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李丹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重要,科學教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能力;策略探究
近年來,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語文教師關注的重點。為此,本文分別從注重拓展閱讀,加大訓練力度、組織辯論比賽,提升語文素養、注重問題引導,增強自主意識以及營造教學情境,調動學生情感等方面,提出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注重拓展閱讀,加大訓練力度
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教育價值顯著,但是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有限,無法滿足小學生實際的閱讀需求,如果想拓展他們的閱讀視野,提高他們的知識積累量,語文教師應注重課外閱讀,增大課外閱讀的訓練力度。
語文教師可以圍繞著教材內容,在帶領學生學習完一部分知識后,為小學生推薦有關的書籍或者是文章。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海倫·凱勒》這篇課文后,教師可安排小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此來加深自身對海倫·凱勒的認識,了解她的偉大事跡,體會海倫·凱勒珍愛生命,勇于面對生活挫折的精神。再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閱讀《史記》,了解此著作對文學以及史學的影響。通過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了解名人事跡的方法,能夠讓小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幫助小學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平時,語文教師還可以綜合采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真正喜歡上課外閱讀,教師在平時可以積極地向小學生講述一些比較有趣的故事,然后告訴學生這些故事是在哪里看到的,讓小學生主動地去探尋新知識,養成自主閱讀和學習的良好習慣。由于小學生的理性思維較差,因而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用大屏幕為學生播放有關的圖片,營造逼真的學習情境,同時還可以結合配音的方法,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讓他們對文章的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學習完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小學生討論,交流讀后感。
二、組織辯論比賽,提升語文素養
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們的思維比較活躍,腦子里經常會出現一些奇思妙想,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語文教師可以安排他們展開辯論賽,讓小學生大膽地說出自身的內心所想。
比如說,在為小學生講解《精讀與略讀》這部分內容時,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精讀和略讀哪一種方法更好呢?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討,安排他們在課下搜集資料佐證自己的觀點。待學生明確自身的觀點,搜集完所需的資料后,教師可以讓小學生開展辯論賽,讓學生自由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利用自己查找到的依據進行補充或駁斥。在課堂辯論的過程中不僅幫助小學生梳理了知識,而且在和其他同學相互交流時,他們還可以收獲一些新的知識,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小學生普遍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地為小學生打造活動機會,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手抄報屬于一種操作比較簡單、實用性比較強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安排學生制作手抄報的方法,幫助學生整合知識,讓小學生在寫寫畫畫的過程中應用所學知識,可以讓小學生合作完成手抄報,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而且手抄報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有益于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注重問題引導,增強自主意識
語文教師在實際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圍繞教材內容,設計幾個合理的問題,引導小學生一點點深入地思考問題,調動他們強烈的好奇心,進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主動探究語文知識。
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蝙蝠和雷達》這部分內容時,在閱讀課文后,可以讓學生知道雷達是根據蝙蝠特點研發的,語文教師可以順勢問學生:誰還知道有哪些發明與大自然有關呢?能不能按照其他動物或植物的特點研發出新的發明呢?通過教師的提問可以引發小學生展開深度思考,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設想,讓小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思考問題,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再比如,教師在教學《新型玻璃》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問小學生:“誰知道玻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新型玻璃是什么?它具有哪些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勾起他們的好奇心,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四、營造教學情境,調動學生情感
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更強,語文教師應深入研讀語文教材,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小學生逐步深入了解新知。
比方說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梅花魂》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比賽,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祖父的思念之情。此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在帶領學生了解梅花的寓意后,讓學生思考具有“梅花魂”特征的人物,有的學生提到了文天祥,還有的學生提到了蘇軾,通過此種教學方法有助于加深小學生對文章的認識與理解。目前,大部分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同的課程是相互獨立的,缺少聯系,無法幫助小學生建立起系統的知識框架,而且還會限制小學生智力的有效發展,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創造力,因而,語文教師需要革新以往的教學模式,注重創造精神的培養。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做到和學生相互尊重,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不吝嗇對學生的評價,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令小學生信服語文教師的管理,希望得到語文教師的關注,這樣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便會敢想、敢問、踴躍發言,有助于讓學生養成創造性思維,同時還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自主性。
綜上所述,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要想保證語文教學的效果,需要充分參考上述教學策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其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推動他們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麗英. 淺談怎樣培養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J].新課程(下),2011(03).
[2] 王春梅. 素質教育下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5(11).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