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清 周文強

摘要:本文在分析“三線一單”任務、內容及技術要點基礎上,以某工業園區為例,就“三線一單”的落實提出具體措施,為指導“三線一單”的實際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三線一單;規劃環評;實踐
中圖分類號:X8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05-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5.011
Practical analysis of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in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Zhang Weiqing,Zhou Wenqiang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Design Co.,Ltd.,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asks, contents, and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this article takes an industrial park as an example,and proposes specific 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to guid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for reference.
Key words: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Practice
為有效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和流域生態功能,推進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各地陸續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簡稱“三線一單”)編制工作,對國土空間環境屬性的綜合評價,確定生態空間的保護范圍,將生態環境承載力、環境管控措施及質量底線要求進一步細化為操作性強的環境管控單元,增強環評工作的規范性、科學性,實現環境管理轉型發展。
1 “三線一單”任務、內容及技術要點
1.1 認真開展基礎分析
通過區域資源生態環境、基礎地理、氣候水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數據收集、分析、整理,以及調查區域環境監測點位、遙感基礎數據坐標系、環境功能區劃等等,構建起涵蓋區域大氣、水、土壤等環境基礎數據庫。
1.2 明確生態保護紅線
根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等相關規定和具體要求,做好區域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評估、區域生態環境敏感性評估。根據生態紅線建立區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提出生態環境脆弱區、生態功能重要區具體保護對策。鑒于目前大部分省份生態紅線劃分初步完成,在已經劃定的紅線基礎上,識別生態空間,并對識別的生態空間進行分區管控。對接《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辦法》,生態紅線原則上按照禁止區域開發要求進行管理。
1.3 建立環境質量底線
環境質量底線包括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風險防控底線。要求做好水、大氣、土壤環境評價,明確環境安全利用底線。將環境質量底線轉化為污染排放總量限制等,實現具體的可有效管控環境的約束措施,用以指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1.4 確定資源利用上線
資源利用上線應包括環境質量改善、生態安全得以保障,以及區域內資源利用總量及強度目標,劃定區域內資源利用需要管控的重點區域,進一步細化環境管控的具體要求。據此,與國土、規劃、發改、水利等部門進行銜接,預算出區域內能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等資源利用總量及管控要求。
1.5 確定環境管控單元
結合“三線”、區域行政邊界、綜合各類要素分區,確定環境管控單元。并要與評價區域內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對應,進一步劃分區域環境中的優化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單元。
1.6 建立環境準入清單
與區域環境管理、重大生態環境問題、“三線”等銜接,明確區域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區域空間約束、環境風險防控、污染排放管控以及資源利用效率等等。重點需要從空間布局約束、環境風險防控、資源利用開發效率以及環境污染物排放等,分別建立環境準入負面清單體系,并將這一環境準入負面清單體系與行政分區、控制單元及重點區域有機結合,建立起主導產生發展可操作性強,又與“三線”約束相對應關系,突出環境準入的引導及約束。
2 “三線一單”在規劃環評中的應用
2.1 概述
某開發區為省級開發區,園區內主要為焦化、鋼鐵、水泥等重工業集聚區,隨著“三去一降一補”政策的實施,開發區提出要將鋼鐵、焦化、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企業整體搬遷。并將搬遷后的園區打造成為高新技術、精品鋼材制造為主產業集聚區,規劃期限為2025-2040年,規劃期內園區的精品鋼鐵產能將達到1×107t,焦化年產量達5×106t。為實現園區的產業升級,采取“三線一單”,做好環境規劃環評,指導園區生態環境改善。
2.2 “三線一單”應用及建議
(1)生態保護紅線。根據《xx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分方案》《xxx市城市總體規劃》(2025-2040),該市生態環保紅線劃定為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要濕地和生態林地,總面積達到7 000km2,分布于該市下轄5個縣區。對照劃定的方案,近年來該市經濟社會取得了快速發展,但該開發區規劃發展的范圍并未涉及到上述生態保護的紅線,符合生態紅線的保護要求。因此,該開發區在后續的建設及發展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生態紅線的具體管控要求,切實優化園區空間管控,嚴禁任何一個項目觸碰紅線。
(2)環境質量底線。通過前期的現場環境監測、文獻資料調閱等,結合該園區規劃環評跟蹤評價報告書,發現該區域大氣常規因子能夠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園區的特征因子也符合具體標準要求;地表水中的各項檢測因子也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地下水監測因子也符合《地表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的相關要求。聲環境質量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相關功能區標準要求。土壤環境監測中的各項監測因子也均不超標,符合《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的各項篩選值要求。可見,根據園區規劃環評中的跟蹤評價監測期間該園區的多項環境要素環境質量,均符合環境質量底線要求。但依據生態環境部門公布的環境質量公報顯示,主城區PM2.5、PM10年均濃度未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因此,該園區的后續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應做好環境質量的改善為目標,嚴格做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提升園區中落戶企業的污染防治能力,嚴守環境質量底線。并根據園區環境質量現狀及預測環境影響,列出園區在規劃期中的環境質量底線目標及管控內容。
(3)資源利用上線。根據《xx市城市總體規劃》《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標準》(HJ274-2015)《工業園區循環經濟評價規范》(GB/T33567-2017)等相應標準和要求,確定該園區的資源綜合利用上線,見表1。
(4)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根據該市工業園區的產業類別以及全市產業政策及環境準入的具體要求,詳細列出該園區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結合后期的跟蹤評價發現,目前園區尚未引入負面清單企業,符合負面清單要求,下一步,園區要繼續做好跟蹤評價所擬定的負面清單,嚴格實現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嚴禁引入負面清單內所規定的行業企業。
3 結語
綜上,(1)某園區規劃環評實施以來,“三線一單”制度落實的較好;(2)建議園區在后期開發建設過程中,在相關項目引入時,應以“三線一單”為準繩,做好項目建設及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嬌,周陽.“三線一單”在工業園區規劃環評中的應用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9(5):13-15.
[2]王亞男,王占朝.“三線一單”的制度定位、功能及如何建立長效機制[J].環境保護,2019(19):24-27.
[3]王嬌,周陽.“三線一單”在工業園區規劃環評中的應用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9,31(05):13+15.
[4]蔚東升,逯飛,趙志勇.“三線一單”理論在規劃環評中的實踐[J].環境與發展,2018,30(01):34-35.
收稿日期:2020-03-29
作者簡介:張維清(1974-),男,漢族,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科學。
通訊作者:周文強(1987-),男,漢族,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