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汝森
摘 要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汽車制造行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我國汽車制造行業整體上存在著技術應用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因而在國際市場上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如何保障產品質量,并實現同檔次車型較高品質的性價比,是汽車制造企業占據市場地位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 汽車制造 成本控制 策略
一、汽車制造企業成本控制要點分析
(一)產品研發設計階段
在汽車產品設計階段,嚴格按照產品立項規劃書要求,在保證質量和汽車性能的基礎上,將成本控制任務分解到汽車的零部件當中,通過降低BOM成本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時,企業可以借鑒行業同類型產品的成本設計方案,通過成本數據對比,將對比結果消化和應用在自身的產品當中。在確定了初步方案,轉向試生產階段時,還需要進一步分析研發設計階段的成本規劃,對市場銷量進行合理預測,確定盈虧平衡點,及時發現成本管控策略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優化相關環節,達到標準以后再投入量產階段。[1]
(二)原材料采購階段
采購環節是汽車制造企業成本消耗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汽車制造企業要注重采購環節的成本控制工作,建立健全原材料采購機制,全面覆蓋采購審批、采購流程、原材料入庫、質量檢測等多個環節;同時,在采購前對汽車生產制造所涉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進行調研,在不影響產品性能的基礎上控制采購成本。此外,充分發揮預算功能,嚴格按照BOM的預算價格進行原材料采購,針對采購業務編制預算執行方案,并對市場原材料價格波動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盡量在價格上漲之前采購充足的材料,盡量降低采購成本受市場價格波動上漲的影響。
(三)庫存管理階段
在汽車生產制造過程中,通常會涉及零部件存放與使用的問題,庫存管理不當不僅會影響生產效率,也會增加存貨資金占用和存貨積壓的風險。因此,做好庫存管理工作,對于汽車制造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庫存管理部門要實時掌握生產進度和零部件材料的儲存信息,結合制造需求配比做好生產需求預算,既要保證庫存充足,也要注意庫存積壓問題;同時,庫存管理部門還應及時聯系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合理利用供應商試裝配件和免費贈送配件,掌握零部件數量及成本信息變化,通過信息分析制定最優成本控制方案,并作用于采購環節與生產環節。
(四)生產制造階段
在汽車生產制造過程中,成本控制工作的重點應當放在原材料使用、加工周期以及費用消耗等環節。例如建立原材料消耗管理體系,實時掌握各加工環節的原材料消耗信息,并嚴格領用審批制度,避免生產浪費;人力資源部門要做好車間工序考察和人員配置工作,既要保證生產的規范性和效率化,還要按照規劃的工時合理分配生產人員;工藝部門則制定加工工藝設計考核標準,要求各車間按照生產標準和定額完成生產工作,保證產品質量,控制返修成本。重視期間成本費用的工時消耗臺賬的登記工作,月末統計完成后上報財務部門作為制造費用分攤的依據。針對生產車間或部門建立成本控制定額,對達到指標的部門進行獎勵,對于超標準且浪費嚴重的部門,則對個人進行追究。
(五)市場銷售階段
一方面,汽車制造企業要抓好產品定價環節的管控工作,明確產品價格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在定價環節可以采用成本導向定價法,即以全成本為基礎,先估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再估算固定成本,按照產品標準產量,將固定成本分攤到單位產品層面上,求得固定成本AFC和平均成本AC,汽車市場價格則為成本(制造成本)、利潤(目標利潤)和費用的總和。[2]另一方面,規范銷售環節開支項目,事前做好銷售量預測,避免過度產出造成產品積壓;同時,加強與經銷商之間的協作溝通,可以把握供應鏈變化及市場波動,降低產品退貨或換貨消耗的成本費用。
二、汽車制造企業成本控制的相關策略分析
(一)做好成本控制前期規劃工作
