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磊
摘 要:社會保險制度是國家一項重要保障制度,企業社會保險工作關系到企業每位員工的切身利益,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國有建筑企業具有人員工作地域廣、流動性大、參保地多的特點,出現了同一企業各參保地社會保險存在差異等問題,這對社會保險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對國有建筑企業社會保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管理難點進行分析,并闡述做好社會保險工作的管理思路。
關鍵詞:國有建筑企業;社會保險工作;問題;難點;管理思路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加快,國有建筑企業逐漸形成了以省市為中心區域化集中管理的模式,同一企業面對不同省市的社會保險政策、業務經辦管理要求,其社會保險工作管理中的問題也逐漸顯現,這對企業在社會保險管理工作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保險具有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構成相對復雜的特點,本文以中鐵建工集團上海分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分公司”)社會保險工作為參考,就如何做好企業社會保險工作、確保企業員工利益進行闡述和分析,同時對社會保險管理工作進行思考。
一、社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一)對社會保險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
企業對社會保險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不足,政策宣貫不到位,員工自身也對社會保險認識不足,認為每月繳納的社會保險減少了自己的收入,造成員工因政策差異、業務跟進不及時而無法享受自身合法權益。
(二)企業社會保險工作人員流動頻繁,缺少專業人才
社會保險管理崗位員工,因個人職業發展受限、待遇不高等原因,對企業社會保險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穩定性差。社會保險工作是一個延續性、政策性強的工作,人員要相對穩定,自2008年至今,上海分公司從事過社會保險業務的人員9人,其中3人離職,4人轉崗,目前在崗2人都是工作不滿1年的人員,對企業之前的參保情況不了解,也缺乏系統的業務培訓和學習。社會保險管理崗位人員頻繁流動,導致企業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質量不高,業務基礎不扎實,社會保險的保障作用發揮不明顯,影響了企業的信譽,員工的個人利益也受到了損失。
(三)多地參保,管理問題多
上海分公司社會保險賬戶涉及上海、蘇州、南京、南昌4個城市,各參保地社會保險政策、業務流程、操作節點存在差異,往往會造成各地賬戶繳費不及時、異地個人賬戶新建停繳銜接不及時、繳費基數上下限核定偏差、錄入信息錯誤等情況,各參保地因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其退休待遇、醫療待遇存在差別,這也是造成企業在社會保險管理中出現較多問題的因素。
二、做好國有企業社會保險工作的對策
(一)重視社保管理工作,加強政策宣傳
社會保險管理工作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廣大員工利益密切相關,企業領導人員要高度重視,加強國家社會保險政策的學習,認識到社會保險工作對于員工穩定、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加大對社會保險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充分發揮社會保險的穩定器作用,通過社會保險工作幫助員工解決養老、就醫、購房等后顧之憂,不斷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和滿意度,助力企業穩定、快速發展;二是加強社會保險宣傳工作,進一步提高企業領導和員工對社會保險工作的認同度、參與度和支持度,充分利用公司OA辦公平臺、企業微信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宣傳活動,及時發布和更新與員工息息相關的社會保險政策,解答員工疑問,解決存在的問題,以此得到員工的理解和支持,使社會保險工作深入基層,惠及員工,體現社會保險工作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完善社會保險管理崗位體系建設,加強業務培訓
高效的社會保險工作,必須要有一支業務能力強、個人素質高、具有較強責任心的社會保險管理隊伍。首先,設立科學合理的工作崗位,建立“雙通道”機制,讓從事社會保險管理的工作員工在管理通道受到限制時,轉到專業通道發展,通過個人技能的不斷提升和經驗的積累,成為社會保險管理方面的專家,實現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雙贏;其次,強化業務培訓,提高人員綜合素質,增強人員業務能力。對社會保險管理崗位人員,根據不同崗位,采取不同的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對于管理人員側重理論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培訓,對于基層經辦人員側重社會保險業務基本知識和實操能力的培訓,以滿足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要求。通過職級體系和業務培訓,對社會保險從業人員的職業發展、薪酬待遇進行明確,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穩定社會保險管理人員隊伍,減少人員流失,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強異地賬戶統籌管理,關注操作時點
上海分公司的社會保險管理涉及4個省市,在社會保險政策和業務辦理時點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管理過程中,要積極與各地方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聯系,掌握當地政策,熟悉當地各業務期的時間節點,并及時了解業務辦理流程變化;其次,要將社會保險管理工作責任落實到人,結合企業實際建立社會保險管理工作機制,并制定相應管理流程及考核標準,確保社會保險管理有序、可控。
三、對國有建筑企業社會保險工作的思考
國有企業創立時間長,人員多,各個時期都存在多多少少的遺留問題,而社會保險從企業內部自管到移交社會統一管理,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遺留問題,目前從事社會保險管理的人員要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維護企業信譽,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對此,企業必須重視社會保險工作。對于社會保險工作,筆者概括出5個字:“凡”“繁”“翻”“重”“重”。
(一)“凡”
社會保險管理工作是服務型管理崗位,非常平凡、普通,工作默默無聞,也不會創造出什么轟轟烈烈的業績,業務操作按政策執行,對接的是各地社會保險管理中心、公積金管理中心,對內是企業廣大職工。
(二)“繁”
首先是業務版塊多,有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補充醫療、公積金、企業年金等,且它們相互存在關聯。其次是對應的事情多,社會保險工作業務辦理是批量的,遇到問題是單個的,一人一事,有多少人就可能有多少事情。
(三)“翻”
個人社會保險參保賬戶在1998年全面實行,在這之前,各地建保時間、社會保險政策都不盡相同,我們面對將要退休的職工,工齡都在30年以上,他們可能有上山下鄉經歷、單位之間調動、參保地變化等眾多情況,所以,我們要“翻”,“翻”以前國家和企業的社會保險政策文件,“翻”以前的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憑證),有時還要查找20、30年之前的相關資料。對于國有企業從事社會保險管理的工作人員都要往前“翻”。
(四)“重”(chóng)和“重”(zhòng)
首先說“重”(chóng),社會保障工作具有業務的周期性和操作的重復性,每年固定的基數調整,每個月固定的各類保險的繳費、個人賬戶建銷等,這些都是周期性、重復性的日常工作;其次說“重”(zhòng),社會保險體系作為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職工利益與企業利益緊密結合起來,對保障員工權益、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貢獻值、促進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實現企業與員工雙贏的目標。
四、結語
本文對國有建筑企業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對國有建筑企業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進行了總結。國有建筑企業應加大對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斷完善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制度,確保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快速、穩定、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宏.闡述國有企業中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J].現代經濟信息,2015(1):31.
[2]石容文.淺析企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2017(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