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琦琦 樓永俊
【摘 要】 高?;鶎狱h支部標準化建設是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重中之重,有利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深化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創新黨支部工作模式,推進黨支部工作標準化,有利于不斷增強高?;鶎狱h組織生機活力、提高高校教育與管理水平。本文結合高校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現有存在的問題,聯系工作實際,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高?;鶎狱h支部工作標準化建設。
【關鍵詞】 高校 基層黨支部 標準化建設
《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是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思想的重要制度成果。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就是要嚴格將《條例》規定和要求落到實處,不斷提升黨支部工作水平,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就是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開展黨支部工作,明確黨支部工作內容,規范黨支部工作程序,進而建立檢驗工作效果的標尺,增強黨建工作的嚴肅性和規范性,把從嚴治黨覆蓋到所有黨支部和全體黨員。
一、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黨支部創新意識不夠強
支部黨建活動缺乏活力,形式單一,活動成效不足,互聯網+黨建的平臺建設力度不大;理論學習內容與日常工作結合存在脫節,聯系不夠緊密,很難達到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基層黨組織按部就班地按照上級黨組織文件通知部署開展工作、盲目跟著上級要求走,缺乏自主創新,不利于強化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力。
(二) 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落實不到位
支部存在黨員的教育和管理落實不到位,開展談心談話制度不扎實,談話大多偏于日?;罨勑恼勗挾嗑劢褂诰唧w工作,意識形態、思想認識等方面涉及較少。開展組織生活會時黨員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深入,浮于表面,主要原因是對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基層黨建工作常與業務工作相沖突,各基層黨組織自我要求標準不一,未形成常態化的談心談話、相互批評的機制。
(三)黨支部聚焦中心用力不足
基層黨支部的學習質量、活動數量及組織生活要求存在差別,黨建工作在基層落實過程中出現層層弱化,使得黨員服務意識薄弱、不能很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這極大地影響了支部發揮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鶎狱h支部要以組織的威信凝聚人,以黨員的表率作用帶動人,通過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增進黨組織對黨員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二、高?;鶎狱h支部標準化建設路徑探究
(一)規范黨支部設置。設置黨支部應按照靈活便捷、覆蓋全面、有利于開展活動和發揮作用的原則。黨支部一般以院(系)、專業等為單位設置,并且積極探索依托專業設立黨支部,建立支部和專業相融合的新型模式。
(二)嚴肅組織生活。扎實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黨課要突出政治學習和黨員教育管理等方面內容,開展形式多樣、氛圍莊重,突出黨性鍛煉。黨支部每年至少各召開一次組織生活會制度和民主評議制度,會前要認真組織學習、開展談心談話,廣泛聽取意見;會上嚴肅查擺問題、深刻剖析根源、明確整改方向;會后要逐一設立期限進行整改落實。支委要充分利用談心談話、座談會、組織生活會,了解跟蹤師生思想動態,引導他們自覺抵御各類錯誤思想侵蝕,不斷強化自己的政治立場,堅定政治信仰。
(三)創新活動方式。支部活動應圍繞自身黨支部工作中心開展,貼近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情況,既要體現黨支部活動的嚴肅性,又應不斷增強活動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時要結合形勢發展需求,依托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支部建設,有效構筑黨建微信群、公眾號等為主要載體的黨建陣地,多途徑、多維度地開展黨員思想工作,夯實黨支部建設基礎。
(四)發揮支部作用。學校黨委要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把黨建日常工作落到支部,把從嚴教育管理黨員落到支部,把群眾工作落到支部,發揮黨支部在思想政治引領、規范組織生活、團結凝聚師生、促進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主體作用,努力把黨支部建設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
我國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對于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也面臨著更多的發展困境有待解決,需要不斷深入探究創新建設路徑。高校要不斷加強重視程度,加大投入力度,創新黨建工作形式,促進基層黨支部組織形式規范化、組織結構科學化和管理制度標準化水平,提升基層黨支部凝聚力和和戰斗力。
【參考文獻】
[1] 以黨支部標準化建設為抓手? 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研究[J].機關黨建研究,2020(03):54-56.
[2] 吳留戈.基層黨支部建設在國企優勢轉化模式中的實踐路徑[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03):193-194.
[3] 蔡超,鐘蓉戎.高?;鶎狱h支部的“四力”內涵與指向[J].黨史博采(下),2020(01):29-30.
[4] 付佳偉.基層黨組織的標準化特征及其發揮[J].企業文明,2020(01):79-80.
[5] 白冰.高校黨支部規范化建設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1):21-22.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19年思政課題項目;編號:SZY_SZ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