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時期正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此時期,盡可能地為學生開設多方面多形式鋪墊,為以后走上社會參加工作奠定基礎。因此,本文將詳細分析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應用方法以及效果。
關鍵詞:初中音樂;節奏訓練;應用方法;全面發展
音樂無分國界,雖然音樂不同于語文、英語等語言類教學一樣受到重視,但其存在也不可忽視,一曲好聽、優美的音樂是全世界人們可以共同享受,哪怕語言不通,文化不同,社會層次不同,但這都不影響對音樂的欣賞。也許每個人感受不同、理解不同,但音樂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心境。這其中節奏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沒。音樂之中可以沒有歌詞,但不能沒有節奏,更好調節節奏會使音樂直擊靈魂,并對自身起到靈魂凈化作用。在初中傳統教學中,音樂相比語數外,更多學生還是較為喜歡音樂教學,其中原因種種,更多的是教師未曾真正重視,在傳統教學中總是盡可能把資源分配到語數外等參加中考、高考的學科之中,作為考試之外的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教學時間被考試學科所占用。就算沒有占用,在教學中也并未進行認真對待,對于學生來說在音樂、美術、體育教學時就是學生的法外之地,并不是學生熱愛,而是相比之下更為輕松,如何使學生不是因為以上因素,而是自發熱愛音樂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研究課題,這需要初中音樂教師創新教學方式,使學生對音樂教學產生興趣。節奏訓練作為音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音樂教師應當多多加以利用節奏展開教學,并進一步開發新的教學方式,以下將系統分析節奏訓練在音樂教學中起到的作用。
一、 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問題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態度上存在著些許問題,由于初中學生還未形成完備的世界觀人生觀,對于周圍事物還不能理性看待,對于音樂的看法也不成熟,僅憑借著自身喜好對事物進行評價,由于不成熟導致喜好容易發生變化,對其感興趣時學習興趣爆棚,不感興趣時便會出現抵觸情緒從而不能開展有效學習,由于多變的興趣使得音樂教學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礙。除此之外,每個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也就不同,不是所有音樂都能夠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在音樂教學時喪失了學習興趣,那將會對學習效率以及效果造成一定阻礙。失去興趣的學生,便喪失了自主學習能力,只有通過教師開展教學引導。教師教育什么學生就得聽什么,只能被動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由于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普遍使用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由此發展學生更是對音樂教學喪失興趣,從而產生惡性循環。此時教師就算利用節奏教學開展訓練也無法彌補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興趣缺失,如此發展很難開展有效的音樂教學,只有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自主學習意識,長此以往才能夠進一步提升音樂教學質量。
(二)教師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計算機、手機等高科技通訊設備普及,學生在很小的時候便可以接觸到多元化的音樂元素,這使得學生的興趣發生較大變化,由于接觸到更加廣闊的音樂空間,其興趣選擇也非常廣泛,如此來說學生對于音樂種類的選擇也具備一定多元化特征。學生在受教育前便已經接觸多元素音樂種類,隨著時間推進學生所接觸的音樂種類持續增加,這促使學生興趣更容易產生多變化。此時教師應當跟上時代步伐,拓展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但是由于我國傳統教育深刻影響著教師思想,當學生發生變化后教師依然使用單一、陳舊且枯燥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對學生開展教學,如此教學必定會使學生失去興趣,進而降低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由于傳統教學忽視了在課堂中與學生開展課堂交流互動,導致不能第一時間明確學生興趣愛好,以至于教師精心制定的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方案不能有效發揮。更何況有些音樂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在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對學生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導致教學過程中頻頻出現節奏層面問題,節奏對于音樂來說就是靈魂,節奏無法有效把控,阻礙了音樂教學,更阻礙了學生開展初中音樂學習。在初中音樂學習中學習課本中的音樂知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擁有創新能力,但大部分教師并未對此重視,只是讓學生對現有音樂作品進行模仿,從而埋沒了學生創新能力,促使學生核心素養無法進行有效提升,以上需要初中音樂教師加以注意,并切合實際探究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二、 節奏訓練存在意義
