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博
在高校中開設的大學語文課程是一門公共類的基礎課程,它對于學生自身素質的提升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針對高校大學語文課程教育面臨的諸多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對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與內容構建的一些想法。
1 高校中大學語文課程教育中面臨的問題
1.1 高校對于大學語文課程缺少足夠的重視
當前,很多的高校在非中文專業都開設大學語文課程,但有些高校尤其是二三類院校開設大學語文課程,則是為了響應相關部門的號召,使其自身能夠迎頭趕上一類院校的發展需求,這就使得在未能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師資水平偏低以及對課程認識不足等情況下開設了大學語文課程,并采取修學分的形式對課程進行考核,但在考核中會發現,考試制度過于形式化,學生根本無法對大學語文的精髓之處有足夠的掌握,學生的文化素養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1.2 高校語文教師專業能力不足,未能明確的認識課程
在高校中大學語文作為公共基礎課程,那么相較于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教師資源的配置方面的優勢自然是無法相比的,有些教師對于教授大學語文課程有抵觸情緒,這就使得大部分的大學語文課程是由非專業教師講授,所以在知識結構方面缺少完整性,專業知識也有所缺失。此外,大學語文教師未能清楚地認識到在人文素養、審美能力的提升方面,大學語文所能起到的促進作用,而只是將其當作一項任務去完成。因其自身對于課程缺少充分的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傳達給學生語文所包含的人文性意義,只注重講授課本知識。
1.3 學生不重視大學語文課程
在步入大學校門之后,學生對大學語文的學習受興趣和態度的影響,有些學生以往在高中階段就喜歡學習語文,那么對大學語文自然也就感興趣;與之相反,本就在高中階段不喜歡學習語文的,就會導致在大學時不重視大學語文的學習。而絕大多數學生則是由于大學語文在大學普遍屬于公共基礎課程,這就使得其根本引不起學生的重視度,學生們保持著只要能夠通過考試就行的心態,從而使得開設的大學語文課程未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用。
2 大學語文的課程定位
2.1 大學語文在功能上的定位
語文這門學科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承載著許多的優秀文化,在語文課程中充分的展現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因此,大學語文的功能主要是將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進行充分的傳播。
當文化以文字的形式被傳承下來之后,古往今來的諸子百家思想、唐詩及宋詞等等這些內容都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大學語文可以讓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思想精華得到更好的保留,延續至今得到充分的弘揚。與此同時,通過學習大學語文還能使學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啟發,并在人文修養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當前,高校主要強調學習較為專業性的知識,然而在專業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時候,卻極少的思考人生、世界,人文關懷極度的缺失。學生通過學習大學語文可以提升語言表達、寫作運用能力,特別是在學生啟發思考,陶冶情操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能夠正確的認識到自我、他人與社會,能夠更清楚地理解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之所在。
2.2 大學語文在性質上的定位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教育,首先我們必須要充分認識其所起到的基礎性作用。語文會與人的一生相伴,這充分體現了語文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還有就是其基礎性也影響著其他的學科,例如工科、理科都必須以語文作為學習的依托,只有語文基礎較為的扎實,才能游刃有余的學習其他學科。其次,大學語文結合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從工具性方面來說,語文是人們溝通交流、情感表達的工具,它主要包含著聽、說、讀、寫等內容,那么在掌握知識方面,充分肯定了學習語文對于閱讀、交際以寫作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學習大學語文的過程中,對于人文性意義強調的更多,注重感染學生的思想情感,積極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人格及個性化特點等。除此之外,強化和培養人文性意識,還能使學生的審美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有利于學生對善惡美丑做出正確的判斷,在審美上獲得極大的情趣。
2.3 大學語文課程在類型上的定位
大學語文在課程類型上被定位為公共基礎課程,但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應將其作為必修課程。雖然課程定位是公共基礎課程,但其作為必修課程,高校教師和學生必須要高度的重視,應將其與專業課程放置同樣重要的位置。在學習專業課程不受影響的情況下,設置為基礎課程,也就是開設在低段年級。但從當前大學教育的實際情況看出,語文課程的現實處境導致學生們的語文從整體水平上來看存在著不足之處,而為了使這些不足之處得到有效的彌補,在學習上就必須要將其作為必修課程,確保專業課程的學習不受其影響的條件下,對大學語文課程進一步加大重視及教學力度。
3 大學語文的內容構建
3.1 強化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和鑒賞
在大學語文課程內容方面,應選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年代、國家的文學作品,讓學生們可以閱讀和鑒賞。但從當前大學語文教材可以看出,古代文學要比現代、國外的文學在使用比例上多,例如詩詞多為李白、蘇軾等,元曲、明清小說在選取上也較為的全面,但現當代文學作品多為魯迅等,極少涉獵巴金、老舍等的作品,而外國文學作品更是少有。因此,在學生閱讀和賞析的文學作品中,應適當的將現當代、外國文學所占比例加大。還有就是在體裁的選取上也應呈現多元化,從而可以使得學生的多方面興趣愛好得到有效的滿足。
3.2 加強實用性文章的寫作能力
語文作為基礎性的學科,極大的影響著其他的學科,由于大學語文課程面對的都是非中文專業的學生,那么就更加需要在實用性文章的寫作方面進行強化,讓他們可以在往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夠運用自如。應加強在應用文、公文以及法律文書等方面的寫作。文章的寫作能夠更好的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正因為如此,大學語文課程在內容設置上必須要加強訓練實用性文章的寫作能力。
3.3 注重口才方面的訓練
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學習知識才進行的學習,其更為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去表達和交流。因此,在大學語文的內容設置上,訓練學生們的口才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訓練上最為基礎的就是朗讀,必須要在普通話方面具有良好的水平,因此,在開展口才訓練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訓練學生們的普通話能力。有了扎實的普通話功底,同逐步進行朗讀、演講以及辯論等方面的口才訓練,從而讓學生們可以在多個方面都能夠有較為突出的表現。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大學教育過程中,大學語文課程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存在著許多的弊端,必須要適時的進行改革,因此,在大學語文課程進行定位和內容構建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到院校的實際教育水平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的開展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彌補大學語文課程存在的不足之處,充分發揮其推動作用,從而讓學生在具備較高專業水平的同時,也能夠具有極為豐富的人文素養,為時代發展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