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疫情背景 在線教學 課程改革
基金項目:陜西省職業(yè)教育學會2017重點職業(yè)教育研究立項課題。課題編號:SZJZ-1710。
作者簡介:喬秋珍,陜西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法學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和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327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經歷了一個不尋常的寒假,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zhàn)爭在這個春節(jié)拉開了序幕。為了人民的健康,為了減少病毒的傳染,為了抗疫的成功。我國當機立斷做出了武漢封城的決定,同時號召大家春節(jié)期間呆家不出門,不聚會,不竄門,不扎堆。假期延長,推遲開學。因此,眼看開學的日子到來,但是大學生依然不能去學校正常上學。
延期開學不等于不學習,因此,受疫情影響,各地教育部門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倡議,各高校在2020年春季各課程都采用了線上教學模式,思政課也不例外。一場不打招呼的疫情,把老師們都推上在線教學之路,無論你是否同意,疫情條件下老師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取線上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很多老師成為同學口中的“主播”,甚至成為網紅老師。以前停留在探討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趨勢,疫情之下看來思政課的教學改革不僅僅是趨勢,更該說是必然。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信息網絡的發(fā)展更是一日千里,發(fā)展迅猛的網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fā)揮的作用愈來愈大,不可避免地對當前的教育教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紛紛涌現出許多新型的教育教學形式與方法,比如 Mooc(慕課)、智慧職教云教學等等,贊新的網絡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滿足全國各地學生不同地點同時學習的需求,而且還打破了傳統(tǒng)思政課程的教學模式,學生更積極和喜歡參與到教學中來,目前疫情之下,各高校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在線教學模式,但都有其共性,互聯網在線教學都具有以下特征:
(一)網絡教育資源共享的特點
“互聯網+”時代下,各種APP在線教學為當前我國高職教師教學提供了開放的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這將為老師們講課資源獲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新的互聯網條件下的在線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方知識傳授方式,互聯網在線教學使得優(yōu)秀的教育教學資源能夠最大化的為多數人同時分享。不但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資源合理分布,有利于消除教育鴻溝,而且還打破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局限,互聯網在線教學同學們不受學習時間、學習空間、地域等限制,只要有網絡,通過互聯網在線教學APP隨時隨地可以打開在線課程學習知識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高了知識傳播的效率,讓教育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從而體現教育資源的均衡性、平等性。
(二)手機成為學習的主戰(zhàn)場
實踐中,很多思政老師感覺到,過去單方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上感覺枯燥,容易打瞌睡,總體抬頭率不高。老師們跟同學探討追究其原因,發(fā)現智能手機其實是思政課的“課堂大敵”,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它的強大功能和娛樂太吸引年輕人。思政老師課堂理論講的再深刻,案例舉得再精彩,似乎在對牛彈琴,專心認真聽講的學生依然不多,很多學生喜歡盯著屏幕刷手機。然而,思政課教學經過互聯網在線教學在課堂的應用后發(fā)現,手機搖身一變,變成了思政課堂輔助教學的“抬頭利器”。2019年我們陜財職院使用超星APP及云班課APP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思政課堂中應用,在線教學中學生課前、課中、課后都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手機在線學習,課中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抬頭率很高,注意力集中,學生覺得思政課更具有吸引力了。思政課的在線學習內容豐富,有視頻、有課堂講授、有小班討論、有頭腦風暴、調查問卷、課下作業(yè)等,各功能之間各有分工,不可相互取代,思政課的在線教學過程中可以說手機發(fā)揮了主陣地的作用。
(三)師生交流更自由暢通
互聯網在線教學模式不是單向的學生自己去學習,教師是課堂內容的制片人和設計師,上課前提前設計好本節(jié)課的在線學習內容和環(huán)節(jié),既有知識學習,又有課中的各種互動設計,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是非常方便和必不可少的。師生的互動便利性大促進了大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網絡互動的交流方式也使得平時內向不愿意積極發(fā)言的同學更大膽的毫無拘束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并且可以大方的自由地在網絡課堂互動中表達自己的看法。思政課的在線教學使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交流更自由和暢通。通過在線上課教師還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從而有目的地進行課堂教育教學工作。
互聯網在線教學對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的教育工作意義非常重大,因為有了互聯網在線教學的存在,學生不出家門照樣可以學習,宅在家里受教育一樣不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也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探索“互聯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線教學”的發(fā)展路徑,大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和實效性。
