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要】在互聯網持續普及的大背景下,自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地影響到了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這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媒體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探索了新的思政教育方式,以期幫助當代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塑造良好的品質。
【關鍵詞】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自媒體作為新的傳播媒介,已經深入當代大學生的內心,對其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積極推廣并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的新特點有機融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正確分析自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探究自媒體對大學生健康發展的有利方式,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發展。
一、自媒體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一)自媒體對大學生校園生活方式的影響
隨著QQ、微信、支付寶等自媒體平臺移動支付更加便捷,大學生更加依賴于網上消費,這種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大大改變了學生的校園生活方式。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有些學生自控力較差,經常沉溺于網絡游戲中不能自拔,不分時間、場合長時間打手游,更有部分同學在課堂上刷抖音、玩游戲、網淘等等,不僅影響了學習,也影響了正常的課堂秩序。還有的大學生沉迷于網聊,與周圍同學、朋友缺少溝通,長此以往,嚴重影響了學生們的身心健康。
(二)自媒體對大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
自媒體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使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得到了優化,他們可以利用電子圖書館在線借閱書籍、查詢資料、下載資料等,也可以在線跟不同專業層次的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可以說,自媒體的發展豐富了高校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提高了學習效率,但與此同時,一些負面影響也隨之產生。有的大學生養成了依賴網絡的壞習慣,在學習上一遇到困難就上網搜索答案,有些同學甚至不動腦子、直接從網上復制粘貼作業,嚴重影響了學習效果。
(三)自媒體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與傳統媒體相比,大學生們喜歡并且更愿意接受自媒體這樣的表達方式,因為自媒體更加突出了年輕人認可的時尚與個性需求。大學生更喜歡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以及對事情的想法發布到自媒體平臺,也會通過自媒體更多地了解同學、朋友的生活學習情況。但大學生久居校園,對社會了解較少,對很多社會焦點問題也存在疑惑,面對豐富并且繁雜的網絡信息,他們有時候很難分辨事情的正確與否。一些審核不嚴格的不良信息可能會吸引大學生的關注,造成大學生的價值觀歪曲,從而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自媒體的有效性分析
(一) 自媒體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創造了新的機遇
當代大學生接受與使用新事物的能力相對較強,自媒體出現后,許多大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很好地掌握與使用。自媒體的使用提高了思政教育課程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使遇到的問題更為快速和便捷地得到解決,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形式更為豐富。
(二)自媒體促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友好交流
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更為順暢,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討論組等方式來共同討論交流問題,相對于傳統的教學關系而言,學生不再是單純地被動接受信息,也可以作為問題的提出者,對知識的掌握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提高了課堂效率,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三)自媒體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時效性
思政教育作為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有助于修正大學生的行為準則,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借助自媒體平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時效性得到提升,學生們可從自媒體上及時學習最新知識,從而使學習更便捷高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報告[EB/OL].2016-12-08.
[2]宋書現.有關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問題[J].教育理論研究,2018(9):127-129.
[3]譚俊.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分析——以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為例[J].理論觀察,2017(06):121-123.
(作者單位:山東華宇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