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毅
摘要:化學實驗作為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同時,也是能夠構建優秀教學情境的關鍵性策略,能夠強化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素質,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此方式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保證以學生為教學的主導地位,有計劃地組織有較強趣味且與實際生活狀況靠攏的實驗項目,在課堂、課下等各個方面都要能夠吸引并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與此同時,更要保證實驗內容的操作性、簡單性,避免因過程太過復雜而導致學生失去興趣。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化;實驗教學;影響探究
在初中的課程體系中化學學科是關鍵的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特點,即實驗性極強,在學習的過程中隨處都可以見到實驗。一些中學生始終覺得化學是死記硬背公式的學科,總覺著這門學科過于枯燥、乏味,所以,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高,取得的成績也不理想。在實際過程中,化學實驗本身有著強烈的趣味性,老師在任教的過程中應該最大化的借助此特點,進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樂于參加到實踐中來,文章通過以趣味化實驗在授課過程中的意義作用為基礎,詳細分析了自身的教學經驗,并總結了進行趣味化實驗應該采用的方法。
一、將化學實驗轉變趣味化對初中化學教學的意義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能直接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效果。在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中,常常會讓學生感到化學學習是枯燥且乏味的,以往的教學實驗,很難做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會導致大部分學生在課堂聽講中,不能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這一現狀極其不利于學生掌握并理解相關的知識點和化學實驗內容。而將趣味化實驗教學融入到化學教學中,就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一現狀。此方式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的實驗,轉變得形象且有趣,能夠最大化的拓展課堂上的教學方式,并且強化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二)拓展學生的學習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初中學校化學課堂教學中,都在更新教學方式,但是由于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理念對師生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理想的教學目標在改革中并未全部實現。學生依然采用以往傳統模式下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將趣味化實驗融入其中,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拓展出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使其能夠采用不同種方法來進行學習,能夠更好的深度理解知識點,同時,可以提高教學目標,強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二、在初中化學任教過程中融入趣味化實驗的策略
(一)將教學理念進行轉變。
在所有的學科學習過程中,老師的教學理念能夠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對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化學學科也包括在其中。目前,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對教學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滿堂灌式”教學方式已經滿足不了現今教育和學生學習的要求。對此,在教學上,老師應有所改變,一定不能讓自己做課堂教學的主體,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還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可以通過化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例如:在進行《制取二氧化碳》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文中提前為學生設計了相應的實驗課題,同時將所有學生分成10個小組,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實驗的實踐操作,當實驗步驟進行完畢后,要認真觀察其反應的現象,老師再以問答式的方法,帶領學生思考為何會產生大量的氣泡?帶動學生主觀上的思考,強化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自己查詢、分析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大大的強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理論和實踐相融合的過程,進而促使學生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二)對實驗進行趣味性的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以初中生的特點為基礎,并且根據課程的重點知識點去設計一些趣味性強、實踐性強的化學實驗,這樣,不僅能更好地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還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學生第一次接觸化學這門學科的時候,老師可以設計怎樣能讓“手帕燒不壞”這一趣味化實驗。首先,將適量的酒精倒入燒杯中,然后將手帕放入其中,讓其被酒精充分浸泡,之后將手帕取出放入可以燃燒的器皿中,用酒精燈將其點燃,這個時候,學生看到手帕燃燒起大火,但是當火焰熄滅后,手帕卻完好無損,這一過程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產生強烈好奇心,進而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三)通過趣味化實驗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當今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廣泛地存在著課堂枯燥乏味的現象,所以老師不應該單純的講解知識點,要進行有意識的設計趣味化實驗,以營造歡樂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歡快的課堂氣氛,進而更好地學習各項知識。
例如:在講授《物質的奧秘與構成》這堂課時,設計棉花變色這樣的實驗。老師,先用鐵絲和棉花進行纏合,將其進行固定,再將適量的酚酞試液滴到棉花上,將其放入廣口瓶中,注入適量濃氨水,最后將瓶蓋蓋緊。等待一段時間后,學生會觀察到棉花逐漸變紅,大部分學生會發出驚嘆,會表現出不可思議。這時,老師再講解反應的過程。采用這樣的實驗教學方式,不單單能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融洽,也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結束語: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階段,老師應該以趣味化的教學實驗為基礎,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與此同時,還能拓展學生的學習方法,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記憶。老師還應該將趣味化教學實驗應用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在進行實驗時一定要注意示范操作的規范性,這樣才能更好的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另外,還能夠起到促進學生發現問題、通過掌握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進而為學生全面強化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翔.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9(10):55-56.
[2]豐安學.關于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8):91.
[3]王曉華.初中化學趣味化實驗教學探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9(08):55-56.
[4]錢江霞,李學強.試論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07):106.
[5]王亞飛.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