍵的是,要讓他的孩子學有所成,同時不能有任何品行上的問題,否則那是你教育無方……
為了學生開心我和他們做朋友,一起踢球、吃飯、聊天、看電影、玩,就像他們的玩伴;為了學校滿意,我要讓他們把班里班外的衛(wèi)生弄好,預防和處理各種違反學校規(guī)定的行為,最關鍵的是要讓他們專注的做很多的題,使他們的成績和其他班比起來顯得優(yōu)秀,這樣我才能保住自己班主任的位置;為了使家長放心,你要不厭其煩的跟他們解釋,學習是怎么一回事?他的孩子為什么就是考不好?為什么父母在教育上做出的很多努力都是無用功,甚至是搗亂?
我的愿望是希望我的學生能夠愛上運動,尤其是踢足球,因為我愛踢足球;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喜歡安靜的讀一些有價值的書,能夠有點獨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一方面我自己比較喜歡讀書,另一方面我希望我和他們的對話更有趣味和深度,因為只有深刻的思想才會源遠流長,你對他的好與不好,真的像過往的云煙,總會消散;當然我還希望他們能夠考試優(yōu)秀,因為這是我能夠繼續(xù)做他們班主任的主要原因。
總結班主任工作經驗暫時有以下三條:
第一,做老師最不應該就是真的把自己當成老師,老是以教育他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老師很想教,學生很愿意學,這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但更多的是有時候你很想教育某個學生,想讓他好好學習什么的,可是他不愿意,沒在狀態(tài),我們要放平心態(tài),允許這種情況的存在,說不定他在其他領域以后有前途,說不定他就很享受做一個平凡的人。所以我的班級里面一般不設具體的班規(guī),老師也沒有什么具體處罰學生的權利。我們有一個性格比較好的班長,他是班級輿論的導向,是班級的一扇門面,沒有具體的工作任務,偶爾負責和班主任對話。我們有各個科目成績最優(yōu)秀的課代表,課代表負責自己努力學習給大家做好榜樣,也沒有具體的事責,偶爾負責和科任老師對話溝通。如果遇到任務或問題,班主任講故事,同學們一起努力,不超過一百人的團隊,通過講故事是可以將大家很好的團結在一起的,訂立具體的規(guī)則反而有辱各位的智商和感情。
第二,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師傅帶徒弟方式,只有比較親密的關系,才能夠發(fā)揮教育的潛移默化作用。所以沒有外人在的時候學生一般不叫我老師,而直接叫名字,好像不是很尊敬,其實是內心里比較認同。你要讓學生有這種自然輕松的人際關系,他才能表現(xiàn)出真實的自我,也只有真實的狀態(tài),教育的基礎信任也才能建立。有的老師認為做班主任應該“剛柔并濟”,我覺得只要柔就好了,而且要越來越柔。但是柔不是一味的妥協(xié)讓步,柔是我們做老師在學生面前的一個大致模樣。
第三,承認自己的不完美,老師大部分時候說的話是對的,但要敢于承認有時候也會犯錯誤,允許學生來批評。老師的威望不是老師這個身份給予的,也不是因為老師永遠是對的決定的。我們班每一個學生都在內心里都有點瞧不起我,因為有時候我會犯一些很明顯的錯誤,然后他們就馬上指出來,一開始我還辯解,但是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真的錯了,于是給大家道歉,進行深刻的自我批評和改正。學生們就會覺得很開心,指出了老師的錯誤,更開心的是老師竟然承認了,還給他們道歉。孔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意思就是說,我一有錯誤,人們就知道了,我感到很幸運,說明我這個人還是不錯的。所以學生愿意指出你的錯誤,幫助你改變是你成功的一種表現(xiàn)。
參考文獻:
[1]耿瑜.感悟班主任工作藝術[J].思想理論教育.新德育 下半月.行動,2007.1
[2]何帆.大局觀-真實世界中的經濟學思維[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8
[3]孔子.論語[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
張國民(1989年—),男,廣州市新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