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偉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加之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幼兒的身心也在不斷的發展和提高,幼兒園如何才更加有效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來促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提升幼兒園幼兒體能的整體水平,我園申請了課題《農村幼兒體能實踐研究》,本學期是實踐研究的第一階段,從實踐研究中得出有效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幾點論述。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活動;有效
引言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由此可見,幼兒體育是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怎樣才能更加有效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點進行
1.創設條件,選材適宜
分析本班幼兒的體能情況,做好體育教學活動前的準備,是取得體育活動理想效果的保證。為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在為幼兒準備體育活動器材時力求做到以下三點:
1.1根據幼兒的身體特點和發展水平,提供不同難易程度的活動器材
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先天素質和后天影響,決定了幼兒健康狀況和活動能力等,從而使他們存在了一定的個體差異。因此,我們在為幼兒準備活動器材時要結合幼兒的發展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難度過大的器材,部分幼兒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樂,沒有成就感就會失去活動的動力和興趣。如我園老師上的體育教學活動《愛心運糧》,由于教師沒有為幼兒準備不同高度的跨欄,在老師讓幼兒游戲跨欄的過程中就有?的孩子總是跨不過,無論老師怎么指導,到最后都沒跨過,導致孩子沒有了跨欄的興趣跑到別處玩不跨了。這是我園采取的同課異構的教研課,另外一個老師在上此活動時在選器材上考慮到了孩子的層次性,差異性,就給孩子提供了不同難度的器材,活動結束時孩子都是滿頭大汗,興趣很濃,在跨欄的過程中動作也還比較標準,所以在提供器材上一定要注意滿足不同水平的幼兒選擇,使他們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發展。
1.2根據幼兒心理特點,創造情景,選擇趣味性器材
不同階段幼兒對體育活動有著不同的興趣,小班幼兒對游戲中的動作、角色、情節很感興趣,對游戲的結果不大注意。游戲內容和情節簡單、角色少,全班做同一動作,既是游戲規則,也是游戲的內容。中班幼兒喜歡有情節、有角色、有追捉性的游戲,比較注意游戲的結果。內容、情節、動作、角色比小班復雜,增加了競賽的成份。而大班幼兒喜歡競賽性,動作多、難度大的游戲,這些游戲情節和角色之間的關系更為復雜,需通過一定努力才能取勝,規則更嚴格。所以我們平時根據不同的年齡,選擇不同的內容,科學地安排,科學的選擇器材。器材要符合幼兒的想象、思維和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幼兒對生動、形象的事物最感興趣,他們熱愛小動物,喜歡想象、模仿,向往童話中的世界,因此,在準備幼兒體育活動器材時,要注意其色彩的鮮艷、明快,造型的生動有趣,要用幼兒的眼光來觀看世界。
1.3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變廢為寶,為幼兒提供活動器材
為幼兒準備體育活動的器材時,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能力選擇適合本班的器材,如中班體育活動《我是投彈手》,用旺仔牛奶瓶來做熱身運動瓶罐操,用油瓶插上樹做小樹,用大汽油桶及輪胎當戰壕坦克,這些隨手可得而又豐富多彩的廢舊材料,為我們開展體育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2.體育活動中要重視個別差異
幼兒在體質、能力、健康狀況及對刺激的反應等方面存在著差異,要區別對待體育活動中因材施教尤為重要,如果用劃一的標準作統一的要求,往往使能力強的幼兒感到"吃不飽",提不起興趣;能力較弱的幼兒則"不敢吃",喪失了信心,結果影響了幼兒的充分發展,不能使每個幼兒體驗到滿足和成功,將會出現損傷體弱幼兒的健康,或是對強壯幼兒的鍛煉效果不明顯的現象。因此就無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判斷幼兒的體育活動是否適度,可以采用觀察面色和測試心率的方法,以便于及時掌握和調整。
3.全面構思,精心設計
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主要來自于教師的調動,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激活幼兒思維,激起幼兒情感,激勵幼兒干勁。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慧所說:“教育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由此可見,只有全面構思,精心設計,才能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時,做到鎮定自若,胸有成竹,針對目標,各個擊破,逐步落實,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游戲使原本枯燥、呆板的動作具有了新的含義,幼兒的情緒始終處于積極狀態。
4.豐富的游戲內容和游戲
4.1以游戲形式,激發興趣。
以游戲的方式組織幼兒體育活動,能把幼兒難以理解或枯燥的動作和身體素質練習變成有趣的模仿活動或具體的游戲情節,提高幼兒練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條件下開展活動,并達到增加體質的目的。我們在組織體育活動時,常常用一個游戲把準備活動、新授、結束放松活動貫穿到底,讓幼兒扮演一定的角色,完全進入角色之中,興趣盎然地掌握了基本動作,在情節的不斷變化發展中,達到了適宜的練習密度和運動量,情節、游戲規則等,還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4.2講解示范,形象直觀。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對象是幼兒,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好動、好奇、好勝、好學。但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因而在教學中必須合理運用講解法、示范法,做到精講多練。針對幼兒的特點,講解做到形象化、趣味化、兒童化,語言簡短扼要而有重點,多用比喻有趣的講解,示范力求做到生動、形象、逼真、優美,以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如小班的《小兔運蘿卜》中,讓幼兒學習雙腳夾物向前行進跳。
先采用形象化方法教學,原地練習跳。師:小兔子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生:蹦蹦跳跳真可愛,使幼兒將所學的知識記得清、學得活、情緒高,產生豐富的想象,激發了幼兒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4.3情趣愉悅,發展個性。
在組織幼兒體育活動時,我們還合理地運用集體活動與自由活動相結合,分組活動與個別活動相結合的原則,在活動中給幼兒一點自由支配權利,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情趣,選擇活動器具,開開心心地玩上一陣,既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同時,也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和練習中去。在某些難度較大幼兒不易掌握的動作練習中,給幼兒幾分鐘自由時間,讓他們自由結伴進行互幫互學,可以使他們體會到與他人合作的快樂和自我選擇與自我實現目標的成就感。
總之,體育活動不僅能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增強體質,而且對幼兒的心理發展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不應將發展幼兒基本動作視為最終目的,而要把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時,應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去感知、操作、探索、發現,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要讓活動成為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而不要變成是教師教的過程,同時利用一切契機,發揮教育資源的綜合效能,不斷增加幼兒的活動密度,擴大活動廣度,提高幼兒參與度,使幼兒在增強運動能力的同時,在豐富多樣、積極愉快的體育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從而獲得主體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