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賢
摘 要:中職電子專業應該加強實訓教學,根據自身實際,引入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改革傳統的實訓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提高實訓教學效果。本文主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從創設完善的實訓教學規劃、優化實訓技能課程的設置、豐富實訓教學和完善評價三個方面進行探索,以期為相關學校和教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職業學校;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教學模式
電子技術專業是中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專業,對于現代社會發展,國家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具有重要意義,傳統上很多中職學校不太注重實訓教學,或者缺乏實訓基地和實訓設備。在國家加強對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的背景下,學校應該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教師應該將實訓教學充分重視起來,改革傳統落后的實訓教學方式。
一、創設完善的實訓教學規劃
中等職業學校電子技術實訓教學中,改革和創新實訓教學方式,首先應該創設與理論教學相適應的,能夠更好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實訓教學規劃。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地區的不同中等職業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實訓總體規劃,基本操作技能實訓規劃,綜合性實操規劃,技能證書實訓規劃等。
在創設完善的實訓教學規劃中,還應該規劃好電子專業產教結合模式。中等職業學校的管理人員和相關專業教師應該通力合作,轉變過去低效的產教結合模式,采用訂單式,直輸式的培養方式,從而讓學生更好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一般產教結合模式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以能力為本突出實踐性,提高學生適應能力,結合就業市場情況培養標準化人才。
二、優化實訓技能課程的設置
在中等職業電子技術實訓教學中,由于教材需要經過審核、試用等流程,所以具有滯后性,因此教師應該靈活選用教材內容,根據現代社會的需要,以及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內容,全面優化實訓課程的設置,從而更好地提高實訓技能課程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掌握更新,更全的技能,以此適合社會工作的需要。
一般而言,學校應該設置電子技術基礎,電子技能實訓,電子CAD,整機裝配和修理等相關的課程,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和重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相關崗位的實際需要,引入實際生產中的各種案例,運用案例教學法展開教學,模擬相關實際場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循序漸進中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職學校和相關教師可以將電子技術專業實訓課程設置成三個部分,分別是基礎技能,基本電路,綜合應用:在基本技能中又可以分為電子儀器的使用,電子元器件的檢測和識別,電路板焊接等;在基本電路模塊中,主要是指導學生制作單元電路,比如低頻功率放大器,單穩態觸發器,共射放大電路等;在綜合應用模塊中,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電子產品的裝配與焊接工藝,電子產品的檢測等。在具體實施中,教師應該加強基本技能方面的教學,并運用任務驅動法指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電路,綜合應用的技能。
三、豐富實訓教學和完善評價
在職業學校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改革中,教師還應該豐富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選擇一些更加適合學生學習,更加適合學生掌握技能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動腦和動手,這樣才能改變傳統低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實訓教學的有效性。學生有興趣動手很重要,2016年,筆者帶領學生設計、制作的“危險區域闖入預警系統”獲得國家專利,2018年,筆者帶領學生設計、制作的“一種多功能電磁實驗儀”獲得國家專利;2019年,筆者和學生一起設計制作“一種調幅定頻接收系統”。接收能力比著名品牌的接收機要好,獲得國家專利。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多動腦,多動手。
一般而言,實訓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教師可以靈活運用這些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電路的制作等,同時還可以運用CAI課件進行生動展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內容。
科學合理的評價模式對于實訓教學培養優秀的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在主要的實訓教學完成之后,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實訓的過程,實訓的結果,實訓的態度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地評價。傳統的評價模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挫傷了學生實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學校和教師應該進行相應改革。一般而言,學校和教師可以落實以下幾項改革:一是每個學期進行一次分評,每個學年進行一次總評,對學生實訓和實習的結果進行綜合考察和評定;二是引入多個評價對象,比如學生實訓的出勤率,實訓的態度,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得情況等,都可以作為評價的對象;三是有效對職業技能競賽進行評價,采用量化評價方式,按照市級、省級和國家級等進行打分。
綜上所述,關于職業學校電子技術實訓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中等職業學校相關人員和教師應該通過創設完善的實訓教學規劃,優化實訓技能課程的設置、豐富實訓教學和完善評價等,更好地提高電子技術實訓教學的成果,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職業技能,促進中職學生更好地走向各種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 梁美冰.淺談中等職業學校電子技術實訓教學[J].科技風,2012(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