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情境創設這種教學方法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當中,并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進行課堂知識教學,可以把相關知識更為直觀形象地展示到學生面前,營造更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學習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然而,通過實際分析發現,現在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采用情境創設法進行課堂知識教學的時候,卻存在一些問題,極大影響了這種方法的作用發揮以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情境創設,這樣才可以提升情境的合理性與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語文素養,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有鑒于此,本文首先簡單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幾點優化策略,希望可以為學生核心素養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課堂情境創設;存在問題;改善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形勢也隨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情境創設也被教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課堂知識教學當中,極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現在很多教師所創設的課堂情境卻都還存在失真、抽象以及虛化等問題,極大影響了這種方法的作用發揮。在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情境的合理性,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增強他們的核心素養。所以,本文展開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情境創設問題和改進探析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情境創設不符合科學性的要求
在應用情境創設的方式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相關內容雖然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起來。然而因為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所以其注意力很容易就會轉移到情境的其余內容方面,忽略需要學習掌握的知識,影響了情境教學法的作用發揮,難以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同時,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更多地將重心放在了營造課堂氛圍方面,忽視教學目的也是當前情境創設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語文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所選擇的情境內容與教學內容的聯系度相對較低,最終也造成了教學效果不理想,并沒有發揮出預期作用。
(二)所創設的課堂情境缺乏探究性
通過實際調查發現,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現在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已經了解到了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認識到了課堂情境創設的重要價值,希望借此來有效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以及自主思考能力等核心素養,為他們日后的成長發展夯實根基。然后,現在很多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卻存在將教學內容直接生搬硬套到固定情境當中的情況,造成了教學情境過于虛化,不僅沒有起到預期效果,還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阻礙了其語文思維發展。
(三)語言運用以及環境建構失真
古語有云:“學以致用。”由此可見,學習知識的最主要目標就是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然而,現在很多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候,因為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嚴重,經常會讓學生通過抄寫以及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語言知識累積,最終造成了自身所建構的課堂情境非常機械,存在嚴重的失真現象,并沒有為學生搭建起語言運用與情境創設之間聯系的橋梁,學生只能將知識囫圇吞棗地記憶下來,很難以此為憑依完成獨屬于自身語言體系的構建,極大地影響了其核心素養提升。
二、 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情境創設改進策略探究
(一)綜合考慮教學目標進行課堂情境創設
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將情境創設的作用更大程度地發揮出來,為核心素養培養提高更大的便利,教師應該綜合考慮預期教學目標進行課堂情境創設,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預期教學任務。因此,在進行課堂知識教學以前,教師應該明確認識到預期教學目標,然后再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情境創設,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進行《不懂就要問》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語文教師應該清楚認識到展開本篇課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向孫中山先生學習,養成不恥下問、敢于質疑以及獨立思考等優秀行為習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進行課文情境還原,讓學生分別扮演先生、孫中山以及同學等角色進行課文內容的實際演繹,以此來提升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幫助他們真正感受到當時孫中山的想法,增強其質疑精神,幫助他們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二)聯系生活實際創設課堂情境
知識是生活的最主要來源,而且小學教材當中的很多內容都是作者經歷現實生活以后,有感而發創作的。所以,小學語文教材當中的知識與人們的現實生活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情境創設的時候,就可以聯系日常生活展開,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情境的科學合理性,并避免學生產生不切實際的感覺,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語文知識所蘊含的魅力,從而將他們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興趣與欲望更大程度地調動起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增強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進行《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大自然當中都有哪些聲音呢?然后讓學生閉著眼睛想象自己在大自然中活動的情境,并在這時用多媒體播放風聲、水流聲、鳥叫聲等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聲音,從而讓他們真正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幫助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知識的準確理解以及大自然的感悟,引導他們真正愛上大自然,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進而真正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為他們的核心素養提升以及全面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三)借助課堂情境引導學生展開語言運用訓練與建構
在語文核心素養當中,語言運用與建構是非常重要的組成元素,也是學生語文整體素養形成的基礎。同時,語言的學習與不斷累積是學生掌握語言運用方法以及建構形成的主要途徑。但是,因為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嚴重束縛,很多教師在對學生這方面能力進行培養的時候,采用的不是題海戰術,就是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死記硬背,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完成了知識累積,但是卻沒有辦法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運用能力,極大地打擊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阻礙了其語言建構能力提升以及全面發展。要想切實轉變這種情況,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課堂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完全能夠選擇借助多媒體展開課堂情境創設,以此來幫助學生在更為具體的情境當中掌握語言的運用與建構能力,為其自主探究學習以及創新能力等語文素養提高夯實根基。例如,在進行《開國大典》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如下方式進行教學情境創設:先通過多媒體播放《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中《前夜》這部分片段,以此來讓學生了解當時全國人民對開國大典的重視與期待,并鼓勵學生大膽講述自身在觀看完電影片段以后的想法。然后,再讓學生打開課本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引導他們思考文中“兩股紅流”以及“光明”等詞匯的真正含義。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課文教學,不單單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還能夠讓他們對文本內涵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在不知不覺間完成優秀語言詞匯的累積,增強他們的語言運用以及建構能力。
(四)通過評價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課堂評價對教師以及學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想將情境教學法的作用更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在有效完成語文知識教學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轉變評價理念,調整評價方法,優化評價內容,創設評價情境,通過鼓勵性語言的合理運用進行課堂知識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更為準確地了解自身的優缺點,提高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批判思維。例如,在進行《精衛填海》這個故事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播放《精衛填海》動畫,以此來完成評價情境創設,讓學生思考精衛為什么要進行填海。在這個時候,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回答:“精衛填海為的是報仇。”當學生完成回答以后,教師可以給出如下評價:“大家的想法非常正確,這說明大家都細心地進行了文章學習,這篇故事雖然使用了夸張的手法,并且在我們正常人眼里精衛的行為可能比較愚蠢,但是其卻有堅持不懈的精神。”當學生得到教師的正向評價以后,會產生更大的自信心,出現滿足感以及自豪感,真正愛上語文知識學習,進而使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歡聲笑語,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改明確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當作主要目標,采用情境創設等方法展開趣味教學,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然而,在進行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所創設的課堂情境卻都還有失真等問題存在,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語文素養提高。要想切實轉變這種情況,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課堂主體地位上,綜合考慮學生實際以及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情境創設,從而營造更為優秀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主觀欲望,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日后的成長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曦霞.淺談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J].黑河教育,2019(2).
[2]蔣玉國,黃磊.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問題與改進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9).
[3]魯嬌.提升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在教學中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8(11).
[4]于波,朱文平,朱劍英.中加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創設方式比較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8).
作者簡介:周藝雄,福建省廈門市,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灌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