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對中職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德育教學迫在眉睫。本論文主要是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德育教學尋找途徑,從而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效地融入到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中,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的沉淀,是中職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的寶貴資源。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的滋養”。
為了解中職語文課堂上傳統文化的教學現狀、認知狀況,本論文作者在“問卷星”上設計了調查問卷,通過對調查結果統計分析,我們發現中職學校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有如下特點:
1 受眾基礎廣泛,認同度高
這次調查可以發現,大部分同學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度較高,近98%的學生認為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德育課題很有必要,并愿意將其發揚光大。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新時期中職學生的發展期間,德育教育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是有效提升中職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手段。
2 傳統文化的學習環境與氛圍有待完善
中職學校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將大量的課時及教育重點放在了技能學習及訓練上。把學生的德育教學放在了次要位置,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教育功能更是缺乏足夠地重視,尚未營造出濃厚的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
經過調查研究,本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教學工作落實到實處,從而有效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
2.1發揮學校的統籌規劃作用,精心選擇教學內容。
傳統文化教科書的編寫與使用是傳統文化應用于德育教學的前提和保障。中職學校要結合當今中職青少年的思想情況、心智特點以及學生對文化知識的接受能力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合理選擇優化教學資源。教學內容的選取上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教學內容。
中職學校要根據各專業的不同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以傳統文化為載體的基本內容,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有計劃地增加傳統文化相關的教育教學內容,將傳統文化的精髓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充分展現出來,以增強德育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能提升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價值,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傳統文化教學內容,所帶給學生的體驗也不一樣,所以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沉浸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2.2豐富教師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德育教學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使學生真正從傳統文化的學習中獲益,在師資匹配上必須高度重視,根據教師專業情況以及每位教師的專長來安排教師的課程。并且切實制定傳統文化的教育目標,創新傳統文化的德育滲透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切實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讓教師主動參加傳統文化類課程的培訓,并多讀書、讀好書,將傳統文化內化為自身文化素養,從而在德育教學中引經據典,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有效發揮教師示范作用,教師要憑借自身文化素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行為規范與準則,起到示范作用。
開展“讀書學習,做學習型教師”活動。學校號召教師多讀傳統文化類書籍,并要求每位教師寫讀后感,學校要定期進行評比交流。通過讀書豐富教師文化底蘊,引領教師在求索中提高學習能力、專業水平等。
開展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活動。教師們通過傳統文化知識競賽活動拉近與傳統文化的距離,主動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在對傳統文化的閱讀學習中,點燃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形成更加濃厚的“讀經典·品人生”的閱讀氛圍。
學校也可以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通過在線培訓、深入到高校學習等多種途徑,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保證教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只有教師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較高的認識與理解,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學課堂。
3 綜合運用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方式
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方式,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滲透作用。教師可以把實際生活素材引入教學,創設教學背景,將學生引入傳統文化氛圍,也可以將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作對比,拉近學生與傳統文化的距離。
借助信息化教學有效促進傳統文化在德育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利用社交媒體進行網絡教學,包括課前的網絡備課、課件制作,課中的網絡教學、測試、調查,課后的評課等多種網絡教學平臺。除了信息化教學方式之外,教師還要合理應用其他途徑,有效融入傳統文化,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比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名勝古跡等,讓學生在觀賞期間,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價值,一起學習有關文物的傳統文化知識與內涵。再比如可以舉辦有關傳統文化的讀書活動,讓學生通過讀書,對更多的傳統文化進行學習與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漸掌握優秀的傳統文化,并不自覺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與道德素養。
總之,有效采用形式多樣的新媒體、新技術與方法能優化傳統文化課堂,增強教學媒體的互動性,才能打造特色鮮明的傳統文化精品課堂,從而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4 全方位營造傳統文化的育人氛圍
加強校園傳統文化建設,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成為“傳統文化”的教育點,讓樓道、教室等處名言警句隨處可見,每一個角落都能潤物細無聲地發揮著警示、示范功能,在無形中營造溢滿傳統文化書香的氛圍,讓教師和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打造多元文化活動推進傳統文化的德育教學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聘請相關人員,進行貼近現實又與時俱進的生動有趣得專題講座。也可以聘請民間高手來學校傳授藝術等,讓學生來既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又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5 設計傳統文化育人實踐活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傳統文化與課堂環境、校園環境與家庭工作相結合。讓學生在辦黑板報、藝術節表演、社會見習實習等實踐中去感受體驗傳統文化,并能將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內容內化,提高自身素養。
實踐其實就是通過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德育素養。教師在教學實踐期間,可以帶學生到傳統文化的體驗基地或者場所進行實踐,比如讓學生體驗“茶道”,在體驗期間了解茶道文化與內涵,在學生體驗完之后,可以通過集體討論,對茶道體驗的感受進行講述,為學生德育素養的提升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