(一)思政教師轉變教學模式
互聯網在線教育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課要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適應當前疫情宅家學習的需要。即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榛ヂ摼W在線教育模式。教學形式的轉變對思政教師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線教學需要思政教師提前做好每節(jié)課的課前準備工作,并不斷地調整課堂教育教學方式,像電影的導演一樣在線提前設計好整個課程及每一節(jié)課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思政教師要利用互聯網將課程資源搭建好,建立好在線教學的本門課程框架,需要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點,在線教學的思政教師要提前搜集整理好教學資料并上傳于課程內容之中,還要通過網絡安排好學生的課前預習工作。其次,課中在線教學,一方面,學生自己瀏覽教學資料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上通過提問、討論、交流等互動方式來檢測學生課前預習的知識掌握情況;另一方面,在線教學的思政教師就發(fā)現的疑難問題進行重點講授,幫助學生理解領會所學重點難點知識。在線教學的課前的預習和課堂的互動討論,一般會選擇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討論,這樣會更好地提高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思政教師還要教師根據學生關注的社會焦點內容重點進行的教學講解,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互聯網時代的在線教學方式,利用了互聯網的優(yōu)勢將思政課的教學可以延長到課外,使學生學習空間更大大大提高,進而不斷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大學生在積極參與分組互動討論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打學生的團隊精神,相比于傳統(tǒng)思政課教學模式,有很多值得操作的現實意義。因而,思政教師借助于疫情背景,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大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步伐。
(二)提高思政課教師網絡信息素養(yǎng)
思政課的互聯網在線教學,必須提高思政課教師網絡信息素養(yǎng)。網絡理論素養(yǎng)包括網絡信息獲取能力、網絡教學技術應用能力和教師的網絡政治敏銳自覺性三個方面。思政教師的網絡信息獲取能力包含網絡信息瀏覽能力、檢索能力、下載能力、上傳能力等,是思政教師開發(fā)和運用在線開放課程的最基礎最基本的能力,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為豐富在線教學教學內容和多樣化教學形式提供了前提條件。
思政課教師網絡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思政教師具備了網絡信息獲取能力,養(yǎng)成網上不斷的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線教學教育資源內容,思政教師德信息獲取能力可以將課本抽象的理論知識點具體為生動形象的文字圖像等視頻等,以達到提高思政課的吸引力。網絡教學技術應用能力包括后臺編輯管理、網上互動交流、網上成績考核以及教學軟件的應用等能力,網絡教學技術應用能力是思政課教師實現在線開放課程的必要條件和手段,否則思政教師無法完成互聯網在線教學。思政課教師的網絡政治敏銳自覺性是指思政教師在面對網絡上社會熱點問題時,能夠自覺地、敏銳地辨析隱含其中的文化滲透與意識形態(tài)滲透,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性。思政課教師一定要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引,給予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
思政教師的網絡信息獲取能力、網絡教學技術應用能力、網絡政治敏銳自覺性的培養(yǎng)與提升依賴于長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高校也可以聘請專業(yè)技術人員定期對思政課教師進行培訓學習,以達到提高思政課教師的網絡信息素養(yǎng)。
(三)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高職思政課傳統(tǒng)的考核模式基本是以考試卷面成績作為課程評價的主要方式。考試卷面成績這種方式其實僅僅考核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并未進行全面考核,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考核通過試卷是無法體現的。如今互聯網時代在線教學的技術優(yōu)勢,為思政教學克服傳統(tǒng)考核弊端提供了便利條件。比如,思政課程在線學習留有數據和學習痕跡,網絡學習系統(tǒng)平臺還可以可以檢測到學生是否認真全面系統(tǒng)的完成了每節(jié)課程布置的學習任務,還可以將測評考試通過互聯網在線模式完成,節(jié)省了思政教師在閱卷考試過程中大量人力和時間精力的投入,極大的提高了教學工作效率。
總之,不管是否有疫情,無論你是否愿意,互聯網在線教學都已成為教育的趨勢。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直面現實,跟上時代的步伐。思政課教師要積極地將互聯網在線教學模式應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去。雖然我們正在探索中,雖然改革教學模式的道路上會遇到一些荊棘和曲折,但我們相信互聯網在線教學模式和理念一定會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中得到更深入的貫徹和應用,一定會開出成功之花。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 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駱郁廷,方萍.論新媒體時代的寓教于樂[J].思想教育研 究,2017(3).
[3]汪馨蘭,戴鋼書,等.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新媒體環(huán)境視域下的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4]豆俊杰,王強.“互聯網 + 教育”:冰火兩重天[N].中國教育 報,2015-05-04.
[5]封莎,王平.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思政課教學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教育研 究,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