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瑞雪
摘 ?要:游戲的不確定性和隨意性是其具有獨有趣味的根源。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在尊重幼兒天性的同時,真正讓幼兒在保教并重的過程中,獲得個性的發(fā)展,滿足幼兒內(nèi)心的需要,增強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本文注重從低階游戲、民間游戲以及體育游戲三個角度進行探究,旨在讓幼兒獲得快樂的同時,讓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
關鍵詞:幼兒教學;教學策略;有效教學
在現(xiàn)階段的幼兒教學過程中,部分幼兒教師由于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少,他們不能很好地平衡游戲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常常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現(xiàn)象,導致整體的幼兒教學效果差。針對這種情況,幼兒教師可以深入研究教學內(nèi)容,并在此基礎上,讓游戲更好地為幼兒教學服務,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多種能力的增長,獲得良好的幼兒教學效果。
一、用低階構游戲,構建實踐空間,提升幼兒實踐能力
本文中的低階游戲注重運用幼兒常見的生活物品,并在此基礎上,讓幼兒結合一定的標準,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也促進幼兒想象能力的提升。本文注重從低結構游戲著力,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
例如,在上周開展“低結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在幼兒掌握打結技巧之后,為他們提供多種多樣的材料,開展低結構游戲的授課,真正讓幼兒在此過程中,鍛煉他們想象力、實踐力,促進幼兒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在此次低階游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準備如下的工具:不同顏色的毛線、具有一定硬度的紙板、樹枝。與此同時,為了提升幼兒的低階游戲?qū)W習興趣,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其他幼兒的低結構作品,并講授幼兒打結的方式。在此部分內(nèi)容講授結束后,教師為幼兒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在此過程中,進行想象、思考和實踐。在眾多幼兒的作品中,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洛的作品。小洛走上臺說:“我特別喜歡樹枝,并將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毛線纏到樹枝上,從而形成一個有趣的圖像。我在晃動它的時候,感覺這個小樹枝特別漂亮!”幼兒教師運用低階游戲,讓幼兒在掌握一定技巧后,適時地為幼兒提供一定的探究空間,讓幼兒在此過程中,獲得實踐能力的提升。
二、使用民間游戲,融入科學知識,拓展幼兒認知視野
在科學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常常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并不能全身心地融入到科學知識的學習中,導致整體的科學知識教學效果差。針對這種現(xiàn)象,幼兒教師可以運用引入民間游戲的方式,讓科學知識與民間游戲進行完美融合,并在此過程中,真正拓展幼兒的學習視野,提升整體的的游戲教學質(zhì)量。
例如,在講授關于“春夏秋冬”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引入“跳房子”的民間游戲,并針對相應的游戲規(guī)則作出如下的改進:教師在每一個小房子中設置關于春夏秋冬的知識,并讓幼兒在完成相關的活動后,進行相關內(nèi)容的答題。與此同時,教師記錄幼兒的答題數(shù)量,獎勵表現(xiàn)最為優(yōu)秀的幼兒一朵小紅花。在講授完游戲規(guī)則后,幼兒的游戲熱情在此高漲。為此,教師趁熱打鐵講授春夏秋冬的知識,而幼兒在游戲的吸引下,饒有興致地聽了起來。在此,教師運用文字的形式,簡要介紹幼兒的一段游戲場景。小錯將石子投入第三個格子中。這個格子顯示“春天有哪些景物?”的問題。在小錯完成跳房子的任務后,他積極地說道:“唱起《春天在哪里》這首歌,并說出紅花綠草以及小燕子等春天的景物?!苯處熞朊耖g游戲,并將之與科學知識進行融合,在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知識掌握能力,拓展幼兒的學習視野。
三、采用體育游戲,引導幼兒思考,培養(yǎng)幼兒團隊意識
體育游戲具有其獨有的魅力。幼兒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體育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在此過程中,進行反思和感悟,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與此同時,幼兒教師可以設置相對寬松的游戲環(huán)境,讓幼兒在此過程中,獲得團隊意識的提升。
例如,在上周,幼兒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捕魚游戲”。教師在此游戲中扮演漁網(wǎng),而幼兒則扮演小魚。在游戲進行前,教師讓幼兒猜測到底是漁網(wǎng)會贏,還是小魚會贏?幼兒的游戲興趣瞬間被調(diào)動起來。與此同時,教師組織幼兒開展此項活動。在活動結束后,幼兒看到最終的結果,大感意外。針對漁網(wǎng)成功的事實,教師邀請幼兒分享他們的感想。小錯積極地舉手說:“我看到,漁網(wǎng)在捕魚的過程中不斷地增長,而小魚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與此同時,漁網(wǎng)的步調(diào)一致,特別團結;小魚則只顧個人。這讓我意識到團結的重要內(nèi)涵?!苯處熯\用體育游戲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nèi)容的授課,并在此過程中,適時地對幼兒的思維進行引導,真正讓幼兒在此過程中,獲得團隊意識的增強,提升體育游戲教學質(zhì)量。
總而言之,在開展提升幼兒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真正地研究不同游戲的特性,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游戲與教學內(nèi)容的連接,從而讓幼兒在此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也能獲得游戲的快樂,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提升幼兒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邵丹丹.幼兒教育學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09).
[2]王麗梅.幼兒教育學有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