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星
摘要:品德教育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可以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科,在傳授外語文化的同時,更加應該秉承文化育人的理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關鍵詞:貼近生活;抓住特點;豐富實踐;注重示范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0-0134-01
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將小學英語教學的德育教育提上日程,學生通過受到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受到了公眾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尤其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想要將小學英語教學與德育教育進行有效的融合,需要在課程開展的方方面面進行德育教育因素的有效滲透。本文首先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學現狀進行簡單分析,并就德育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提出具體的指導建議。
1.小學英語課堂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曾有教育學家表明教育的目的并不僅限于提高智力發展才能,更重要的是培育高尚的品德和優良的品質,英語課程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教學內容之一,同樣擔負著發展小學生德、智、體、美綜合素質的重任,英語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應時刻保持對英語教學的重視態度,在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上融入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這樣才能幫助小學生實現健康的進步與成長。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利用英語教材培養學生的西方文化禮儀,還能利用英語知識點教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培養他們樂于助人、愛護環境、尊重師長的優良品德。
2.德育滲透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任何一種脫離實際的教育都將是毫無意義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的德育必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只有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親身體驗所獲得的情感和思想,他們的道德認識才能自動地轉變為道德行為,這樣的教育才是讓學生感觸深刻的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講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親身體驗,讓他們在愉悅的狀態下接受知識和情感教育。
3.全面打造德育環境
德育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英語教學中融入以及滲透德育,不僅需要教師和學校的努力,同時也需要社會和家庭的參與,通過社會、學校、家庭以及教師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全面的德育環境,實現各個滲透環節的關聯和教育,實現學生德育水平的全面提升。家庭作為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給予英語學科以高度重視,在家庭中營造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社會還要加強輿論宣傳,以學生英語興趣為出發點,通過家庭和社會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
4.抓住學生特點,游戲滲透德育
小學生大多喜歡新鮮的事物,枯燥的課堂氛圍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游戲是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單詞學習時,教師可以先將一位學生請到講臺上,讓其將一些寫有單詞的卡片展示給大家看,隨后讓該學生離開教室,讓其他學生將所有單詞卡片藏到教室的各個角落,然后那名學生走進教室尋找卡片,當該學生接近某張卡片,其他學生就大聲念出這個單詞。這個游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也能讓學生明白遵守游戲規則的重要性:只有遵守游戲規則,才能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
5.豐富課外實踐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學新理念要求教學理論與生活實踐有機結合,德育作為與生活密切聯系的重要教學內容,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的培養更不能脫離現實生活。故而,我們要想充發揮英語教學中的德育作用,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受到良好的德育培養,教師可以通過以拓展英語課外活動的途徑延伸德育活動。針對德育主題,教師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小學生喜愛的富有趣味性和實踐性的英語課外活動。展開德育教育必須從課堂創設的各種學習活動中走出來,把課堂上的德育內容向學生的其他生活空間延伸,讓學生在現實生活的情境中展開德育實踐探索,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優化情感體驗。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圣誕節開展“Merry Christmas!”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借助多樣化的途徑找一找與圣誕節相關的小知識,以小組為單位制作各種精美的賀卡和海報。學生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圣誕節知識,同時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也使自身的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培養,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6.利用榜樣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
衡量道德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道德行為。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曾經指出,觀察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學習培養自己的道德行為。觀察的對象就是榜樣。我們都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正確的榜樣引導對于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充分利用英語課堂的優勢,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小學生和教師的接觸是最多的,并且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教師就是學生最直觀的榜樣和模仿對象,所以教師必須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用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實際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標準的英語語調和口語表達來感染學生,例如:教師在課下遇到學生時,可以主動用英語和學生打招呼;或者是當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非常棒時,教師可以用英語來表揚學生;當學生回答問題完畢時,可以用英語說“Sit down, please!”,這樣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耳濡目染,不僅養成了在課堂上使用英語交流的好習慣,還讓學生知道在平常生活中要講禮貌,學生的行為舉止自然而然就受到了良好熏陶。
小學英語教師參與德育工作不僅包括英語教師利用英語學科教學資源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還包括英語教師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態度影響學生,也包括在課堂上利用各種活動進行“滴水穿石”般的陶冶,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樂觀的性格,以良好的行為習慣體驗生活。
參考文獻:
[1] 趙小會.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軟件:電子版,2015(6).
[2] 周亞玲.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校園英語,2016(26).
[3] 楊芳.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