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立
摘 要:在高職院校教學體系中,實訓教學屬于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實施實踐教學,可以對高職人才進行有效培養,不斷提升高職教學質量與水平。在高職院校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實訓模式,可以充分彰顯出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合理培養高技能型社會人才,逐漸滿足企業的人才缺口[1]。在高職院校機械加工專業中,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實訓模式,可以使高職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熟練掌握相關操作技能。這樣的教育教學模式,可以充分凸顯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特點,從而不斷提高高職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模式
高職院校要想培養出專業型人才,使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就要加強對實用型人才的培養,盡可能地滿足社會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2]。因此,高職院校就要構建合理的培養方案,對其素質、知識和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科學設計,高職院校還要設置一些實踐課堂,注重對學生的實訓教育,使機械加工專業學生逐漸具備較強的實操能力,引導學生對自身專業技能合理運用,可以在未來更好的適應崗位需求。
一、高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模式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一)高職機械加工專業缺乏專業的實訓師資力量
在多數高職院校中,許多學生都不能牢固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所以導致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如果實訓教師不能進行全面細致的知識講解,不能在學生實訓時進行合理指導,就很難使實訓模式教學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導致學生的應用技能很難得到培養[3]。然而在許多高職院校中,其實訓教師相對較少,隨著實訓課程的不斷增加,實訓師資力量不足問題也更加嚴峻。
(二)高職院校的實訓條件不足
當前許多高職院校都比較重視實訓課程,但是實訓課程需要校園具備專業的硬件設施,然而許多高職院校的硬件設施,其要求不能得到完全滿足。尤其是一些機械加工專業的硬件設施,其價格比較昂貴,許多高職院校的資金相對不足,其硬件需求很難得到充分完善。這就導致高職院校實訓課程中缺乏一些比較專業的技能訓練,還有一些高職院校的實訓室環境比較差,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不高。
(三)高職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動機存在一定偏差
雖然高職院校中存在一些想要學習專業技能的學生,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就是混日子,學習不積極,存在比較消極的學習態度,他們在高職院校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拿個文憑。還有許多學生雖然在認真學習,但是他們在實訓課程中,缺乏相對較高的學習能力,不能對理論知識進行合理運用,最終導致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逐漸下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動機仍然需要進一步的轉變。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模式提升策略
(一)注重高職校園實訓教師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完善硬件設施
高職院校由于實訓師資力量不足,導致實訓課程模式教學受到嚴重影響。如果高職院校實訓教師的教學水平不足,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阻礙了學生學習目標得到實現。因此需要高職院校注重實訓教師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定期組織實訓教師參加實訓訓練課程,對實訓教師的實訓教學能力進行合理培養。高職院校還可以組織實訓教師前往優秀院校進修學習,不斷完善自身實訓教學方式。高職院校在進行實訓教學時,還要加強對高質量實訓教師的引進,使高職院校實訓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逐漸提升,提高高職院校師資力量。高職院校要注重實訓課程的資金投入,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如果高職院校的資金比較匱乏,就可以與其他一些企業進行合作,在實際工作環境中有效開展實訓課程。
(二)以相關崗位的要求為實訓教學標準,對教學方法不斷完善
高職院校在開展實訓課程時,要注重以企業對機械加工專業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合理對學生進行培養,教師可以在實訓課程中,引導學生進行銑床加工實訓練習,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一些企業需要機械加工專業畢業生具有一定的編程能力,因此就需要高職院校指導學生進行獨立編程,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有效結合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使學生可以掌握相應的操作技巧。
(三)以企業崗位標準為教學目標,對學生想象力與空間思維進行科學培養
當前多數企事業單位都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還需要他們具備充分的想象力,可以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具有相應的空間思維能力,只有他們具備多種技能,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對事物進行嚴格觀察,具有更高的工作水準。在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時,就需要以相關企業的崗位標準為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優勢,使培訓課程具有更高的實效性。
企事業單位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對專業型操作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就需要高職院校注重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合理開展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模式,有效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逐漸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高職學生可以掌握多種操作技能,為其未來的就業提供更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孫翀翔.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模式探究[J].才智,2018(4):101.
[2] 陳銘.高職機械加工實訓課程開發與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科技風,2019(31):66.
[3] 朱會東.高職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時代農機,2017,44(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