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成
摘 ?要: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語文課程的基本教學手段。作為教育者,應根據具體文本閱讀內容來呈現出真正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語文教學,實現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文本內容
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目標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基本的語文知識積累、基本的語文和文學素養、良好閱讀習慣、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培養。而如何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實現這些目標則需要語文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思考。
一、強調學生的主體性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在此基礎上去挖掘和激活學生的內在潛力,進而實現個性化的閱讀教學。那么具體分析,教師一般可以采用導讀課的模式,來通過問題或是任務的形式引導學生去文本中尋找答案,進而完成對文本的主觀理解。例如,在《夏天里的成長》中,可以從文章的中心點出發,讓學生去文本中找尋核心段落和句子,接著圍繞核心部分來分析作者運用了哪些方法,以及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萬物在夏季里的成長的。比如“飛快的”“跳躍的”“活生生的”“看得見的”等動詞性關鍵詞,或是一些生動形象的段落描寫等等。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語文閱讀課堂應該遵循“少教多學”的教學規律,借此實現對學生獨立思考和主觀閱讀分析素養的培養。
二、全面閱讀
小學語文教材會通過單元來進行專題式的文本劃分,而且在每一個單元中都會包含有精讀和略讀兩種文本。教師也應該明確精讀類課文對于學生綜合閱讀素養的培養意義,以及對于不同體裁、題材和類型的精讀文本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語文課程是以語言和文字為載體,通過不同的文學形式和樣式來為學生呈現和展示語言文字的多方面運用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特征。所以教師應該在遵循此基礎和規律之上,來引導學生逐漸學會自主賞析文本,在反復品讀的過程中較快地領會文章中心思想,把握主旨內涵。例如,在《好的故事》一課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對本課中的一些生字詞和句子進行強調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體悟文本主題內涵的意識和能力。如“一個好的故事應該具備哪些特征?”“這篇文章是在講關于成功的道理嗎?”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文本當中尋找答案,并且適機為學生提供與文本創作背景相關的課外資料,讓學生思考在魯迅先生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之下,這樣一篇文章的發表對于整個國家、社會的意義和影響,與此同時也更能夠體會到魯迅先生堅信不疑的事,就是勝利的曙光一定會到來,并且不久就能夠照遍整個中國大地。這種具有針對性的引導方法,配合相關的學習資源所產生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對于文本的深入理解。
三、學會復述
復述課文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項能力。所謂復述,即是在理解和掌握文本通篇大意的前提下,根據一定順序來清晰、連貫地用幾句話說清文章內容的始末原由和來龍去脈,而且要盡量地體現出自身的語言表達特點。復述的意義在于對學生理解、消化和整合信息能力的培養,也是檢驗學生是否吃透文本的有力手段。相比于背誦這種枯燥乏味的學習方式,教師應該更多地選擇復述課文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現代文數量逐漸增多,教師也更應該從文體特征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復述來體會不同文本的敘事以及抒情性質,從而掌握一類文本的結構特征和表達方式。例如,在《少年閏土》中,本文是魯迅先生對于兒時玩伴的一篇回憶性文章,著重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分別用到了環境、動作、神態描寫等手法,結合相關的敘事情節來使人物形象愈發豐滿和生動。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去文本中找出能夠代表每一段內容的關鍵詞句,進而完成復述的準備工作。
再如,在《魯濱遜漂流記》中,本文是原著中節選的一個片段,雖然原著是一部長篇小說,但小學語文教材卻截取了一部分精彩的片段,并交代了小說的故事梗概,這樣一來其實更便于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來了解文本的內涵。那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尋找線索的方式來為復述做準備工作。如按照時間順序來復述的話,可以從“遇險上島”“建房定居”“畜牧種植”再到“救助‘星期五”,最后“回到英國”。文中塑造了魯濱遜這個不畏艱險、機智果敢的人物形象,也只有按照線索來品析每一次事情發生時,主人公的所作所為,才能夠感受到事件的突如其來和危險,進而悟出文本故事中所蘊含的生存之道。
綜上,閱讀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獲取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對于其成長發展、思想品質的養成也均有重要意義。作為教師,更應該做到根據不同的文本,結合實際學情設計教學,真正使學生能夠讀到自己喜歡的文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章。
參考文獻:
[1]孔爭艷.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J].名師在線,2018(34):24-25.
[2]徐若昕.巧用問題教學法提高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質量[J].教書育人,2018(34):59.
[3]郭彩羨.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