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勤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的學科教學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針對初中生物教學而言高效的實驗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從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本文通過深入分析探究就如何進行實驗教學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法;核心素養;教學應用
實驗作為理工科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初中生物學科教學中進行實驗教學法可以實現抽象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進行實驗的動手操作,學生可以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實現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實驗作為理科知識教學的重要形式具有豐富的內涵,主要是指教師利用儀器設備、教學材料依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實驗環節,符合知識探究和獲取的一般途徑,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個人體驗從而獲得直觀生動的學習體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進行學科的自主學習。初中生物作為學生了解動植物生長規律,提升基本的認知課程強化實驗教學需要采取以下兩種積極有效的形式:第一,初中生物的演示實驗,一種簡單高效的教學模式要求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整合生物知識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第二,課堂的學生實驗,借助簡單的設備要求學生進行親身體驗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規范操作。
初中生物學科教學中進行實驗教學法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可以掌握牢固的知識,轉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使得積極性得以全面提升。生物學科作為一門以探究性為主的學科,實驗環節可以把晦澀難懂的生物知識變得形象化和具體化,引導學生關注實驗過程分析實驗結果可以把握知識點強化記憶效果。因此,針對初中階段學生思維活躍和探究興趣強烈的特點展開生物實驗教學法,需要進行精細化的設計激發學生的興趣,依據初中實驗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切實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學效果。
二、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結合生物教學難點設置實驗,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生物的知識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思考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率,融合實驗教學法到初中生物課堂中需要結合學生難以理解的重難點設計問題,把晦澀的生物知識以直觀影響的形式呈現在課堂中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有效凸顯生物實驗教學的重難點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途徑,結合學生生物課堂的參與程度和課堂表現及時調整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規范實驗操作強化知識體驗以合理運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針對初中學生的個性進行探究性的實驗教學,容易激發學生的生物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和思考能力,從而拉近師生關系營造基于師生有效互動的生物課堂。
例如,初中生物內容豐富人體結構和消化系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進行“唾液對淀粉消化作用”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影響消化的因素進行實驗探究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進行實驗教學:要求學生準備兩份完全一樣的淀粉進行對比實驗,一份添加適量的唾液和淀粉混合充分保證發生作用,另一份添加等量的清水也進行混合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現象,初中學生會明確觀察到混合唾液的淀粉被分解了而加入清水的淀粉內心明顯變化,實驗的進行提升了學生的知識體驗有利于加強認知。
(二)廣泛聯系學生具體生活實踐,優化知識應用
實驗作為初中生物一種常見的教學方式理應當在生物教學中廣泛應用,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符合生物知識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生積極性得以提升增強了知識的應用能力。初中生物課程教學中包括的許多內容都是學生實際生活的反應,有效將實驗內容和生活實際進行聯系需要發揮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引導功能,鼓勵學生細心觀察生活有利于基本意識的提升。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法要不斷拓展教學內容,融入學生的生活體驗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進行實驗操作實現了現象和理論的聯系有利于真正提升學生的生物知識理解能力。
例如,在進行初中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生活中對于水果保鮮的基本方式設計探究實驗,從而有效提升學生應用生物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比如針對問題:“請同學們思考,我們在生活中是如何對水果和鮮花進行保鮮的?”,學生會回歸生活進行反思和總結。學生會普遍得出以下幾種方法:第一,用保鮮膜進行保鮮主要原因是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創設一種少氧氣的環境;第二,在冰箱的冷藏進行保鮮核心原因是提供了一種低溫環境水果的呼吸作用減弱,提升了水果的保存時間等,聯系學生的生活使得學生獲得了知識提升了能力。
(三)發揮生物教師教學引導功能,開發演示實驗
具體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環節中進行實驗演示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以生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不斷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科興趣,極大的提升了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生物演示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要求教師準備相關器材、創設實驗情境和整合多媒體資源豐富學生的認知,整個演示實驗要結合問題提問、流程指導和數據的記錄分析進行指導幫助初中學生熟悉生物實驗的一般程序。初中生物課堂演示實驗的教學解決的實驗設備不足和學生難以進行體驗的不足,重視師生互動和問題引導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課程專注程度,知識和實驗的相互滲透使得初中學生的生物學習情感得以優化促進了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初中生物的基本器材操作實驗“顯微鏡的規范使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和課堂顯微鏡的實際演示進行指導提升學生的基本認知。比如教師可以進行如下的演示指導:挑選科學的顯微鏡介紹和操作進行視頻演示,過程中夾雜著簡單的問題要求學生進行思考,“顯微鏡觀察不到物像是怎么回事?”“要觀察的物像不在視野中該如何調整?”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是解決操作問題的關鍵,教師在實際演示中必須要規范操作保護顯微鏡,同時還要把基本操作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行普及提升學生能力。
(四)拓展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模式,進行合作探究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法的有效應用必須要豐富實驗內容采取行之有效實驗模式,基于師生互動和生生合作的實驗模式符合初中生物學科特定,設置具體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教學理念下發展學生能力已經成為核心目標,生物實驗教學中滲透合作探究、知識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拓展實驗教學的深度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因此教師要有效劃分班集體的實驗學習小組使得學習能力高低的學生成為一個小組,具體的實驗探究要符合學生的基本能力和探究欲望,鼓勵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完善實驗方案規范實驗操作,逐步發展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推動合作學習和相互配合意識的提升。
例如,初中生物關于“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內容教學中,講授到“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時,教師可以布置實驗探究任務要求小組成員密切配合按時完成。比如以:請同學們上網查閱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差異和特征,找出分類依據明確劃分標準同時還要熟悉植物的結構、生長習性和價值,任務給定后組長要進行有效的分配使得每一個組員有目標的進行資料搜集,同時及時把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和總結達到共同學習的目標,小組合作探究實驗有利于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
總而言之,當前階段的初中生物學科教學中實驗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應用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深入研究生物教學大綱合理運用實驗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興趣,融合生物知識于實驗探究環節中可以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科素養。
(江蘇省海門市東洲國際學校,江蘇南通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