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煒
【摘? ?要】? 以德樹人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頭戲,筆者作為一名初中學生處主任,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不僅要全面貫徹教育局和學校領導下達的常規化管理目標,又要督促、指導班主任和學生會干部一起完成德育管理工作,牢固樹立“借規則來引領,用智慧來育人,以創新來優化,憑特色來傳承”的德育教育新理念,為祖國培養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本文拋磚引玉,有待于大家深層次探討。
【關鍵詞】? 指向素養;細化規則;智慧火花;德育工作
在科技高速發展、世界瞬息萬變的今天,學校德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每一個德育工作者只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能培育適應時代需求的優秀人才。筆者作為一名初中學生處主任,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不僅要全面貫徹教育局和學校領導下達的常規化管理目標,又要督促、指導班主任和學生會干部一起完成德育管理工作,牢固樹立“借規則來引領,用智慧來育人,以創新來優化,憑特色來傳承”的德育教育新理念,為祖國培養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一、正確指向素養,彰顯德育內涵
將德育的培養目標指向人才的核心素養是教育精英與一線教師的共識,德育工作的宗旨就是培養道德高尚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和樂于奉獻創新的人。作為一所初級中學的學生處主任,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既要關注教師的專業素養,又要注重學生的長遠發展;其次,注重自身的修心養性,做到笑容陽光、儀表端莊、心理健康、行為得體、心態積極,面對違紀學生做到三不:一不大聲呵斥與挖苦;二不體罰、諷刺;三不情緒失控,循循善誘地引導這些學生深刻反省自己,逐步踏上正規的學校生活。
學校正確的人才觀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但以分數定英雄的風氣愈演愈烈,“學而優則仕”的“人才觀”還是不少教育者的通病。因此,我們只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需求。一般而言,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降低學生出現違紀現象的有效途徑,其關鍵必須要把握好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矛盾,學生違紀千萬不能采取打、罵、諷刺、挖苦等手段來解決問題。譬如:筆者平時經常與違紀的學生舉行促膝談心,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曾記得在2015年的春季,一個臨近畢業的頑皮男生,居然屢次在車棚偷竊其他學生自行車上的比較值錢的零件賤賣出去,當時一些受害的學生及其家長義憤填膺。后來,筆者通過反復回放監控畫面,發現了這個“小毛賊”。經過幾次的約談,他終于認識了自己的嚴重錯誤,并下決心改正。2018年9月10號,我收到了這個學生的一件特殊的禮物——縮放型的“教鞭”,并在信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在您生日的時刻,我只有送你這個‘教鞭,假如當年沒有你的正確引導,也就沒有我的今天;我決心在武漢炮兵院校畢業后,為保衛南海邊疆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可見,只有正確地指向素養,才能彰顯德育內涵。
二、把握細化規則,增強德育實效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假如缺乏規則,社會就不會出現秩序井然的局面。但有了規則,并非代表萬事大吉了。在學校的常規管理的工作中,我們經常聽到班主任如此抱怨:“學校的管理制度如同聾子的耳朵——形同虛設,學生充耳不聞,熟視無睹!”“唉,如今的孩子太不懂文明禮儀和規則了!”“名目繁多的班規不太管用,不少學生依然我行我素!” “德育教育效果太短效了,可謂曇花一現呀!”的確,現實生活中無法回避德育工作中的無奈,學生日常的行為與上墻的制度幾乎脫鉤了,每一個教室里的前方都有非常醒目的《中小學生守則》,可學生偏偏就在教室里時時刻刻違反了這些規則。為了扭轉這一被動局面,筆者對本校“課間不玩危險游戲”這一校規作了“行動指南化”地細化:教室走道你追我趕會磕碰,上下樓梯橫沖直撞真危險,相互拉扯容易摔倒出事故,彈弓刀子好玩不安全……通過規則具體化和制度行動化,本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不小的收獲,最近三年連續被教育局評為“德育教育先進單位”。可見,學校的德育工作只有入腦、入耳、入心,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噴發智慧火花,優化德育過程
趕牛車的人,都想加快前行的速度,但有人打車,車無反應,速度依舊;有人打牛,牛兒提速,車隨牛動。可見,富有智慧的故事能讓人終身受益,“打車”與“打牛”的細節發人深省,尤其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心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現實生活中的萬花筒能催生德育的智慧之花,我們不妨對照上述故事,不難發現學校德育擁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學校德育工作的高耗低效,究其根源是在做無用功,即使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德育工作,也不能提高“紙上談兵式”的教育效果。其實,德育工作中的心動不如行動,只有充分調學生健康成長的動力,才能事半功倍。實踐證明:假如學校德育工作只是泛泛而談的空洞說教,那么,熱熱鬧鬧的形式主義一定是勞而無功的。諸如在父親節要求學生親自動手為爸爸洗一次腳,那幾千個學生同時“洗腳”的壯觀場面如一陣龍卷風,怎能培養出真正孝順父親的人呢?假如在“三八”婦女節,積極開展為媽媽制作賀卡的走過場活動,那怎能教育出真正關愛母親的孝子呢?因此,筆者要求學生平時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主動為父母洗碗、掃地,吃飯時為父母夾菜,經常為父母倒茶、倒洗腳水,當媽媽來到小書房送一只蘋果時,一定要道一聲謝謝……長此以往,學生的心中真正裝著父母,想父母所思,給父母所需,解父母所困,從而讓智慧德育不僅折射出真善美,而且滲透著潤物無聲的德育觀。
總之,學校工作,德育為首;指向素養,以生為本;細化規則,疏堵有道;關注成長,及時應對;富有智慧,激發動力;育人無涯,開拓創新。但愿大家通過努力產生德育智慧,借助創新打造特色學校;學校德育任重道遠,我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