成本規劃就是以企業未來3~5年的戰略規劃為基礎,分析企業的資源存量、成本結構以及產品定價等信息,在滿足企業盈利與發展的基礎上,制定目標成本及成本控制策略。一方面,在目標成本設置上,企業應當以市場銷售為導向,預先設定汽車成本的最高限額,將目標成本細化到設計、研發、采購、制造等環節,在各部門的緊密配合下擠壓成本消耗,達到目標成本;同時,做好虛擬核算工作,將目標成本控制,從產品設計構思階段延伸到生產現場,甚至銷售階段。在計算過程中,將銷售單價、銷售收入、毛利潤、凈利潤、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費用、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成本、產品稅金及附加、固定費用攤銷以及流動資金需求等內容全部納入目標成本預測之中,以“目標成本=期望銷售價格-目標利潤”為表示方式,計算目標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成本工程規劃涉及公司各部門與各類人員,因此企業還需要實行“全員成本管理法”,將目標成本分解細化到各部門與崗位層面上,在權責利統一的基礎上,將部門及個人效益與獎懲制度掛鉤,在企業內部建立全方位的目標成本管理體系。
(二)發揮價值工程的管理作用
實際上,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的核心內容就是價值工程,即在組織和規劃下對產品的功能進行全面分析,以最低成本滿足功能活動需求。價值工程的應用可以將產品真正適用的功能區別出來,剔除不必要且不增值的設計環節,將過剩的功能壓縮到適當水平,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性價比的目的。價值工程的應用應當從產品設計階段入手,基于市場需求和客戶關注驅動產品功能設計環節,并以市場銷售額的提升作為功能開發評估依據。在這一過程中,企業要識別需要削減成本的部分功能,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包括采用新材料、更新工藝技術、產品結構優化等方式,剔除過剩功能;同時,發揮價值工程在產品銷售階段的作用,以價值、功能、壽命周期成本作為評估要素,通過銷售效益分析來評估功能擴張或壓縮方案的可行性,不僅能夠正確處理質量與成本之間的關系,還能夠反饋到后期的設計優化環節,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也能夠提升產品的精益價值。[3]
(三)建立成本分析機制
以季度為單位,對比各部門成本支出進度與目標成本之間的差異性,由生產運營部負責公司制造費用日常管控工作及季度成本分析報告工作;市場營銷部負責公司銷售費用日常管控工作及季度成本分析報告工作;技術中心負責公司研發費用日常管控工作及季度成本分析報告工作;辦公室、企管部負責公司管理費用日常管控工作及季度成本分析報告工作;財務部負責公司財務費用日常管控工作,并做好成本工程的管理牽頭組織和監督工作。然后匯總各部門分析報告,并召開季度總結分析會,階段性分析成本控制工作的實施成效,及時做好糾偏與調整工作。
(四)全員參與成本改善工作
首先,制定“5S”管理計劃,即將整理、整頓、清潔、標準化、持續改進等5個維度作為車間檢查主要內容,要求一線員工要養成“5S”習慣,定期做好設備的保養和檢修工作,減少設備停機及維修成本;其次,加強員工的技能培訓工作,控制產品質量,減少 “三包”索賠,通過提高質量的方式來降低產品售后服務成本,提高企業的品牌效益;最后,建立成本考核制度,在月末對部門和員工進行全面考核,將目標成本完成度與員工的績效工作直接掛鉤,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此外,積極開展“全員成本”建言活動,每季度對員工降本合理化建議進行總結,對于公司采納的,給予相應現金獎勵。年末對公司成本工程的開展情況進行總結評比,對成本費用降低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單獨獎勵,向成本費用超支或成本管控沒有達標的部門追究責任。
三、結語
汽車制造企業開展成本控制工作,應當從汽車制造的全過程入手,不僅要針對采購、生產、庫存、銷售等重要環節制定有針對性的成本控制策略,還應當加強整個產品壽命周期的成本管控,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從而獲得成本競爭優勢,促進汽車制造企業長效發展。
(作者單位為遼寧航天凌河汽車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李月華.我國汽車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神州,2019(4):246-247.
[2] 安娜.目標成本管理在制造企業的應用研究[J].財會學習,2019(19):90-91.
[3] 常吉星.淺談制造業的成本控制[J].當代會計,2019(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