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慶新
摘 ?要:美術是眾多學科中的一種,是一門富有創造力的藝術性學科。美術學習不僅注重學生的繪畫功底,也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高中美術專業生培養更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要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對其能力進行培養。本文通過探討優化創新,提高高中美術專業生的能力,為高中美術教學水平的提高做出努力。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過程;創新能力
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深入貫徹和落實,各個階段的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當代教學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高中美術專業生是高中階段美術專業學生,如何培養這些美術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廣大美術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為了緩解學生應對高考的要,對要報考相關專業的美術專業學生而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創建教學情境,開發美術專業生思維
美術,作為一種藝術范疇內的美學教育學科,它會通過各種各樣的美術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對學生的終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高中美術專業生的課程設置更多地是需要打破常規思維,幫助學生美術在創作的過程中養成多個方面進行思考的習慣。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需要重視教學情境對學生思維的激發,課堂教學時選擇更具有創新特性的作品,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生創新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善于為美術專業生創造不同的教學情境,花樣教學,融入新的元素,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可以將校服、班服作為作品,讓學生進行自主創新設計。首先,教師可以課堂上鼓勵學生就校服設計進行相互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依據學校的教學理念,按照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嘗試著讓學生進行自主設計。依據學生的實際特點,讓美術專業生進行一次全校范圍的抽樣調查,再進行校服設計。最后,就調查結果進行集中討論,然后讓學生完成校服的自主設計。
二、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審美體驗
《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要讓全體學生參與美術學習,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般是鼓勵美術專業生模仿創造,這種創作方法比較單調、呆板,也會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所以,針對這一點,就需要創新教學方法,通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強化學生學習動力,解決教師冗雜的教學任務,并更加重視在教學中學生的審美體驗。
比如,在教學中,教師課堂選擇的任何一件優秀的美術作品,都可以將作品制作成動態視頻,讓學生多維度、多方向地親眼看看美術作品,結合美術作品的自身特質,展開合理想象。然后,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同時,就作品主題進行過自由討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培養美術專業生的觀察能力和繪畫功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增加影像教學,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為了創新教學方法,就需要引進多媒體教學。在多媒體教學中,占據更多優勢的就是影像優勢,通過對文字、圖片、影像進行融合,讓學生多方位接收審美信息,從而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增加影像教學,激發學生的靈感,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再加上現在的美術鑒賞課堂逐漸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學習方式展開,在培養美術專業生時,更加強調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求欲望。
比如,如果讓美術專業生以“感恩”為題進行創作,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觀看一些紀錄片,通過觀察影片中各種各樣的生活狀態,多角度了解感恩,增加創作素材。讓學生感受到“感恩”這一主題的魅力,并將“感恩”應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四、加強名畫鑒賞,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美術鑒賞向來是美術教學的一個重點,在開展美術鑒賞時,教師都是搜集一些世界名畫,引導學生進行賞析,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分析名畫,了解名畫創作的藝術價值。在名畫鑒賞中無形中也加強了美術與歷史、政治等學到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比如,當讓學生欣賞外國現代繪畫夏加爾的《我和我的做鄉》時,就可以讓學生按照作品主題,展開豐富的聯想。在欣賞美術作品的同時,利用世界大戰影片片段、工業革命的成果等視頻,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結束語:
我國高考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高考壓力,美術專業生也是藝術生發展的一個途徑。在美術專業教學中,依據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開展教學,采取多種措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及創作靈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美術專業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嬋虹.強化體驗,互動教學——高中美術專業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創新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224-225.
[2]李舒婧.淺談高中美術專業課程中的素描頭像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8(08):166.
[3]尹施奇. 創造性思維在高中美術專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實施方法[D].華中師范大學,2016.