音樂是由一個一個音符所組成,多種音符組合便產生節奏,不同音符組合便會產生不同節奏。通過高低起伏的音符組成的節奏可以表達出多樣情感,由節奏表達出來的情感無需語言,無需說明便可讓接受的人明白節奏中所包含的情感,由此可見,對于音樂而言節奏非常重要。但就如我們所知,把握與運用節奏非常困難。由于我國傳統教育采用的是機械式、灌輸式教學方式,在教學之中就已經忽視了學生的節奏訓練,使得學生無法有效學習、理解專業音樂知識。想要提升學生音樂知識學習,還需要從理解節奏開始,并針對節奏展開訓練,使學生了解節奏并學會使用,教師應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溝通方式,雙方實時進行行之有效的教學溝通,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詢問教師,教師也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學生興趣愛好,并針對學生興趣愛好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方案,促使學生能夠有效學習到初中音樂知識并能夠加以使用。除此之外,為學生制定學習計劃也是有效方式,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節奏訓練計劃,對于學生樂感以及節奏感都有一定提升作用,以此建立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品鑒能力,并不是只是跟風或完全憑借自己興趣愛好。這便是節奏訓練所存在的意義,不僅提升學生節奏感以及樂感,提升對音樂的品鑒能力,更能夠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音樂,并能夠使用音樂,不只是復制別人想法,而需要擁有自己獨立思想,并擁有創作能力,致使初中音樂教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三、 節奏訓練實際應用策略
教師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時,為了實行有效教學方案,需要從學生日常生活中了解學生,首先清晰學生當下所感興趣的音樂作品,并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隨后再開展節奏訓練,此時開展節奏訓練,學生學習初中音樂的效果事半功倍,如此一來便實現節奏訓練高效應用。一切準備就緒后,以下便說說如何有效開展節奏訓練,以此提升初中音樂教學效率以及質量,首先,訓練節奏時應當注意與歌曲結合下的節奏訓練。隨后,需要在自然聲音結合之下開展訓練。最后,利用樂器演奏,促使學生提高音樂節奏把控能力。
(一)歌曲結合訓練節奏
歌曲不僅擁有節奏還擁有歌詞,教師在訓練學生掌握節奏之前可以先讓學生了解歌詞大意,這樣可以使學生有效了解歌曲背景、表達含義、中心思想,如此更助于學生對音樂節奏把控以及情感洞悉,當學生真正了解創作背景后,可以結合時代背景對于歌曲節奏擁有更深刻認識。
例:在學生學習初中音樂課中《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這首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這首音樂作品,大多數學生還是能夠理解其中含義。這首歌曲是在歌頌教師這個職業,表達出學生對教師尊崇以及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崇敬與喜愛。當學生理解歌曲中心思想與想要表達的含義后,不僅明白了歌曲節奏中為何以柔和抒情的方式進行創作,更對教師以及教師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所以在這歌曲之中如加入搖滾DJ等亢奮形式完全不可取。此時學生內心包含著對于教師的熱愛以及尊敬的情感,所以便能夠更好地理解曲中節奏,學生也對于節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二)自然聲音結合訓練節奏
筆者覺得世上最優美的聲音便是自然之音,想要利用自然之音創造出一首優美音樂,首要前提就是擁有節奏把控力。藝術源于生活,音樂作為藝術的表達形式,在創作過程中需要在生活中尋找素材進而創作出藝術作品。結合自然聲音,利用節奏控制,便可以創造出一首優秀音樂作品。并且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元素進行創作教學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產生自主學習意識,進而發展成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初中音樂教學效率以及質量得到提升。
例:如學生在學習《鳥啾和蟬鳴》這一首音樂作品時,便可通過鳥叫以及蟬鳴對學生開展音樂節奏訓練,鳥叫與蟬鳴都是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的聲音,許多學生在生活中或許會覺得自然之聲會很好聽,但是無法與音樂有效結合,通過《鳥啾和蟬鳴》這堂課教學便會使學生對音樂方面認識再次拓寬,使學生認識到更多創作手法。在課堂中學生學習生活中常見事物總會覺得新鮮,教師再引導學生對鳥叫蟬鳴進行模仿,這堂課的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初中音樂知識,還學習到了課堂中學習不到的音樂創作形式。學生長時間在輕松、愉快、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樂器演奏訓練節奏
在音樂教學中樂器是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樂器可以在音樂中展現出更為活力的一面,樂器在演奏過程中也需要遵循節奏,與節奏有效契合,兩者完美銜接才會使音樂更為靈性,才能展現出更為完美的音樂作品。
例:在學生學習《新年好》這首音樂作品時,便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豎笛演奏,使學生在親身演奏中理解與節奏契合的感覺,并有效營造出教學氛圍,如此使得學生更為深刻、正確理解節奏的重要性。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藝術表現形式,音樂作為其中一種藝術形式,人們接觸最為廣泛,隨著新課改深入進行,素質教育全面開展,初中音樂教學也受到廣泛重視,教學初中音樂時需要明白教學目的,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在教學后真正能夠讓學生有所感悟并可以有效使用,由于學生存在著差異性,有些學生就很有音樂天賦,通過學習音樂天賦得到激發,從而達成教育目標,這才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應當制定的教育目標,奠定所有學生堅實基礎,使得學生以后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周俊.節奏訓練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明日風尚,2019(10):105.
[2]楊文娟.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祖國,2018(7):271.
[3]孫靜.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用[J].中華少年,2018(32):178.
作者簡介:萬彥軍,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蓮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